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双赢战争

2009-05-30 09:33
意林原创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比尔盖茨玛丽

大 明

威廉·盖茨和妻子玛丽共生育了3个孩子:大女儿克丽斯蒂、儿子盖茨和小女儿莉比。当时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家庭,尤其儿子比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上小学时,就通读了《世界大百科全书》,为鼓励儿子的学习热情,老盖茨夫妇对于儿子提出买书的要求,都会毫不吝啬地全部予以满足。

但当盖茨长到11岁时,便开始向父母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为难他们,以此试图摆脱父母对他意志的控制。当时,老盖茨并未感觉儿子提问题有什么不好。还觉得挺有意思,但却给母亲玛丽带来了极大困扰。盖茨多次故意把母亲收拾得很整洁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做作业嘴巴总爱咬铅笔头等等,而当母亲纠正他的问题时,盖茨却不屑一顾,这让母亲很生气。母子问因此经常冲突不断。

老盖茨对此却显得十分冷静,从不劝阻和偏袒冲突的任何一方,任由事态发展。他认为,冲突过后用不了很久,母子俩就会重归于好。在盖茨12岁那年的一个晚餐上,母子俩的冲突达到了一个顶峰。母亲提醒盖茨吃饭时嘴巴不要发出很大的响声,那样会显得没教养。但盖茨却不领情,他霍然站了起来,手指着母亲粗鲁地大喊大叫。坐在一边的老盖茨实在看不过眼。猛地端起一杯凉水,愤怒地泼到了儿子的脸上。

盖茨被父亲突然泼过来的凉水一下给镇住了,喊叫声戛然而止,回过神后对父亲说:“谢谢您提供的免费淋浴。”

事情发生后,老盖茨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儿子正处在青春叛逆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会对他以后的成长十分不利。于是,他带儿子去接受心理咨询。而盖茨则直言不讳地告诉心理医生:“我之所以那样做,就是想与父母争夺自己意志的控制权。”

医生对老盖茨说:“在这场与儿子争夺意志控制权的战争中,如果你们夫妇能认真尊重他的选择,让他享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这也是最理想的结局。我劝你们还不如现在就放手,这对你们儿子的成长绝对有益无害!”

老盖茨夫妇经过痛苦的权衡后,最终接受了心理医生的建议,把儿子从管理严格的公立学校,转到了有更多自由发展空间的私立中学——湖畔学校就读。而这时,盖茨刚刚过完13岁的生日。

在湖畔学校,盖茨首次接触到了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重要“伙伴”——电脑。

从此,老盖茨夫妇不再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儿子,而是把儿子想要的独立和自由空间毫不保留地还给他。为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电脑知识,在上高中时,盖茨还休学半年,去华盛顿州南部的一座发电厂做了一名电脑程序设计员。

1972年,盖茨以优异成绩进入哈佛大学,但在大三时,他却出乎意料地做出了退学的决定,要与此前认识的保罗·艾伦共同创办微软公司,并以最快的速度办理了退学手续。虽然老盖茨夫妇对儿子已经放开了手脚。但还是对他退学的做法瞠目结舌。

事已至此,夫妇俩也只好尊重儿子的选择,并在财力和人力上倾全力予以支持。母亲玛丽出钱为盖茨雇了一个保姆,负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父亲则利用当律师建立的社会关系,向西雅图的商业人士大力“推销”微软,并于1980年,说服儿子的大学同学史蒂夫·鲍尔默辍学加入微软。

在父母的鼎立支持下,盖茨的事业蒸蒸日上。尽管如此,但当微软准备上市前,盖茨还是担心上市会分散员工的精力,父亲便及时安抚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和他同舟共济并肩作战,最终促成微软成功上市,为盖茨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年83岁的老盖茨,已完全成为儿子手下的一名“打工仔”,任“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董事长,而盖茨在去年6月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后,也全身心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中来。

至此,一场争夺意志控制权的战争,由最初的摩擦不断开始。以最终达到双赢而宣告结束。老盖茨在谈到对儿子教育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比尔会成为我的老板,但这确实发生了。我是个不轻易夸赞儿子的父亲,但这次我却要说,比尔的成功让我感到自豪。要问教育比尔的秘诀,我只能简单地告诉大家:先逼他慢慢成熟,然后给他充分的自由和全力支持,期间还需适时的引导和敦促,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放任自流。”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汤普森说,在孩子十一二岁的年龄段,随着孩子们努力发展起独立、更为成熟的性格时,他们在这个阶段会逐步沉稳。但如果一个男孩变得完全没有礼貌以及离群索居,他就极有可能会出现抑郁和破坏性行为。这时家长的态度必须有所后退,注意与孩子的“斗争方式”,一方面要坚持让孩子懂得尊重。另一方面要继续帮助他成熟。盖茨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上述观点。

猜你喜欢
比尔盖茨玛丽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难忘的八个字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和我一起玩
吃书的狐狸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学英语,从听开始:《了不起的盖茨比》
乔致庸的退与比尔·盖茨的让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