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华 缪立平
企图成为最大的华文电子书商
《出版参考》:大陆也有几家做数据库的厂家,如,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而且都得到政府支持。再如,超星的电子书极其便宜。同是华文数字内容,您是如何吸引对岸的资源呢?
杨长春:第一,我们在北京、上海、台北都有办公室,员工一半以上都是在当地聘用的。市场更是拓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美国等地,其中不乏一流大学与著名机构。所以我们自认是一家非常现代化的公司,而且经验丰富,是对岸出版业者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第二,对于电子书的出版我们有不一样的作法,华艺不会破坏出版社现有的游戏规则,影响纸本书的销售获利,也不会增加出版社的负担,华艺的出现是要帮出版社赚钱。所以希望大陆有兴趣开发电子书的出版社可以给我们一个创造双赢的机会!
《出版参考》:这样的话是不是和大陆厂商形成了竞争,内容上是否会重叠?你怎么去争取那些出版社(权利所有者)?
杨长春:竞争一定是有的,但最终一切会回归市场机制。对出版社来说,他可以授权给任何一家,但假设有一家可以帮他以100元卖出,另外一家只能以20元卖出,你想他会给谁卖?
我还是强调,当我在做电子书的时候我就是你的员工,就是在帮你销售电子书,我比你还关心你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华艺不到一年就取得全台湾400多家出版社的支持与授权。
《出版参考》:在书籍内容方面有没有什么取舍?
杨长春:目前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图书馆、研究单位,使用者大多是师生、研究人员,所以内容还是以学术和专业用书为主,当然也很欢迎其他内容的出版品。对于一些绝版书来说,电子书也是可以让他重生的机会。
《出版参考》:我相信华艺未来有机会成为最大的华文电子书商、最大的华文数字内容提供者,届时面临的可能是国际出版集团的竞争。有没有想过要如何应对?
杨长春:我们目前的规模还不能跟国外那些出版集团相比,只能以他们为努力的目标。但我们的特色就是“华文”的内容,这也是区隔,我们一定要把这块守住、做好。当有一天中文市场大过欧美市场时,那我们就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也很努力地扩展中文市场。
价格回归市场机制
《出版参考》:爱斯唯尔可以说是最大的英文学术期刊数据库提供者,去年在大陆以每年超过15%的比率提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长春:每年涨价是合理的,因为数据每年都在增加。像我们现在数据量大约有200万篇、期刊的部分100多万篇也将近200万篇,过一年就又要增加,这些都还要投入成本,但调涨幅度要跟图书馆协调。全世界的涨幅大致上一致,所以我们也知道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在哪里,15%是有点太高了。
爱斯唯尔在台湾也曾经想大幅提价但没有成功。涨价不是问题,图书馆可以抵制不合理的价格啊,或是透过馆际合作来服务读者。所以价格最终还是会回归市场机制,回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
《出版参考》:据我所知,他们当初是用低价策略进入大陆市场的,例如,订纸本要2万美元,另外再付3万美元就可以使用所有的电子期刊。大陆用户因为用习惯了,很难抵制,怎么办?
杨长春:也许他们早就意识到有一天图书馆会减少纸本的订量,但对电子版的需求会增加,所以先以低价抢下市场,现在再想办法摊平。无法抵制就只能接受,这也是市场机制!
赶搭数字列车共享无限商机
《出版参考》:数字内容产业是台湾下一阶段产业升级的重点扶植产业,华艺又有这么丰富的产官学合作经验,相信一定会替合作的出版社挣得最大的利益。
杨长春:我们也希望把这些机会与大陆的出版业者共享。
现在台湾的图书馆都要采购电子书,华艺目前就接到非常多的电子书采购案,希望也能将大陆出版的好书纳入,共同分享这个商机。像中国科学研究院的书大部分都授权给我们了,我们也在争取大陆其他出版社的授权,希望能搭上台湾地区图书馆这一波电子书的采购热潮。
至于大陆的学术期刊,因为他们有些已经在台湾卖了,所以我们主要会到欧美等海外地区去推广。
《出版参考》:有没有想过,怎么把台湾的电子书、数据库卖到大陆?
杨长春: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但这牵涉到大陆对港澳台出版品的管制啊!就算是学术的,有些图书馆对牵涉到台湾的出版品还是非常敏感、谨慎。我们希望两岸的交流、合作能够更加深入。
最后我想引用牛顿的一段话作为访谈的结束:“我就像是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华艺致力于提供全球使用者在线的华文知识服务,正是带领我们去探索真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