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恒香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之后,我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边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山行》全诗。刚写完,就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指出,板书的同学将“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写成了“深”。面对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的学生,我想用比较法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掌握词义。于是,我走到质疑的学生身边,亲切地鼓励他:“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怎么知道的?”
这位学生说:“二年级曾学过的古诗《寻隐者不遇》中,有一句‘云深不知处,昨天预习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课本上是‘白云生处有人家,而不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一个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他写的是对的,我家有一把折扇上题写的就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应该用‘深。”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有不少同学持赞同意见。
此时是按预设教学思路完成教学,还是根据学生需要教学?经过短暂思考后,我面带惊讶的表情望着那位学生:“你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生和‘深用哪个更准确、更符合诗意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于是,学生们纷纷投入地读书,我在巡视时也加入学生们的讨论中。时隔不久,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汇报起来。
生1:我们小组觉得诗句中用“生”应该更贴切。“石径斜”是说上山的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向上伸展,这是诗人远望寒山所见,在诗人眼中这座山高大巍峨。所以我们小组一致认为“白云生处”应该理解成有白云缭绕的山腰或山头,这跟作者的观察所得和写作意图——突出山势的高大险峻是相吻合的。
师:结合上文和诗人写作目的分析得有条有理,你们小组合作探究得不错。
生2:我认为作者杜牧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他肯定经常观看云彩的变化,白云时刻在飘动,在作者眼中白云好像有了生命一般活泼好动。
生3:我爬过黄山,黄山的云海仿佛从山上长出来似的。“生”是作者经过仔细推敲、深思熟虑后写下的。
师:是的,文学大家对每个字词都会细心揣摩。“生”字的巧妙运用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灵动的画面。
生4:“生”能让人产生联想,住在山上的这些人家如同童话世界里的神仙一般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生5:我的理解是,“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在本句中实际上指的是白云生成的地方,也就是白云的源头所在;而“深”指的是深度,在本诗中表达的是很远的地方。两个字比较起来,“生”比“深”更加遥远,更能引起人的想象。
师:你们真了不起,能从一个字中探究出这么多的答案。
此时,我郑重地将“深”字擦去,再郑重地写下“生”字。全班同学充满感情地再次朗读《山行》。
因学生的一次“意外”失误而引出了一段对教材的深层解读,我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一、 营造氛围是前提。在此案例中,我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丝毫责怪,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真诚地向同学和老师敞开心怀、吐露心声。由于对学生充分的尊重,给予释放交流的空间,从而消除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感,在心理上建立起安全、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之间的对话精彩迭出。
二、 准确定位是关键。教学中,我努力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励者角色:有效掌握时间,适时将偏离的对话引入正题;积极调控进程,适度“放大”疑惑;把准介入时机,推动对话水到渠成。在对话过程中,我进行了必要、谨慎的指导,让文本由静态走向动态,让词语由呆板走向鲜活,让画面由单一走向多彩,让联想由贫乏走向丰富。
三、 促进生成是目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在预设之外的问题情境,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也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及时抓住并有效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由于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足够的思考空间,以及较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能力才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似星光不断闪耀,自主探究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层对话又让学生走出文本,在不断解读、提升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增强,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彰显。
(作者单位:高邮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