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显微镜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观察对象的准确指认。文章结合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学生使用显微镜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临床检验学;实验教学;显微镜
临床检验学(以下简称临检)实验中对有形成分的形态观察,显微镜是必需的工具。显微镜的种类繁多,最常使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以下简称显微镜)。实验时,是否正确和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关系到能否准确指认观察对象。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促进学生提高使用显微镜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
质量,满足临床实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致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目前实验教学中学生使用显微镜存在以下问题。
不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在临检实验教学中,通过对几个年级学生的书面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显微镜结构知道得不是很全面,如调焦系统的粗动调焦(以下称粗调)与微动调焦(以下称微调),反光镜、聚光器及光圈等。不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学生便很难正确和规范地使用显微镜,更谈不上把握使用要领和使用能力的提高,使相关的形态学实验教学很被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计划中专门安排具体的实验课,详细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结构,把显微镜的使用作为技能考核内容,同时也把显微镜的一些重要结构及其作用的内容在理论考试中体现出来。通过观察、练习和不断强化,学生能较快地熟悉显微镜的结构特征,并能准确地说出其相应部件的作用,为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能正确认识光线强弱对标本观察效果的影响
很多学生片面认为:观察标本时,视野(通过显微镜所能看到的标本所在的空间范围)的光线越强,视野会越清楚,标本会越清晰。其实不然。辨别和指认标本,主要是利用不同有形成分或同一成分不同结构在观察视野中的颜色或(和)亮度反差。这种反差愈大,结构的典型特征愈突出、愈明显、愈容易辨认。如果视野光线太强,血涂片中染色的有形成分(如白细胞)各部位亮度和颜色对比反差减低,细微结构模糊不清,不同成分的典型特征(如白细胞核染色质、胞浆中的颗粒)不明显,造成错误的指认;液体中有形成分(如尿液中的管型、细胞)与液体环境的亮度反差本来就小,如果光线太强,则很难找到要被观察的对象,即使找到,也很难鉴别。另外,视野光线太强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观察标本时,视野的光线要明暗适宜。要有理想的明暗适宜的光线,需要把调节反光镜、聚光器的位置及光圈的大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中除了用讲解和演示的方法教会学生怎样调节光线之外,还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比较视野中强光线和明暗适宜的光线,比较两种光线条件下有形成分的观察效果。
另外,学生在转换物镜时不注意调节光线。不同倍数的物镜在同样的光线下通过通光孔时,视野中的光线强弱会不同。高倍镜转低倍镜时,视野光线变强;低倍镜转高倍镜时,光线又变弱。因此,在转换物镜时要及时调节光线,才能观察到良好的物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详细讲解和规范示教,更应让学生对比光线的变化对物像观察的影响。通过对比,印象鲜明、深刻、持久,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了解调焦系统,盲目调节
(一)不熟悉粗调与微调的作用方向,盲目调节
显微镜焦距的调节需要通过粗调或微调来实现。粗调与微调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只是调节的幅度大小不同而已。它们的作用方向是:使物镜头与标本分离、靠拢。
熟悉和掌握粗调和微调的两种作用的方向,对于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的调焦非常有用,特别是物镜头转换(如高倍镜转换到低倍镜、低倍镜直接转换到油镜头等)后,如何快速、简便、准确地调节焦距获得清晰的物象,尤其重要。在实验教学中,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分析讲解。通过示范操作,使学生了解粗调和微调的两种作用方向;通过分组指导,使用教学标本(如血涂片),让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粗调和微调的作用方向。学生通过反复调节、细心体会,使用显微镜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快便能准确地完成焦距调节。
另外,多数学生在刚开始使用显微镜观察有形成分时,没有很好地使用微调。其实,微调的作用不仅在于调节焦距。当调节到观察标本所需的焦距而辨别和指认有形成分时,再次使用微调非常重要。观察标本时,明暗适宜的光线能形成标本的颜色、亮度反差,对微调来回地进行小幅度的顺时针和反时针调节,可以增加这种反差。因此,观察标本时,应该充分利用微调,才能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
(二)把物镜头置于离载玻片很近的位置来调节焦距
物镜头转换和调焦是应用显微镜时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可以直接影响标本的观察效果。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物镜离载玻片(标本)越近,越容易调到焦距,越方便找到物象。其实,这样容易压坏盖玻片或载玻片,弄脏和损坏物镜头。导致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物镜放大倍数、焦距、工作距离、长度的相互关系。
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经多次成像最终所成的像大小相对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放大倍数由接目镜(简称目镜)和物镜共同放大而成。工作距离是指物镜前表面中心到被观察标本之间满足工作要求的距离范围。工作距离通常可以近似地测出。物镜焦距(mm)等于相当光学筒长与放大倍数的比值。相当光学筒长是物镜上焦平面到目镜下焦平面的距离,一般为160mm。通过实际测定近似值和计算,可获得如表1中物镜放大倍数与焦距及工作距离的数据。
从上面表中的数据不难看到,物镜的放大倍数增加,焦距和工作距离反而变小。反之亦然。另外,我们通过观察显微镜的物镜头长度,不难发现显微镜配套的物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放大倍数增加,物镜头长度也增加。因此,转换物镜头时要注意到焦距、工作距离和物镜头长度的变化,而不是盲目地把物镜头置于离标本很近的距离,心中毫无把握地调节。
另外,笔者发现一种非常有用也切实可行的转换物镜及调焦的方法。对于配套的物镜头,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时,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物象后,观察标本需要转换到高倍镜或油镜头,可利用低倍镜的调焦结果直接转换到高倍镜或油镜头,观察者的眼睛不必离开观察视野,然后调节微调便可找到清晰的物象,微调的作用方向应使物镜和标本分离;高倍镜或油镜头转换到低倍镜时,则与上面步骤刚好相反。当然,不管如何转换物镜,都要同时调节光线,才能获得清晰的物象。
使用物镜观察标本时不按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顺序
部分学生刚开始使用物镜观察标本时,直接用所需放大倍数的物镜,而不按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顺序。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能观察到的视野范围不同,倍数越高,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反之亦然。不管用何种放大倍数的高倍镜或油镜观察标本,先用低倍镜观察都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如染色血片细胞的分类计数,先使用低倍镜可以观察细胞的染色情况、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是否有染料杂质覆盖在细胞上,这些均可以为准确指认细胞及观察细胞的质和量的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观察液体标本中的有形成分(如细胞、管型),先使用低倍镜同样重要。这些标本中不同特征的成分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液层。适宜的视野光线条件下,用高倍镜观察同一种成分可获得内容物(如胞浆中的颗粒)较清晰的物象效果。但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不同液层的有形成分时,调节焦距时可移动的距离比低倍镜要小。对于刚接触显微镜的学生来说,容易把物镜头浸泡到液体中压坏载玻片或盖玻片。使用低倍镜观察调节焦距时,由于可移动的距离较大,方便查找、观察不同的有形成分。
参考文献:
[1]曾照芳,翟建才.临床检验仪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袁绣芬,韩文祥,王晓萍.显微镜使用的误区[J].检验医学教育,2002,(2).
作者简介:
曾顺良(1972—),男,湖南益阳人,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