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弟
摘要: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试验和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线教师,贯彻新课标理念,实施创新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试图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主题,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自主性
从2007年秋季开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正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进行。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始终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余地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推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贯彻新《课标》。践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创新教育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借助英语课堂这一主渠道,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能否具备创新意识,能否根据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一套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氛围。
一、以新《课标》为基础,以新课改为动力,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创新意识和观念的培养。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作为教师主体,首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努力探索,积极积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树立新的学生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决不能把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运能力的培养等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带到新课程教材的教学中去,而应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尝试创新,感受创新。要勤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用新的理念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二、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兴趣是学好一门语言知识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热爱英语。从而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善于思考。兴趣能够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当然,不同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有趣。为了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相关知识。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备好课,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形象、生动,简洁,灵活多样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新课程教材中配有大量任务型和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虚拟或者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完成,从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形成愉悦的语言学习情感。而这种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中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能力,注重个性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知识的原动力。但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到学生个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学生的健康状况、情感、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学生英语的学习。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展灵活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多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进行思考,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展开讨论、评议等,让他们相互交流意见,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个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样更有助于每个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在竞争中尝试成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英语语言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积极推动教育改革。
应试教育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主,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则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答疑者。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而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教师不应该只教给学生学习什么,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如何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总之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大胆推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五、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对创新教育必不可少。它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积极的引导和必要的帮助,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总之,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的过程。
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特别是现行高考仍“一考定音”,在应试与素质教育相互交错,充满矛盾的大环境下,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抉择。但我认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高考选拔制度逐步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定会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和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