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2009-05-29 02:08李洪连
魅力中国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标准语文课堂

李洪连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战场。由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其贯彻落实及目标的最终实现,还取决于语文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语文课程标准不至于只是纸上谈兵。而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呢?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如果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对语文课堂有如下几点要求。

1.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4.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只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向语文课堂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做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呢?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语文课堂具体而言应该是怎样的呢?

1.要有民主的氛围。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要想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管理者,而只是一个组织者,也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和学生一样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参与者。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正直是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要有充分的读。读的形式很多,有朗读、默读、诵读等,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帮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我认为让学生充分的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就应该书声朗朗,让学生充分地读所接触到的文字材料,这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配合使用,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3.要有冷静的思考。目前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思维空白的缺陷。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老师害怕“冷场”,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便只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或者在问题提出之后。不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便以“引导”甚至“告知”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掉,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不经思索地脱口便说。前一种情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后一情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这都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感。要难易结合,要能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在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切不可横加“引导”,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即使教室里十分寂静,也不能说是“冷场”,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正激烈地进行着。

4.要有热烈的讨论。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比起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来,前者的效果是后者所无法企及的。虽然两者最终都将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了,但前者所关注的是过程,而后者所关注的只是结果。知识哀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讨论式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于它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另外,学生讨论时,老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也不需要加以“引导”。

5.要有自由的表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极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述的权利和机会。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一些都需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述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

6.要有客观的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式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通过课堂评价可以起到如下几方面的作用:①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②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③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有些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只注意了对学生的鼓励,因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过于宽容。学生回答问题时,一般是意思对了便会给予表扬,而对于他们答案中的错误(如文法、修辞、价值取向方面的错误>指正的较少。因为这些教师害怕指出学生的错误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应给予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其错误,尤其是表述的规范性以及文法方面的错误。只要教师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评价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的话,即使是指出学生的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以上几点是我对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的一些认识。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语文课堂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