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58100
【摘 要】:目前中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概述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45-01
中药理论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药性及中医辩证,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医认为“凡药三分毒,无毒不成药”,中药根据其偏性,即可以治病,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炮制不规范,②辩证不准、配伍不当,③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笔者从中药房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药房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1 加强药品管理
正确渠道采购药品加强药品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责任到人。采购人员要熟悉掌握本专业的业务知识,从规范的批发单位采购药品,保证质量。对药品的产生、采收、贮存、调剂严格把关,保证使用品种不掺杂伪劣药品。贮存不走油、霉烂、生虫;中药要依法炮制,不违规省时。李小品等[1]报告的2例乌头碱中毒,其主要原因就是加工炮制错误,管理不当,将制二乌(川乌、草乌)发成生二乌,且未说明用法而引起中毒。调剂未经批准不得使用代用品,更不得使用过期药品。
2 严格操作规程,严把调剂质量关
中药配方调剂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药品发放到患者从就医到取药治疗的最后一道关口,中药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调剂人员要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仔细审方,处方中是否有配伍禁忌,超时、超量用药;毒麻药使用是否违反规定等方面的问题,对中药味数、剂量字迹不清,不可主观猜测或错配,要及时与处方医师联系。正确常用中药的用量,无论医师处方多准确,配伍多正确,调剂人员不可以手代秤,分堆过估,更不可随意更换药物,要“等量递减,逐剂复戥”。否则,会破坏处方的组成,改变处方的功效、主治。
3 做好发药交待
保证中药使用的有效性发药交待,是药学服务的重要一环,可避免一些不合理用药,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记忆力差,更要说明白,交待清楚。在煎药器皿选择中,应选择搪瓷、砂锅器皿,禁用铁、铜、铝等金属器皿,以免煎煮药时释放金属离子与中药中的多种成份起反应,影响汤剂的质量与疗效,彭平健[2]早有报道。在煎药时问、服用方法、服用剂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方面,耐心告诉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以免使用不当而影响药物疗效,引起不良反应。
4 提高业务素质,正确合理用药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药是纯天然药物、毒副作用较西药小;患者有时随意加大剂量,认为这样可以使病情快些好,熟不知这样会引起药物中毒,甚至危急生命。作为药学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针对不同的人群,讲解普及中药知识,使其认识到中药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反应。正确合理应用,还要医师、药师、患者相互配合,医师要正确辩证合理组方配伍;药师正确调剂;耐心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指导用药;患者要服从指导,遵医嘱用药,才能保证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小品,毛南方.中药的毒性反应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华医药杂志,2006,6(9):1012-1013.
[2]彭平健.试论中药汤剂成份与煎器之关系[J].中国药房,1993,4(2):44-46.
(收稿日期:20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