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曲”式唱歌教学探究

2009-05-25 09:01徐琴华
教师·上 2009年4期
关键词:奏鸣曲贝多芬旋律

徐琴华

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几个环节应该了如指掌,音乐教学由组织教学、基本练习、导入新课、新课传授、巩固、小结七大步骤组成,但在教学中这种模式缺乏变化,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长期下去课堂显得呆板、无生气。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奏鸣曲”本是乐曲体裁的一种,通常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几部分构成。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恢宏的气势向听众展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及矛盾的激烈冲突,从而体现作曲家的情感。下面就《欢乐颂》一课,浅谈一下我的“奏鸣曲”式唱歌教学经验:

“引子”:在教授《欢乐颂》前,我首先给学生投入地弹奏了一首学生熟悉的钢琴曲“致爱丽丝”,把学生引入音乐情境中,然后问学生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你听过他的音乐作品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获得了良好的情感效应,使学生情趣盎然地进入新课学习。利用情境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呈示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激情为之所动,有了一定的求知欲,老师及时提出本课内容、要求并进行示范,先入为主进行歌曲展示。调动学生的情感,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在范唱《欢乐颂》之前,我先进行了背景介绍:

1824年4月,维也纳街头出现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5 月7日晚间7点,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皇家剧院为公众演出自己的近作——带合唱的大型交响乐,合唱是根据席勒的长诗《欢乐颂》谱写出来的。

人们不禁要问,贝多芬的耳朵不是已经聋了吗,他怎么可能创作出新的作品?但这却是事实,即将上演的就是那部《第九交响曲》(合唱)!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是他全部杰作中最杰出和最感人的一部作品。而这话题,主要的就在于他竟出自一个耳聋者之手。

《第九交响乐》首演的时刻来到了!贝多芬站在指挥台上、歌声随着他的指挥棒震撼着满场听众的心,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生命的呻吟和呐喊,感到了他对人生的热恋和追求。最后,随着第四乐章“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的歌声,每个人的新灵都升华了,许多人眼含着热泪。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有的流着眼泪,有的欢呼跳跃,几乎发了狂。按照当时奥地利的礼仪,欢迎皇帝出场是鼓掌三次;而此时对这为音乐家,观众却一连鼓掌欢呼了五次,直到警察以为出了什么事,赶来维持秩序,这热烈的场面才停下来。可是,面向乐队、背对观众的贝多芬,却什么也没听到,直到一位女歌唱家搀扶他转过身,来到台前,他才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最让世人感动的,是一生受尽磨难,几乎没享受到生活、爱情欢乐的贝多芬,却丝毫没在他不朽的绝唱里流露出悲伤和哀怨。他把痛苦留给自己,却把欢乐带给了全人类!

师: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生:……

“展开部”:这是课堂歌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的好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有了前面的展示,老师可让学生开始听唱,这包括两部分内容:“听”“唱”。

我们知道,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听唱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听熟悉歌曲的调式、调性、节奏及旋律走向,也就是说对歌曲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读谱训练,将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阶段。主要步骤如下:①教师范唱歌曲《欢乐颂》。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庄重)指导学生分析《欢乐颂》旋律、节奏、速度的特点。②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上下打开,找打哈欠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③指导学生用轻声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钢琴伴奏)。④指导学生解决难点:a.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b.3 4音程的音准。⑤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钢琴伴奏)。⑥伴奏。要求: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歌词(提示并示范: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⑦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歌曲教学的宗旨是“唱”,而基础是准确歌唱,有了听的基础,可采用小声听唱,然后进行模唱,继而演唱的形式。随着对旋律的熟悉,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增强,便会乐于“唱”,从而大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现部”:这是歌曲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歌曲经过学习已趋于成熟,但仍缺乏良好的演唱、表现能力,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为避免枯燥可采用击鼓传花、学生推荐、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上台表演,而其他学生则当评委,评价其演唱效果。个体演唱使学生潜能得到更好发挥,并很好的锻炼了学生。而其他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找出演唱问题的同时更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他们悄悄加以更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巩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可谓“一举三得”。

“尾声”: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

(1)贝多芬的艺术创作思想?

——不赶流行、不赶时髦。

(2)贝多芬的愿望?

——抨击人类战争争端,赞美英雄,渴望和平。

(3)贝多芬的精神?

——与命运抗争,把痛苦留给自己,把欢乐带给全人类。

“奏鸣曲”式歌曲教学,既有其特殊性亦有其科学性。如能准确把握、巧妙运用,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而有效;课堂则灵活生动,魅力无穷;教学便行之有效且内涵丰富;学生学习便会更加轻松愉悦,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使课堂歌曲教学充分体现音乐课程人文特征,更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猜你喜欢
奏鸣曲贝多芬旋律
春天的旋律
手机上的奏鸣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