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忆宁
要想学好语文,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无论学好哪门课程,课外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是令人担忧的。笔者曾对所教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人数极少,读过中外名著的学生不足10%,学生读得最多的课外书籍是科幻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而社会、科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学生涉猎较少。笔者与许多学生就课外阅读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交流,了解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为了“应付”各类考试,他们整天沉浸在教科书或教辅读物中,各种作业、试卷日日围绕着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身心的疲惫使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的信息来源趋于多元化,娱乐休闲的媒体形式对课业负担较重的中学生产生了无穷的诱惑,使他们把过多时间投入其中。第三,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分数,有些学校以升学为目标衡量学生的优劣,因此,在学校许多教师并不支持学生看课外书。家长也认为课外书是“闲”书,多读“闲”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他们不支持,甚至根本不让孩子读课外书,造成一些学生不敢看课外书的情况。此外,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快餐文化的影响,使许多学生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书籍,品味书籍。
那么,如何改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呢?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少,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来考虑这种现象。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为依据,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帮助学生制订一个较为完善的阅读计划,这份计划中一定要有每天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每天利用睡前15分钟进行阅读,一本32开的书,15分钟可读10~15页,坚持几年,阅读数量就会相当可观,这样可使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
其次,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中学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所以在课外阅读方面,他们需要教师的指导。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承担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责任。教师应定期为学生举办阅读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科学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这是十分重要的。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笔者曾到澳大利亚的一所中学参观学访,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学访中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的中学教师会给学生留一些论文形式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来完成。我们在那所中学遇到一个来自中国广东的女孩,这个女孩特别喜欢服饰,于是她选择了“现代中西方服饰之比较”这个题目来完成教师留的作业。她首先与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确定提纲,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了许多书籍,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作业。这种作业方式的好处是,阅读目的性强,在阅读中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利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另一个方式是,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定期在课堂上让学生汇报阅读成果,可以是专题式的汇报,如“读××作家作品的研讨会”,也可以是心得式的汇报。总之,这些汇报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促使他们去进行课外阅读。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是中学生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家庭阅读环境对中学生的阅读行为的影响最为深刻。家庭阅读环境受到了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文化水平、家长对阅读的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学校应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充分认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的阅读得到家长的支持。若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阅读爱好、兴趣,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扩大知识面,又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学校在提供学生课外阅读的硬件设施上也应该进一步提高。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很多中学图书馆的书籍“老化”现象很严重,很多书籍内容陈旧,种类单一,根本不能适应知识现代化的需要。因此,中学图书馆应想方设法,广开渠道,丰富书源。在目前各中学资金偏紧的情况下,可以走与兄弟学校和社会图书馆联合的道路,形成一个局部地区图书借阅网络。学生凭借书证,既可借阅本校图书馆的书籍,也可借阅兄弟学校或社会图书馆的书籍。学校在购买书籍时,可以统筹规划,最大限度地丰富书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多媒体设备的引进,计算机化的科学管理,也应成为中学图书馆建设的总趋势。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实施的今天,课外阅读作为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仅需要学校、家长的重视和关心,也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只有多方面地共同努力,中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