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星
学习语文必须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悟的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重大。语文教学不能用概念和定律来衡量,它没有数学那么严密、严谨。不具有定律般的规则,往往没有唯一的答案和结果。语文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像生活那么实在真切,读文章只是一种感悟、陶冶的过程,一种情感浓缩、升华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诗意的、浪漫的,应该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去“思栽千里”“视通八方”。因此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忘却“教语文”,而应该把一篇篇情趣盎然,情感丰富的文章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动人的场景,去欣赏,去感悟,而不应该把它拆散了,掰碎了,揉烂了,去向学生灌输。这样教学,学生学的是死知识,感悟的是麻木。整个过程你讲我听、我记,没有学的自由,没有想的自由,没有情感交流的自由,没有参与的咱由。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痛苦的,难耐的!
打开语文书,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娇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它或博大深沉,或温柔似水,涵泳其中,你会情不自禁地仰慕、沉醉、震撼……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享受感情,享受乐趣。语文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俞平伯先生指出:“古人做文章,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敌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追溯而上,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可见。读是感悟最基本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多读美文华章,多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美,才是实现感悟语文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