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整体性变革阶段,学校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使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进而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德育目标的设置更是学校德育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通过对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异同的比较分析,有助于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置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日学校德育目标;比较;启示
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与规格的总的规定,是学校德育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
笔者之所以选择日本作为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比较对象,是基于以下考虑: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两国均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且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较接近的文化背景。日本的自然条件先天不足,又饱受战争摧残,然而在战后20年里就实现了经济腾飞,用不到5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用两百多年才能走完的路。究其原因,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所说:“资源小国的我们能够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家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更是战后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日本能根据国家需要与时代发展及时地调整德育目标,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笔者拟在对比分析中日两国德育目标异同的基础上,吸取日本学校德育的精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德育目标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以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学校的德育目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就贯穿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精神。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2004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4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由此可见,总体上,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的、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与文明行为习惯的、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日本学校的德育目标
当代日本学校的德育目标是以1947年的《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的根本教育精神为基准,将尊重人的精神贯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其他具体生活中,使青少年为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的社会和国家而努力,成为能够对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日本人。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追求人格完美,促使作为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勤劳与责任,充满自主精神,成为身心共同健康的国民”。这一规定实质上是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完整表述,其中共有七个方面的德育目标:完美人格的拥有者、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者、尊重个人价值者、重视勤劳与责任者、充满自主精神者、身心共同健康的国民。196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理想的人》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日本国民的基本品格:具有纯正的爱心;具有对于象征国家标志的敬爱之念;发展优秀的品格。《理想的人》的报告还具体提出了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首先,作为个人,应该尊重自由,发展个性,锐意振作,有坚强的意志力,有小心谨慎的意识;其次,作为一个社会的国民,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护、尊重象征国家的标志,养成民族特性。日本在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中,面对“教育荒废”与道德滑坡的现象,突出强调加强道德教育,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展示了日本对新世纪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1)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2)培养自主、自律精神;(3)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共性分析
由上述对比看,中日两国的学校德育目标虽然由于各自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两国的学校德育也具有共同的客观规律性,故两国的学校德育目标具有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把民族精神的弘扬作为德育目标的基石德育目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任何国家在设定德育目标时,必然要结合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消化、吸收、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重塑本国的道德价值观。历史证明,在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越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德育就越有成效。我国学校德育历来重视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致力于民族精神培养。日本的民族精神教育更为突出,历来提倡本国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国家意识,继承和弘扬“大和”精神,让学生以校为荣,以国为荣。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应当是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与基石,因为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和结合纽带。
把握时代脉搏,将全球融合意识的培养作为德育目标的最终体现德育目标的设置必须反映人类的共同要求,并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特点。随着现代科技生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日两国在制定德育目标时,都强调把人类普遍的价值观作为德育的共同因素和最终体现,对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我国向来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把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作为德育的主要目标。日本在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上,也一贯强调“社会为本”,主张把“集体主义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趋势,两国都意识到,要培养具备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具有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新型人才,必须在德育目标中体现全球性与时代性,培养学生具备开拓进取、公平竞争等时代精神和全球性的道德观念。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差异比较
学校德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必然受到本国或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和本民族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道德目标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两国学校德育目标所体现的阶级性、政治性不同在阶级社会,德育是不可能脱离阶级性的,一个国家的德育目标是最能反映教育的阶级性与政治性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从来不回避、并且毫不动摇地坚持德育目标的阶级性与政治性,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把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任务,都把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这既体现了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在政治上的现实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也体现了我国德育目标设置在政治上的前瞻性——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德育目标具有较大的闭锁性与民族保守的倾向,其政治倾向也较明显。相对而言,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日本所讲的中立或公正,实质是要维护“议会制民主主义”,要求学生热爱“议会制民主主义”,虽然从表面上看,日本的德育目标仅仅是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似乎没有什么阶级性与政治性成分,但实际上却是以隐蔽的形式体现其政治要求的,目的是培养服务与忠诚于本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社会“合格公民”,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目标。
两国的学校道德目标所包含的内涵不同德育目标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必然受到本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不同的国家,其德育目标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我国的德育目标较广泛,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意识。从内容上看,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较广泛,主要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尤其重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历来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的培养,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指导他们生存发展的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等在德育中相对薄弱,我国只是把少数具有共产主义高尚品格的人作为全体学生仿效的榜样,而没有推行实在的、普及性的公民道德教育,从这一层面看,我国的德育目标其实是较狭隘的,且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影响了实施的有效性。而日本的德育目标则相对较明确,是属于“普及、提高能力型”的。虽然日本战前也曾重视培养皇国臣民、培养“武士道精神”的政治目的,但战后的学校德育发展进程总体上还是指向单纯的、狭义的道德教育,即培养适合21世纪的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培养能生存于国际社会并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公民,且日本的德育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制定的,在每个不同时期都强调不同的侧面和要求,操作性与有效性较强。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比较的启示
通过对中日学校德育目标异同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探索、设置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学校德育目标。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学校德育目标的阶级性与政治性任何国家的德育目标都是具有阶级性与政治性的,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学校德育目标的阶级性与政治性,这对当前改革开放与国际竞争激烈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尤为重要,不充分认识这一点,将会使学校德育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应坚持学校德育的阶级性,并在目标设置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完全符合学校德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当然,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也应注意政治性的隐蔽,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应将德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学校德育渗透于经常性的、广泛的、活力较强的校内外集体活动中,注意德育的多学科渗透,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处理好吸收外来文化与保持民族传统的关系在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做到既能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又能保持民族特色,这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日本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日本早在封建社会就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其特有的“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合为一体,形成“和魂”文化传统;明治维新时期,又提出“和魂洋才”思想,既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又保持民族特色;战后又通过修订德育目标等教育改革,将西方民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念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本色。当前,我国已迅速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既要弘扬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要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立足民族,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把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培养良好的民族意识结合起来,促进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学校德育目标要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相适应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相对于日本具有一定的闭锁性,没有很充分地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结合。当代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德育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把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而日本的学校德育目标强调要“培养拥有丰富的心灵,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与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能够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能够开拓未来,具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这体现了日本德育目标的开放性与时代性。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的价值观念与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道德人格,特别是需要具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我们应摒弃民族保守的倾向性与计划经济残留的封闭性特点,及时调整德育目标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以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开放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高巍.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3]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厦门大学,2006.
[4]黄丽华.国内外学校德育目标趋同现象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5]程晋宽.中、日、美三国道德教育目的的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
作者简介:
黄喜如(1975—),女,广东广州人,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