中国从汉朝起就有接纳庶民来访的专职机构。唐朝的信访受理,有一整套运作规则。宋朝的投诉上访,要收费取保,申报住址。
两汉设立公车署
两汉以公车署为中央信访接转机构,该制度沿袭到魏晋南北朝,唯隶属关系常有变化,如三国魏时,公车署归皇宫警卫司令(卫尉)领导,东晋和南朝宋、梁的公车署,归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门下省领导。总体上看,该机构一直是除行政、司法乃至监察系统以外君主直接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如北魏文成帝在455年发过一个诏书,说是特派尚书穆伏真等30人巡行州郡,民众对地方长官或褒或贬及冤屈等事,可以直接向这些中央特使反映,如果“使者受财,断察不平,听诣公车上诉”,就是说假定巡视团也腐败了,还有一条赴公车署上访投诉的门路。再如北齐制度,凡行政系统不予受理,而当事人认为有枉屈要申诉的,公车署必须接纳。
唐朝设了“意见箱”
汉魏南北朝的公车署前,大多竖有谤木和肺石当做标志。南朝的梁武帝尤其好作秀,以表现出自己多么地关心民情。他就曾多次颁诏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做到“细民有言事者,咸为申达”。他还有个创新,诏令“于公车府谤木、肺石旁各置一函”,凡批评时政、谠言谏议而当官者不肯代为奏闻的,可以投书谤木函中,凡受豪门欺凌、官长压制而“欲自申”的,可以投书肺石函。由于这两个信箱都是密封的,写信人可以相信它能不受任何阻隔地直呈御览。
唐时武则天对下情上通也很重视,有个参加徐敬业叛乱而获免的鱼保家为表忠诚,写信给她,“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其实就是梁武帝搞大信箱的办法。按《唐会要》等文献记载,这是一个呈方形的铜箱,分为“四隔”即四个部分,表面按东南西北方位涂上青红白黑四色,“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就同现在的邮筒差不多。青色一面称“延恩匦”,专门接纳对国计民生方面的建议;红色一面称“招谏匦”,欢迎投书批评时政得失;白色一面称“申冤匦”,“有欲自陈屈抑者,可投书于素匦”;黑色一面称“通玄匦”,说是让大家“告朕以谋智”的。铜匦放在开放性的庙堂上,并设匦使院为专职机构,选谏议大夫、补阙等言官为知匦使,专管接受来信来访;侍御史等为理匦使,专司受理分析和据状奏闻。后来中书门下、御史台也择员参与知匦理匦,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信访受理班底。
清朝“蹋皮球”激民变
两宋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受理诉讼的第一道关口,是衙门前都设有开拆司,先检查诉状,按规定应该受理的,不收下便是违法,不合规定的便可以驳回。但如果是反映情况、投书建言或检举揭发之类,就未必有成文律例可依了。《镜湖自撰年谱》的作者段光清在道光年间以候补知县身份在杭州实习,曾亲眼见过一事:百姓认为苛捐杂税过重,便将事情捅到了“省府上司”。但省府“收呈之后,仍批发府、县,府、县再详上司,仍是带征带缓之一说”。就是把皮球蹋来踢去,税赋征收一文不能减免。府县官老爷坏就坏在这个地方,即使不能减免,操作时就不能搞得太急,打太极似的拖着,只要不闹出事来就行了。段光清感叹:“虽曰民情日坏,无乃临民之官又素无忠信以人民心也。”看来他对各级衙门如此敷衍民众上访是不太满意的。其实真要减免赋税,就需要逐级向上面直至皇帝本人反映情况,并正式提出建议,但后果很可能是自讨没趣,所以大多数官员是不肯承担这种责任的,宁可一天一天地拖着。但《年谱》又记载,随后便是“更闻奉化县以征收钱粮,乡民滋闹,县官逃至府城”,矛盾激化了。接下来,“庸官”被参是逃不了的,还要捉拿“刁民”。假使当初都能以务实态度对待群众信访,又何至闹出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