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2009-05-29 04:32周全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正方体表面积成语

周全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愈少感到落到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教育效果便愈大。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课堂中,恰如其分地应用隐性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借班上公开课时,师生彼此不熟悉,学生容易紧张与拘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坎”。这时,教师热情洋溢的课前谈话犹如春风细雨,使师生间的情感得到有效沟通,心灵距离得以拉近。更有一些别具匠心的教师,将教学内容在师生真诚热切的谈话中进行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邪的笑声中领悟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知识,令教学在导入时就呈现出“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意境。如“垂直与平行”一课。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学生鼓掌)

师:你们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鼓掌看起来简单,但要认真研究却还真有学问呢!(生疑惑)比如这样鼓掌,行吗?(师用一只手在胸前挥来挥去)

生1:不行。一个巴掌拍不响,要用两只手。

师:两只手就一定能行吗?(师两只手前后交错扇)

生2:不行,一定要掌心相对。(生示范鼓掌)

师:哦,原来鼓掌时,两只手要掌心相对。(板书:相对)

师:可相对就一定能鼓掌吗?(师两只手不停在胸前做十指交叉动作)

生(着急):不行,这叫交叉。

师:哦,像这样两只手互相交叉(师示范),我们称之为相交。(板书:相交)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上述谈话过程中,教师利用“研究鼓掌动作”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们在笑声中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同时,不知不觉地把学生的思维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犹如“水过无痕”,为新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可谓一举两得,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的巧妙构思。

二、以逸待劳,将错就错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很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龄尚小的孩子呢?因此,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要允许学生出错。课堂中有美丽的错误,更有巧妙用错误的美丽,教师应将错误化为一种教育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那如何加以利用呢?这同样需要教师不动声色的引领。

1突发事件,让错误生成精彩。

一次听了一节六年级的练习课,题目是这样的:

把一个正方形根据要求操作:(1)去掉50%;(2)去掉剩下的50%;(3)再去掉剩下的50%……最后还剩下()。

生1:最后剩下很少很少。

师:很少很少是多少?是不是0?

生2=不会是0,是很少很少的,永远分不完。

学生似乎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正方形这样分下去最后会变成0了呢?课堂一下子陷入了沉寂。就在此时,从一个学生的课桌下掉出一个乒乓球,那学生知道自己犯错了,脸唰一下子就红了。却见教师不慌不忙地捡起乒乓球,说道:“如果课桌离地面是1米,乒乓球每次触地后弹起的高度是前次落下高度的2/6。那么,第一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很快说出了正确答案。师不失时机地追问:“那第二次、第三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有的说:“为什么只问第二次、第三次呢?还可以算第四次、第五次啊。”有的说:“我们还可以多求几次,球弹起的高度会越来越小。”马上有人补充:“最后球的高度会变成0,因为最后球停了下来。”“那刚才的正方形也会越来越小,最后变成0。”几个反应快的学生抢答道。至此,学生才恍然大悟老师说乒乓球问题的原因,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2因势利导,让错误点燃智慧。

在教学“体积与表面积的比较”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学生很快计算出了结果。这时,一位学生“画蛇添足”似的说了一句:“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正好相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教师马上抓住这句话问:“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吗?”学生有的认为相等,有的认为不相等了,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教师索性让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全班辩论。正方认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算式相同,都是6×6×6,结果也相同,都是216。反方坚决不同意,认为表面积的算式6×6×6中的6×6是表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求体积算式6×6×6中的6分别是这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前者表示216平方分米,后者表示216立方分米,所以“相等”说法是错误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在上述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都没有对学生的错误采取“横加指责”或视而不见的“冷处理”,而是巧妙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二次设计,将“错误”适度开发成了“新方法”和“新结论”,更变成了闪耀的光环与流淌的智慧!这样,不仅维护了出错学生的自尊,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更激发了学生学习与探讨的积极性。

三、抛砖引玉,前呼后应

重视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设计并体现“学科渗透”的理念呢?不露痕迹地将各学科知识和数学知识有机地整合就不失为一上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开阔视野。

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在课前谈话时,教师就问学生:“你们能说出几个带有数字的成语吗?”学生们兴趣很浓厚,心想:“怎么今天这位数学老师跟我们说起成语来了?”于是说了很多“五湖四海”“一清二白”“千山万水”等成语,一下子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学生的紧张感不翼而飞。然后教师在众多的数字成语里选择了几个写在黑板上:九死一生、三心二意、十拿九稳、百战百胜、百里挑一。大多数教师都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前谈话罢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成语让学生说出百分数(如“九死一生”指死亡率占90%,存活率占10%……)。在结束环节,教师也以这几个成语来结束:“今天,老师给你们设计的难关,让同学们九死一生,可没想到我们班同学做起来却从不三心二意,每一关都十拿九稳,真是百战百胜,不禁让老师感叹我们班每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教师充分利用了这几个成语,使课堂结构非常严谨,前呼后应,一举多得。课中,教师巧妙地把语文中的成语跟数学中的百分数结合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使数学课堂更加轻松、活泼,又使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达到了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教学犹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触类旁通、自醒自悟,给学生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享受。

猜你喜欢
正方体表面积成语
积木的表面积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表面积是多少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