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再思考

2009-05-27 01:39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语文课堂探究

梁 江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作为补充传统语文教学的缺憾而引人,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是明显的。然而,由于对探究性学习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和局限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新课程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再思考,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度,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一、语文探究性学习遭遇的尴尬

综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了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获甚少或一无所获的情况。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部分教师认识和理解探究性的内涵、作用、地位出现了偏差,对其适应对象和范围盲目地扩大,探究的内容过分地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形式和操作过程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目前,实践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目标偏移。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偏移,主要指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目标的理解普遍存在概念化和绝对化,将目标落实简单化、笼统化,或过分扩大探究的重要性而忽略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等。例如,从宏观上看,确定每一堂语文课具体的探究学习目标时,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笼统而概念化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或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这样的目标含糊而不可测,根本无法落实。从微观上看,将语文探究目标的定位过分地接近与语文相邻的学科。如在教学《死海不死》时,设计了让学生查旅游手册资料,穿导游标志服装,记课本中的死海知识信息,解死海不死奥秘,将探究的目标定为找到拯救死海的方案,这应该是地理或科学课程的目标,这是典型的探究性目标的偏离。

其次,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内容泛化。探究性学习内容的泛化,主要指探究方向、主题、内容等出现范围扩大和一些低效或无效的探究。例如,某教师在教学《陈涉世家》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马上抛出了探究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先是沉默,后在一阵喧闹的讨论过后,学生从历史书上找答案念给大家听……近15分钟的时间,学生谈论的是历史的东西,至于文本的研读与探究早已“忘记”了,这是探究内容泛化的典型例子。像这样的探究,再多也是无益的。

再次,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指导缺失。探究性学习指导缺失,主要指教师过分强调探究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不重视教师指导的作用,探究过程出现指导真空的现象。过程指导的缺失是由于教师过分夸大学生的探究能力,过高估计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的观点绝对化、静态化。过程指导的缺失势必会使探究活动方向模糊、主题不清、操作无序、效率过低。

二、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面对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遭遇的尴尬,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把握语文学科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把握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条件和基本原则,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精心组织过程指导。

其一,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语文课堂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之前。需要有“独立感悟”的经历,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样,才能避免在探究学习时充当观众、听众角色,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往往遇到文章中耐读的地方和文中微瑕处。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彩处认真品味、思考探究,可以自读、自疑、自析:为什么用这个词?能否用其它词调换?这段文字好在哪里?从中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比较一下和它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内容?在文章亮点处探究思索、重锤敲打,能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探究学习的生成有了源头活水。如《摆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导人和介绍相关背景信息后,放手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这篇寓言的情节,标记一些自己认为对理解寓言有关键性意义的字词句等,也就是让学生真正自主感悟文本。只有让学生首先解读懂文本,有自己初步的独立感悟,才能为探究学习储备相关信息,也才能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其二,教师巧点妙拔引领语文课堂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因此,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必须把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拨结合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的基础上,同样不能缺失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应通过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达到顿悟的满足,获得启智的惊喜和审美情趣的享受,最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教师的精讲点拨,既可以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但都必须注意方法的诱导、总结及思维的培养,并尽可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点拨的时机,既可以在思考问题前,也可以在遇到疑难时。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在学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这句话时,教师可以点拨,“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的比喻用得形象生动,用其他的比喻,如说“把济南放在一个铁皮桶里”就不好,进而说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但我们也许有比这更精妙的比喻。让学生不相信绝对权威,敢于亮出自己观点,就是很好的探究发现。

其三。有效合作激发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精心安排规范而有效的合作探究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要规范又要有效。小组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常用形式,但不排除个别探究、班级活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小组合作中学生独立探究的作用。小组合作,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层次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控性,从而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可以设计一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理解:①请同学们讲一讲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②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③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根作者写诗的背景,很自然会想到,这正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并对此有坚定的信心。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没有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有效合作、思考的过程中,经历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思考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所遭遇的尴尬及其给语文课堂所带来的危害,要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自主感悟文本来建立探究学习的基础,以教师巧点妙拨来引领探究学习走向深入,以有效合作来提升探究学习的实效,从而让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道上前进。

(责编雷靖)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语文课堂探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