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索

2009-05-29 09:04陈绮雯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基础会计

摘要:把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中,是当前职业教育所关注和重视的教育理念。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引入价值观教育,能将职业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

关键词:《基础会计》;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品质;职业行为习惯

我校设有三个专业:金融、会计、商务英语,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银行、公司等,工作岗位有银行柜员、公司出纳、文员等。近两年学校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到,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比较强,但职业素养有待加强,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加强对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专业课教师,笔者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尝试,现简述如下。

理论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2001年的报告《职业技术教育建议》中强调,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适应21世纪知识型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型社会应当以价值为中心,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将人类的劳动和工作作为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源泉,同时也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教育,它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职业所要求的道德与价值观。价值观能激发情感,给予人思考的动力,构成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价值观教育就是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对既有的价值观加以选择、过滤、重组,并传递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有多种,包括公民价值观教育、家庭价值观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等等。职业价值观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更是用人单位对人格素质要求的发展取向,具有时代性。

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渗透的职业价值观内容,笔者归纳为认真做事、细心规范、诚实守信和团队合作四方面。

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逐步培养认真做事的价值取向,懂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把认真做事的学习态度和意识灌输给学生。例如,会计核算工作,像凭证、账簿、报表都是要做给别人看的,其内容要清晰明了。要养成这种习惯就要先培养认真做事的态度,要求学生作业字体书写工整,数字书写清晰,会计凭证填制内容完整、会计科目要写全称等等,慢慢地让学生形成习惯。陶行知一贯主张以生活教育为中心,认真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十分注重把认真做事价值观融入到与生活技能相关的教育过程和情境中。例如,在了解到某班班费在生活委员的手中保管,没有收支清单,不符合现金管理制度,容易引起同学们对班费去向的猜疑时,指导生活委员设立了“班费收支登记簿”,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做记录,每月末在班内公布,使同学们对本班班费收支情况都能了解。此后,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班学生的赞赏和信任,生活委员也成为同学心中的好干部,同学们也懂得了该如何认真做事。

形成细心、严谨的职业习惯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应具备严谨、细心的职业习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此时,《基础会计》教学应在授予他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做账规范、细心、严谨的职业习惯。习惯的形成需一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笔者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多练(强化训练)、多问(堂上提问)、多测(范围小、内容少的小测验)。一学期过后,学生已形成了较规范的做账能力和严谨、细心的处事方式。表1是笔者对所任教某班学生(53人)在《基础会计》学科关于“原材料明细账登记”规范性的调查结果。对比可知,期末考试规范登记人数大幅提高,不规范登记人数有不同程度减少。说明学生的记账能力提高了,较好地形成了严谨、细心的职业习惯和处事认真的工作态度。

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一种道义、是一种准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声誉,不仅包括职业活动,也包括平时的待人接物。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朱镕基总理于2001年考察国家会计学院时强调“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目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受利益驱使,社会上不守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并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以财经法规对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要求作比(见表2),说明在校学生诚实做人、信守诺言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提出了“宁要自己的60分,不要别人的100分”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上学年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在本学科测验、考试中没有出现作弊现象,抄袭作业的现象也明显减少,诚实守信的意识正渐渐在学生中形成。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欲知未来的社会,须看今日的校园。”因此,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道德品质,就应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从学生的行为品质抓起。

培育团队合作的创新精神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技术,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技巧。”未来社会将是合作与协作的社会,是发挥群体智慧的社会,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将成为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当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表现欲很强,在工作中较难给自己恰当定位,缺乏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我校开设有为期两天的企业认知实训(沙盘手工模拟训练),全程学习在实验室完成,做到学习环境一体化。小组制的经营方式,有助于学生自我定位,激发学习动机。岗位角色的扮演(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促使小组内各成员间讲求协作性、计划性及可行性。例如,过多采购材料会占用资金,过少采购会造成停工待料影响生产,生产总监要做好生产的调控和组织工作,营销总监要看准市场,顺利卖出产品,为企业创利。它体现部门间的牵制对企业的生存、效益、成败的影响,驱使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群策群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产生竞争意识,努力经营“企业”。沙盘手工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学生与人交往、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明显提高。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笔者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其中最突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技能的获得离不开亲身体验。体验式教学正是围绕教学时效性,课堂上教师少讲多辅导,让学生自己去做,通过体验而习得职业价值观。例如,在“现金日记账登记方法”授课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把某个月的家庭收支情况设账登记,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体验日记账是如何登记的,再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在堂上分析,让学生评价登记结果,有助于学生记住“日记账登记”知识。而企业认知实训(沙盘手工模拟)除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外,还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把企业经营权交给各学生小组,组内制定职业角色,教师从旁辅导,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相关职业和职业行为。

《基础会计》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做到教学相长,真正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如“基础会计实训指导”活动课程的开展,就是让学生在模拟中获得财会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感悟未来职业岗位。这种模拟学习的活动课程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凸显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做的过程中除了对会计基础知识内容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之外,还可以从多方面培养职业价值取向。

总之,把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入《基础会计》课程中,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与职业要求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财经专业课的教学应多方面、多渠道地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职业能力又有职业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德斯·R·奎苏姆宾,卓依·德·利澳.学会做事[M].余祖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爱娟.中职生团队精神培养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3]毛烨.中职商贸专业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作者简介:

陈绮雯(1963—),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市财经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财经专业课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基础会计
高校节庆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
探究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