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课件 促进音乐课教学

2009-05-29 02:08崔鹏飞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音符动画课件

崔鹏飞

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辅助了音乐教学。它是融声音、图像、色彩、动画诸多特点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的立体化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正确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整体教学呢?笔者认为找准课件的最佳作用点是关键。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学生学习音乐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课前,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运用计算机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创造性地把一些音乐形象制成多媒体课件,多项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具体形象的情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欲望。如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歌曲活泼、轻快,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前,我制作了春天风景的教学课件,并配以鸟啼声、流水声。上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浓浓的春天气息,启发学生用轻盈、优美的歌声来演唱。又如,在欣赏《国歌》时。我配以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和运动健儿争夺金牌时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人情入境,感同身受,不仅能感悟到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诱发了他们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节时省力,化解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抑制状态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是音乐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往往教授一个简单的读谱知识,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不到位、甚至思维阻滞的现象。此时,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可以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在音符的认识中,我设计了一个动画游戏。把五线谱设计成一个大楼房,把小音符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卡通,让学生利用鼠标的点击和拖动来为小音符找家。如果拖放正确,小音符便会对学生说谢谢。如果不对,小音符就会滑落原处。学生们被这个游戏深深吸引了。在游戏中,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每个音符的位置、音名和唱名。在欣赏课中,有西洋乐器的介绍。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些乐器并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当屏幕出现某一乐器,点击鼠标即出现由此乐器演奏的乐曲。学生也可自由点击,他们对哪种乐器感兴趣就可以点击哪个画面。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上机械、生硬的音乐知识,生动地再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使这些普遍被视为棘手的教学难点由远及近,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适用的。例如:对“碰铃的认识”,有的老师设计了课件,大屏幕上有碰铃的图片,点击它便发出碰铃的声音。课件设计得非常好,可笔者认为,碰铃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乐器,学校音乐器材里通常都有配备,教师如果带一个碰铃实物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认识、去敲打,比多媒体展示的画片和声音要更直观,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欣赏审美,情感共鸣

“美感仿佛可以摸得着”是艺术鉴赏的佳境。音乐欣赏是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限于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的特点,学生的经验有限,无法独立地去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必须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然而,有的教师千篇一律,空口说教,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把美妙的音乐与变动的图像联系在一起,辅以儿童化语言的讲解,以直观的视听效果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创设的情境引发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在歌曲《小红帽》的教学中,让学生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学生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在欣赏《可爱的动物》时,有的老师每段音乐都配上了一种动物的动画,我觉得这种设计限制了孩子的思维。音乐是一种模糊的艺术,同样的一部作品,每个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乐曲组合中音乐活泼,有跳跃感,同学们就有可能理解成不同的小动物,如小松鼠、梅花鹿、兔子……,可老师一开始就用小白兔的动画来固定了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没有了想象的余地。

四、活跃思维,激发创造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音乐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形式,营造信息场。多渠道地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和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歌曲《火车开了》这一课里,我设计的课件中有好几个火车开动的动画,有火车由远及近的,火车从启动到飞奔的,火车钻山洞的……当用鼠标点击后,动画的播放是无声的。我启发学生:“这个动画缺少什么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声音”。我问:“哪位小朋友能为它配上声音呢?”同学们特别兴奋,开始互相讨论,积极地开动脑筋。不一会儿,学生们就利用节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来表现火车开时的不同情景。这样,同学们不仅很快地掌握了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而且还让他们有了一种成就感。又如,在欣赏《春天来了》时,我用课件营造一个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每个孩子参与即兴创造:有的孩子围成圈,模仿微波荡漾的小湖;有的孩子蹲在湖边扮演盛开的鲜花、摇曳的小草;远处的孩子双手上举左右摆动,像小树在风中婆娑成影;有的孩子则搭成“竹篱笆”、“小木屋”,组成了一道美景。在音乐和美景交融中,“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小猫”、“小狗”追逐嬉闹。音乐在流动,画面在变换,动作在变化,孩子们一个个身临其境体验着创造的欢乐,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表现了美。

五、把握音乐形象,扩大审美视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运用电教手段把聆听与观察密切联系,融声汇色,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会诱使学生在发现、思考中领悟哲理,在探索、总结中逐步拓宽审美思路。小学生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性,他们能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旋律所营造的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如在欣赏《彼得与狼》时,我把彼得、小鸟、猫、鸭子、狼、老爷爷、猎人等制作成课件,和着音乐,播放彼得怎样机智勇敢地与狼做斗争的故事。学生沉浸在惟妙惟肖的画面中,展开审美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又如,在欣赏乐曲《鸭子拌嘴》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把学生带入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从听觉、视觉人手,播放课件《鸭子拌嘴》的画面和音乐。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没有教师的单纯教授,只有学生主动的学习。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地参与学习。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将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被广泛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符洁)

猜你喜欢
音符动画课件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动画迷,变身
音符草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动画总动员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