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必洪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公平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回归点也是学生”的教学宗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困生是一个说大不算大,但说小也不算小的组成部分,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全新教育理念,我们既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排斥他们,我们要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对他们施加爱心、信心、耐心,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让他们迎难而上,绽放属于他们的光芒。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上有困难,一时难以跟上班级教学进度的学生,在每个班中与优秀学生相比较而存在。究其形成的原因,心理障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疲劳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惰性心理、反感心理等。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千方百计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新课标;心理;措施;扶助;关爱
一、剖析几种心理障碍的形成
1.疲劳心理
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不相同的,发展也不均衡,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相同的,教学的方法也是固定不变的。但同样的学习任务,有的接受快,有的接受慢;有的理解深,有的理解浅;有的花时少,有的花时多。教师受“统考”这一指挥棒的驱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家长也盲目给孩子定考分指挥。特别是临考阶段,教师、家长双管齐下,层层设岗,试卷一张接一张,作业布置层层加码,学生课间、活动课、饭后的时间都用上了,还是应付不了,晚上回家还要“加温”,搞到深更半夜,学生疲劳感与日俱增。有的家长把禁止孩子看电视,甚至把孩子反锁在房间里做作业也当作经验之谈。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心理上、身体上和精神意志上的疲惫不堪,由此使学生产生了学习上的疲劳心理。
2.畏难心理
由疲劳心理而诱发出畏难心理。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部分接受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知识缺陷不断增多,学起来更吃力,进而对学习的惧怕感越发强烈。他们感到学习太苦太苦,没乐趣,简直是一件“苦差”。由此渐渐滋生出畏难心理。
3.自卑心理
由于畏难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而教师和家长仍然采取“高压政策”,自己达不到要求时,教师和家长就表现出急躁或冷淡的态度,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打骂相加,使矛盾进一步加剧。一旦学生内心所渴望得到的尊重和帮助成为泡影,他们上进的火焰熄灭,自卑心理也就产生了。
4.厌学心理
学困生的成绩差,有的是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其课业负担加重,或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努力了,可总不如愿、总是挨批评;还有如教学程序方法老套,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或训练形式的单一化,“抄、读、背、默”的无休止,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厌学心理自然形成了。
5.惰性心理
厌学的人,学习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抓得紧,他也紧,教师抓得松,他也松,缺乏自制力。他们认为自己反正难跟上,索性来个“破罐子破摔”。课堂上抱消极态度,注意力不集中;讨论时认为与己无关,该想的不去想,该说的不去说,该动笔的也懒得动笔;回答问题要么待别人讲了跟着讲,要么闭着眼睛“摸奖”,瞎说几句,碰碰运气;做作业等成绩好的同学做好了拿来抄一抄,甚至干脆不去做。有了惰性,就不思上进,什么好习惯也懒得去培养。
6.反感心理
懒惰的学生对教师上课拖堂、加班加点、罚做作业的做法更为敏感。因此,他们不喜欢这样的教师上课,甚至对这门课也产生反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似听非听,时而闲谈,时而做小动作,有时还来点“恶作剧”:不是把文具盒摔到地上,就是把抽屉板震得啪啪响,或者打翻墨水瓶……回答问题故意东拉西扯,逗大家哄堂大笑。教师要是生气,他们就更得意,到了这步田地,教学也就无法实施,提高质量谈何容易?
二、采取措施:“扶困导学”
从“疲劳→畏难→自卑→懒惰→反感”这条学困生病态心理形成线不难看出,兴趣低落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影响他们学习兴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负担太重”自然难逃罪责。这种负担包括课业负担、记忆负担、精神负担三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变观念,真正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我们应从“减负”着眼(尤其是给学困生减负),“扶助”从关心入手,进行教学尝试实验。
(一)构建课堂“教模”,着眼课内辅导
依据学困生的病态心理,构建“扶助导学”式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尝试实验。这个“教模”分五步流程:导引激趣—自学探求—释疑解惑—演练巩固—返顾回味。
1.导引兴趣
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需要多加关爱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声情并茂地导引,借助电教、音乐音响效果和场景的渲染,带着学生移情体验,便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厌学心理。如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定理、性质。例如在讲“正弦函数的性质图象”时,我们可以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出几组正弦函数的图像,激发学困生的兴趣,从而再引导出正弦函数的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数学学习之中。如语文教学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结合起来,尽可能把“诗情”化为作用于听觉的音律。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读,加上格调一致的音乐,有利于学生即时入境,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学生很快就产生了学课文的兴趣,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及情绪状态,积极参加学习,效果自然不错。引导的方法要随机应变,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2.自学探求
孔子提出:“疑,思之始,学之端。”(《论语·子路》)“疑”对于启迪思维,促进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方式。教育家朱熹也认为,“大疑则大进”“群疑并兴,乃能聚进……”因此,学习也应让学生的探究、发现在前,教师的点拨、归纳在后,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动脑思考、解疑释惑的快乐,进而排除“惰性”心理,逐渐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应鼓励他们充分运用正确的方法,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圈圈画画,运用工具书翻翻查查,记下疑难所在,然后在四人小组或同桌中讨论交流自学所得,让优秀生对学困生作评价、辅导,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在课内无暇顾及所有学困生的困惑这一难题,又创设了全体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学习效率,强化了主体意识。
3.释疑解惑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巧妙地启发他们质疑问难,进而帮助他们释疑解惑。一旦学生通过自学探求发现了疑惑处,求解心理就更为迫切。这时,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他们提问、讨论、深究、释疑解惑,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因读书马虎而产生的,要引导他们反复阅读去释疑;如果是自己经过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找到答案;如果是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要适当冷处理;如果是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在释疑解惑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学困生的关心和尊重,鼓励他们多提多答。
4.演练巩固
学困生特别反感课外布置大量作业,往往因不能独立完成而出现抄袭、拖欠作业的现象,作业的时间和质量都不可能有保证。根据学习遗忘规律,课后应及时练习,加深印象。并且教师还可对学困生巡视检查,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追补措施。运用“以优导后”的办法,让优秀生完成作业后检查并辅导学困生作业,以扩大辅导面,防止疏漏。在演练作业的设计上,多动一番脑筋,通常分为以下几种训练类型:①课后达标性训练;②知识积累性训练;③能力形成性训练;④学法迁移性训练;⑤分层求实性训练。
5.回顾回味
回顾回味环节一般要完成三项任务:①集中学生演练中的普遍性问题,集体分析、订正;②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再次质疑问难,追补学习中遗漏的知识点;③回顾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情况,预告下节课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提前预习。其主要意图是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行优惠“政策”,确保“扶助”效果
教育家加里宁说得好:“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论共产主义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高度的责任感,要动之以情,用热火一般的热情对学困生进行关心爱护,增加感情投入,实行政策倾斜,使他们产生温暖感、愉悦感,这对消除学困生诸多的病态心理、激发学习积极性、实现“破镜重圆”十分必要。在“扶助学困生”的实际操作中,给学困生这样一些优惠政策。
1.超前辅导,跟踪追补
“超前辅导”就是提前给学困生作些适当的点拨辅导,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抬头挺胸进课堂;“跟踪追补”是指教师上完课就走近学困生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以免他们带着失望出课堂。辅导与追补可由教师去完成,也可由优秀生去完成,或在四人学习小组中进行。这样,学困生感到老师特别关心他,便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由此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2.优化排位,“优”“困”同桌
优化排位的基本思路是把学困生排在过道两旁或最前列。前后四座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再将“一优一困”排在同桌,构成“导学对”。这种方式便于教师课堂上对他们的巡视指导,也便于他们向优秀生请教及优秀生对他们帮助辅导,还有利于开展学习讨论,发挥集体智慧。
3.优先发言,特殊对待
优先发言特殊对待就是在课堂上明确告诉学困生,只要想发言,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讲,讲完就坐下;如果争抢发言的人较多,就让学困生先讲。教师应对他们的发言作中肯的评价和耐心的指导,允许他们说错,鼓励他们改错。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培养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4.当堂作业,减量降难
减量,是说减少学困生的作业量;降难,则是适当降低学困生作业的难度。如学困生经常下课赶作业,正常的休息时间被无端剥夺。为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老师应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并在课内安排时间完成的新制度,让学生学习时认认真真地学,活动时痛痛快快地玩,让他们更多地尝试成功的喜悦和活动的欢乐,防止或消除异常心理的产生。
5.优先批阅,错题不罚
许多教师以为转化学困生要靠多磨多练,其实不然。学困生对重做或罚做作业普遍存有反感心理,并不用心投入。曾有一学困生,教师要他错字1个则罚写20个,检查发现只有开始3个是写对的,其余的仍与原先一样错。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错误概念的印象更深,这就是说,缺乏内动力的学习是很难奏效的。对学困生的作业实行优先批阅,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辅导。批阅后不要急于打分,也不要他们全部重做或罚做,只要他们将错题认真地修订一遍,重新送来打分,他们会因自己不再“大红灯笼高高挂”而感到欣慰。
6.随问随答,多询多查
由于学困生有自卑感,故而得过且过,不懂不问。为此,教师应把他们的“问”视为珍宝,只要他们肯问,就得耐心作答,切不可不理不睬或用“上课不听下课问,尽会烦人”此类话语气走他们,加剧他们的自卑感。对那些仍不敢主动发问的学困生,教师要主动亲近他们,多询多查,消除其畏惧心理。
7.笑口常开,笑脸相对
中国有些古训:“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的确,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而久之,依赖性、神经质、敌意感等不良心理都会从这种难以忍耐的重压下滋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是严格而不是严厉,尤其是对学困生更需和蔼,即使在他们成绩很差劲时也应进行微笑批评和疏导,要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爱而不纵、怨而不弃。这里提倡的“微笑”批评和疏导,不是放弃严格要求,而是对学困生的学习效果不佳能够谅解,能够对他们坚持温和、耐心的教育,不鄙视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爱施教,使他们敢于接近,愿意接受老师。一个远离教师但同时又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是不可想象的;而一个成天浸泡在批评和责骂声中,但同时又是个心理素质健康的学生,更是不可思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问题看准了,措施对头了,方法得当了,是绝不会徒劳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困生说出多种心理障碍。比如总觉得被管束,有话闷在心里不对人说,自我压抑的心理障碍,等等。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因此我们要好好地研究这些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从消除障碍入手,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从而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安福.中学生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