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鉴”字

2009-05-27 03:04张月平
江苏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当堂教训全班

张月平

在教《观书有感》一诗中“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鉴”这个生字时,我的三种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

第一次教“鉴”,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鉴”字写成“签”。改完作业,发现全班42人有15人将此字写错,其中多数把“鉴”字写成“签”。过后,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使学生强化、加深了“签”的印象,对两个字产生了混淆。

第二次教“鉴”,我先在黑板上规规矩矩写下“鉴”字,然后提醒学生“鉴”的下面是“金”。并让学生当堂描红巩固,第二节课又作了复习。批改作业后,发现全班有6人写错,主要原因还是把“鉴”字写成“签”。吸取以前的教训取得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但还不太令人满意。

第三次教“鉴”,我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习“鉴”字。先引导学生把握一、二句诗的意思,其中“鉴”意为镜子;接着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记住,生1:“鉴”是镜子的意思,而古代镜子为铜制,是金属品,所以是“金”字底。生2:我查《新华字典》,“鉴”由此而来的引申义是可以作为警戒或引起教训的事,可组词为前车之鉴等。师总结:“鉴”字原意为镜子,镜子在古代多为金属品,所以是“金”字底。讨论后,我让学生当堂描红进行书写。这次作业全部正确。

三次教“鉴”,虽然只是我教学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给我的启发颇深。第一,作为教师,要勤于反思。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只要稍加回忆,都会有许多感受。比如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等等,这些宝贵的信息,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是很短暂的,稍纵即逝,应及时回忆,及时记载,持之以恒,这对于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第二,作为教师,要善于研究。研究无大小,小到一个字、一个音,大到一项课题,教师应在学习、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多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科研的角度去思考、研究,分析旧问题,提出新问题,寻找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成为研究型教师。

猜你喜欢
当堂教训全班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原因
不怕死的留下
浅谈当堂反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教训
教训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