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晔波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基本实施方法和一些初步课改成果。并为今后的新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职业学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经普高“筛选”后才入读职校的,他们当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同一班级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能力差异也比较大。一般女生比较好学认真,但在操作技能上要弱于男生;男生在文化课学习上比较马虎,在技能课上却表现良好。本人觉得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教学应该去尝试一种新的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职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同学数学学习困难,甚至放弃数学学习。他们到职校学习的目的不一致,有的只想顺利毕业后找一份工作,有的则希望毕业后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深造,而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使他们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水平必然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厌学或辍学,必定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分层教学是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产生的。分层教学是由“因材施教”的原则,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愿望分类施教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学生分层
以学生入学成绩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班内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三个群体(分别记作A组、B组、C组),然后以相邻前后两桌四人一组编成若干异质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互帮互学,这四人应好、中、差适当搭配。形成了一种差异资源,这是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四人异质小组的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机会,教师应利用这种差异资源,在小组互动中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的知识结构,将传统教学中划一的教学目标,改为弹性目标要求,即A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到达较高要求的同时,应在创新和应用上有所拓展;B组学生保证达到基本要求;C组学生要努力达到基本要求。
3.教学环节的分层
分层教学主要从“备课、授课、练习、作业、课外辅导、检测”六个环节实施。
备课分层: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时,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重难点。
讲课分层:以旧导新,分层设疑,分层练习反馈。低起点,注意维护C组学生的信心,开发B组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A组学生的竞争意识。
练习分层:由浅入深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分为达标题与提高题,设计不同层次的“变式”练习。
作业分层: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类,根据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
考核分层:试卷分为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三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基础题100分,再分别加上20分和30分的提高题、结合题。各层次的达标成绩不同,不达标的给予个别辅导帮助。
课后辅导分层:对C组学生,着重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耐心具体的辅导。对B组学生主要是教会学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A组学生给予较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个别点拨的机会,培养其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依据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统一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对我所任教数学的2004级工业电子(1)(2)班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阶段性实验情况比较附表如下:
分层教学使学生有了劲头,教和学互相协调,实现了“因材施教”,发展了学生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分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我校现有的班级人数过多。大专部2000余人,中专部1800余人,与分层教学理想人数相距较大,组织有难度。
2.职业学校学生层次区别很大,分多少层为适宜,小组上课以多少人为一组最为合适。“分层”不“分家”“分”与“合”的度不易把握。
3.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有更充分的备课,需要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更多的配合。
五、分层教学的意义
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因势利导,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对困难生实行“低起点”教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适度焦虑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自然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实施分层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在各自的“发展区域”达到最充分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