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许三多”一剧成名,人们记住了这张淳朴的脸和王宝强的名字,他跻身国内一线男星行列,身上带着和其他男星们截然不同的味道。
“战争轻喜剧”的看点
一直有一种说法,话剧圈的看不上电影圈的,电影圈的看不上电视圈的。最新的佐证者是央视热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导演花菁,该剧的收视率很高,但网友们对该剧贫嘴、拖沓和漏洞百出的负面评价也越来越多。花菁自辩说“我一直拍电影,这是我的第一部电视剧,我忍受不了节奏拖沓,主动从29集删到了26集”,可这也算理由吗?
一个网友留言:“央视没剧播了吗?怎么都不过一遍就让该剧播出呢”。往大里说,我军永远无敌,敌人永远草包,日军是拿着强装备的白痴;往细里说,从情节逻辑性到服装道具都是不堪入目,“出门时是一班班长,牺牲时成了二班班长;明明已经没了子弹,援军刚到立刻双枪开火……”到后来估计都没热心观众愿意一一列举数不胜数的BUG,因为再怎么说也敌不过一句“只要是打日本鬼子,我们就喜欢看”,还真难为剧组宣传们费尽心思想出了“战争轻喜剧”这一说辞,真难以相信这是著名编剧朱苏进的作品,堂堂电影人对于电视圈的理解就是“简陋”二字?
花菁希望借幽默来吸引观众,等大家把电视剧从头到尾看完后再来回味剧情,就能理解这部战争剧不是那么儿戏的。其实他还不如这么说:那么多的观众喜欢王宝强的“许三多”,希望《士兵突击》原班人马能拍续剧,既然康洪雷不愿意,我愿意圆大家的一个梦。可惜这个草台班子几乎糟蹋了中国军旅题材电视剧这几年来的好名声。
如果说这部戏真有什么可看的,那的确只剩下了看“许三多”和“高城连长”如何续前缘。王宝强在剧中还是较好地演出了他一贯的质朴本色,尤其是在“许三多”的木讷上又增加了“顺溜”的冷静聪明,顺利地完成了一个演员形象定位上的自我升级。简单地说,他又红了。
王宝强肯定不会说电视圈不如电影圈。因为在《士兵突击》的之前和之后,他在电影里有过几次出色的表演,但被人们记住并且热议的却是电视剧角色,如今他又一次靠电视剧里的“重复性演出”回归大家的视线。
一个演员的成名之路
王宝强的经历人尽皆知,他是一个职业演员如何成名的完美范例,也是农村孩子为理想奋斗的完美榜样。他从8岁起在家乡附近的嵩山少林寺当了6年的俗家弟子,14岁时去了北京“闯天下”:去北影厂门口蹲着,等着剧组来要群众演员;或者去工地打工,到餐馆刷盘子。成名后他记起来,自己在当群众演员时期,葛优在休息时友善地摸过他的头,关之琳给过他一张签名照片。那部戏叫《大腕》。
16岁那年,王宝强遇到了“贵人”李杨,李杨从一大堆群众演员中挑中了他出演电影《盲井》的主角——一个矿工。这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没能在国内公映,那时的王宝强没有太多的“傻”样,更多的是青涩。在2003年的金马奖颁奖礼上,蔡康永表扬这位“最佳新人”的演技时特意说到王宝强在戏中看到裸女时的那个“惊慌失色”,因为王宝强在戏外也“从来没有看过女生没有穿衣服的颜色”。表演获了奖,但王宝强的片酬也只有1000元钱,他继续在片场和工地间来回。
好在电影圈的很多人从《盲井》中认识了王宝强,其中就有已经来大陆发展的台湾电影人陈国富。2004年他作为监制和导演冯小刚合作《天下无贼》,剧中的“傻根”原本是为夏雨准备的,但夏雨因为档期冲突来不了,陈国富就向冯小刚推荐了《盲井》中憨厚淳朴的王宝强。《天下无贼》公映了,人们开始感叹他的好运气,以及他对于这个角色的本色演出。但也仅限于此,人们记不住他的名字,他被叫了4年的“傻根”,直到2007年的“许三多”。
当时相中《盲井》中的王宝强的,并非只有陈国富和冯小刚两人,导演柳云龙在看了《盲井》后也记住了这个简单淳朴的农村孩子,后来他在改编《暗算》剧本时就想好了要找王宝强来出演“听风”的瞎子阿炳一角,“他没学过表演,身上那种本色的感觉,和阿炳很符合。”
当王宝强真正进组拍电视剧《暗算》时,他已经演过了电影《天下无贼》,而且与冯小刚工作室签约,成为了职业演员。《暗算》后来大热,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谍战剧的开山之作。但王宝强虽然为“阿炳”练出了两只会动的耳朵,表演也相当不错,却并没有成为当时的热点。
从冯小刚工作室时期就陪着王宝强的经纪人说,在“傻根”那会儿,王宝强身上并没有出现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出现在《士兵突击》时,而王宝强差一点就错过了《士兵突击》。王宝强在2008年出版的自传《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中说过,他不太想接这部戏,是同属“冯小刚工作室”的徐帆力劝他“听我的,没错的”。徐帆和《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合作过《青衣》,她非常清楚康洪雷对于作品的执著程度,而且“许三多”又是该剧男一号,人物定位对当时的王宝强来说几乎相当于量身定造。王宝强接下了这个角色,而冯小刚送给了他演好这个角色的五个字:憨,傻,孬,木讷。“许三多”一剧成名,人们记住了这张淳朴的脸和王宝强的名字,他跻身国内一线男星行列,身上带着和其他男星们截然不同的味道。
转不转型,都是问题
这种味道很难形容,反正他一站出来,老百姓们都觉得他是我们中的一员。他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聘为农民工援助基金形象大使,被国际劳工组织聘为外来工艾滋病预防形象大使,担任浙江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形象大使,他好像比国内的其他名人们更适合这些称号,而这些称号也加深了他“非明星”的平民本色。
其实这时的王宝强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因为冯小刚和华谊公司的深度合作,王宝强的片约也自然地从冯小刚工作室过渡到了华谊公司。缺少男星力量的华谊对王宝强的运作相当卖力,他出了唱片,出了自传,上了春晚,拍了广告,明星在作品之外该有的待遇他都享受过,而华谊却始终没有掀去之前加在他身上的“平民”形象。反而很多喜欢王宝强的人开始担心,他不可能永远出演一种类型啊,他该转型了,他该往哪儿转呢?
《士兵的突击》后,王宝强在华谊投资的电影《李米的猜想》中演了绑匪“裘水天”,他不停地嘟嚷着爱人“小香”,不停地挨老大的打,绝对不简单的演出。王宝强在电影里摆脱了“傻根”和“许三多”以来一贯的银幕形象,即使与“老戏骨”王砚辉和周迅对戏也不落下风,反倒是偶像明星邓超在对比中显得单薄。但显然,并没有太多观众见过“裘水天”,人们记住的只是周迅又一次成功地演了电影《李米的猜想》。
如今经纪公司在为王宝强接戏时的标准是,电视剧还是本色出演,转型的事儿交给电影。电视剧在中国始终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而且这部分人群最不乐于接受喜欢的演员转型,比如以《亮剑》跻身一线明星的李幼斌在出演了乔省长后立刻无声无息,王宝强此番出演《我的兄弟叫顺溜》也出于此番考虑,如今戏烂人红的局面,初步证明了该策略的成效。
在未来半年里,王宝强除了将在电视剧里出演“董存瑞”之外,他还将在电影《东风雨》里出演西装笔挺的帅气小开,在电影《东风不冷》里出演高智商的跨国盗贼,在某部现在尚未公开的电影里和黎明合作,出演反一号。王宝强,也要开始尝试反派了。
不过王宝强应该记住刘烨的例子。刘烨和他一样成名于金马奖,而且他一亮相就是击败胡军拿到了影帝头衔(《蓝宇》)。后来他和陈坤一起拍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休息时两人一起上街被人们认了出来,没想到所有人都围着陈坤,把他晾在了一边,那时陈坤仅仅出演了赵宝刚的偶像电视剧《像雾像风又像雨》。大受刺激的刘烨此后出演了一系列的电视剧,混了个面熟,但再回电影圈的他仿佛失去了当年的灵气。偶尔人们还在感叹,电视剧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