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民
有人说,正视实施八年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上,与以前没有明显区别;在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发展上,与以往相比没有明显改善;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更新没有明显进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与过去相比没有明显的增长点……这或许有些不客观,但至少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八年,应该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尴尬的局面呢?见仁见智,许多专家都有惊人之语。但笔者以为,对作为这次课程改革主力军的教师的培训脱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课程思想与课程产物脱节
课程思想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灵魂,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课程思想的产物——教材则存在明显的不足,教材在编写体例、选择、内容等方面给人的感觉是换汤不换药。以语文为例,笔者认为,在单元编排上由过去的文体单元变为主题单元未必就是新课标精神;把大纲版教材五六册的课文编在课标版的三四册、把高一教材下放到初三未必就是新课程;把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压缩减少未必就是课程意识;不提语法术语而换成另外的说法未必就是课程观念;没有单元作文指导未必就是“教师也是课程”……许多文章过去有,现在仍然有,作为课标版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在教学时,课标版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到底该有何不同的处理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许多教师头脑是迷糊的,只好沿袭大纲版教材的观念和做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教材不能全面反映课程思想是其根本原因!
应该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是紧锣密鼓的,教师们每个寒暑假都是在严寒酷暑下的教师培训中度过的。教师们对课程思想的认识是到位的,对这次课程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充分的。可当教师们发现在新的课程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教材与原来的大纲版教材大同小异时,他们就会茫然:“我到底该怎样上课?”就会疑惑:我原先的一套做法学生是能够获得高分的,而现在该怎样变?这样看来,当今的教师教育在构建教师的课程意识上是有成绩的,但在指导教师如何正确使用课程产物——教材上是有缺陷的,特别是在指导教
师正确看待“试用”的课程产物上几乎完全缺位。“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迷糊,实际上是在课程培训时课程思想与课程产物脱节了。
二、课程意识与课程实践的脱节
八年的新课程培训,八年的新课程实践,绝大多数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强烈的,包括“三维目标”在内的众多新课程理念,几乎每位教师都能讲出一大堆。那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并不是那么高效呢?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为什么没有大的起色呢?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权威地位为什么还是如此耀眼呢?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什么还是老样子……问题在于课程意识只解决了“为什么”,而“教什么”和“怎么教”少有解决。
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教材即课程产物到底该是什么样?这样的教材教师该怎样教?这些问题才是教师教育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才是教师教育更应该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问题。而恰恰值得反思的是,许多地方的新课程培训,无一例外都仅注重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培训,无论是大学教授、课程专家,还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讲的几乎都是课程宏观理论,大讲特讲的是“为什么”。而忽略的正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缺少的是对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及教育教学素养的培训。为什么许多教师特反感每年寒暑假的新课程培训?为什么在培训中许多教师会借故请假?为什么有的教师在培训现场“各行其是”?培训不对胃口,不看对象,不了解和研究对象的迫切需要,而是自作多情地、想当然地组识教师培训学习或许是主要原因。
三、课程引领与课程推广脱节
任何改革在推广的过程中一定都有引领者,有堪称学习示范的标杆。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巨大的改革,照样应该有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全乡镇和学校的示范标杆,有学习效仿借鉴的榜样。否则,如果让教师们在教学中摸索前进,那就一定会产生“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与过去相比没有全新的增长点”这样的后果。因为摸索一定会付出代价,甚至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谁愿意贸然付出惨重的代价呢?由于没有新课程课堂的一些基本特征乃至策略、方法的引领,在教师们迷茫的时候,过去那些得心应手的能够促使学生获得高分数的方法,自然就会大行其道,就会偏离新课程的思想理念。
虽然课程引领如此重要,但现今全国各地中小学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时,真正有课程引领的有多少个学校?严格地讲,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都必须有示范引领才行,因为示范引领者是实验的成功者,他不仅熟谙新课程的思想,而且更清楚新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特别是其已形成的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极强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不客气地讲,许多县、乡和学校在课程引领上是没有作为的,一些学校在树立课程标杆上是空白的,以至于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或困惑很难得到解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没有课程引领的课程推广其效果可想而知!而教师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要有意培养堪为标杆的课程引领,然后以点带面,各个促进,最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推广。
四、课程传统与课程改革脱节
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教育文化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左右着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的已成为了广大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自觉”。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是精华与糟粕交混,精华是经过数千年教育实践证明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思想、观念,是应该大力推广,努力实践的,但与精华伴生的糟粕有时很难分辨,特别是那些暂时能给学生带来高分数的糟粕,教师不仅难舍,而且还在大力发扬。而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策略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借鉴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有少数人把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奉为神明,以为它是解决目前中国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从而对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思想予以批判和打击,以为是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造成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所带来的是教师的强烈反感。特别是当教师们对新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还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还心中无数的情况下,对新课程思想的产物——教材充满困惑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向课程传统借力,用课程传统来回答新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
课程改革必须要处理好与课程传统的关系,课程改革不仅要否定,而且还要肯定,要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要在传统基础上改革,不可另起炉灶。如果把课程传统和课程改革割裂开来,以为新课程与传统课程势不两立,教师最终抛弃的是新课程这一新生事物。但现今的教师教育,对课程传统几乎是持批判态度,似乎传统课程有百害而无一益,极力渲染的新课程似乎有百益而无一害。因此,在教师教育中,应该充分挖掘传统课程的优势,把传统课程的优点融入到新课程之中,用传统课程的众多优势去完善和补充新课程的不足。
五、课程结果与课程评价脱节
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设置的根本性变革,必然会促使教育教学结果呈现多元化的方式,特别是新课程着眼人的长远发展而设计的教育教学理念,必然会导致一些课程效果出现迟缓性。那么,我们该怎样来课程评价?怎样的课程评价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课程结果?怎样的评价才能不至于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我们的课程评价仅立足眼前,甚至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仅仅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成败,必然就会产生教师的教育教学仅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教学的全部,必然会引导教师仅仅关注并强化“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维度。
通过教师教育,教师都清楚围绕三维目标综合作用而孕育的教育教学结果具有多样性和迟缓性。但是,教师培训在课程评价上是相当滞后的。众多培训机构在对教师培训时,基本上都是轻描淡写的,似乎课程评价仅是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事,与教师无关。事实上恰恰相反,对教师课程评价意识和方法的培训应甚于其他诸如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教师虽然是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评价的客体,是被别人评头品足的,但如果教师明白课程结果与课程评价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明白课程评价对课程结果乃至课程实施的过程有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明白课程评价的本质内涵是更好地促进课程结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明白课程评价是新课程理论之中教师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优化的重要手段,他们就会站在自己的对面从另一个高度去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他们就会正确看待外部评价并积极参与;他们就会更加关注自我评价并自我修正。如果仅仅明白了课程结果而不明白课程评价,就似医生只会看病而不会分析病因、不会下药,教师的提升与专业成长只能是空谈。
六、课程领导与课程认知脱节
课程领导与课程认知主要是就课程管理层面而言的,更多的是指实施教师教育的单位或组织。一般来说,课程领导主要是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管理之中通过政策支撑和政策干预保证并促进课程稳步而健康的施行,从一定程度讲,课程领导将直接影响课程结果,课程领导的课程认知将直接决定课程结果质量。因此,课程领导更需要更高水平的课程认知,更需要厚实渊博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毫不讳言地说,作为课程领导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新课程能说出多少个子丑寅卯:新课程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新课程与过去的课程改革有哪些本质区别?新课程的课堂该有哪些新的气象?新课程下的学生又该有哪些变化……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自己都对新课程缺乏必要的认知,那对被培训者的教师而言会是怎样的结果?
教师教育不仅仅是培训教师就行了,课程领导的课程认知同样重要。教师从骨子里钦佩的是高于自己课程认知的课程领导,是有自己课程思想的课程领导,是能说能做的课程领导。教师教育需要正确而科学的课程领导,需要课程领导的正确而科学的引领。否则,只有教师的课程认知构建,而课程领导却与课程认知脱节,必将产生外行领导内行的可笑局面。
抓教师教育,抓到了学校发展的命脉,只有教师教育的高质量才有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坚持不懈地抓教师教育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不能彻底克服上述的“六脱节”现象,不能全面而深入地思考教师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新课程下的课堂就不会有很大的起色。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
(注: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编辑部观点)
(责任编辑 王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