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讲坛后面还是上午孩子们展示活动的背景——“爱与美的天地”,这次活动的主题又是“情智语文”,我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和大家讨论一个话题:用美的规律塑造课堂。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经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展示的就是一种美。我们经常说,听有些老师的课,感到很舒服,甚至于回味无穷,是什么原因呢?是美的魅力。所以,我想,走到今天,特别是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用美的规律塑造课堂,今天,我们集中地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对在座的很多老师的企盼,就是你们能在课堂中展示美,能够美得很有魅力,很动人,让孩子们在美的课堂里能得到很好的成长。
我想说三点,第一,什么是美的规律;第二,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第三,我们怎样用美的规律来塑造课堂。
一、 什么是美的规律
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谈美的规律,其实是马克思提出的,在我国无论哪个美学家讨论审美和美的规律,都要引用到马克思年轻时候写的一部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这个手稿不是讨论美学问题的,但是他提到审美规律,提到美学的问题。我们今天美学界很多的讨论,都是从这样一个理论的原点出发的。马克思这部著作中,关于美、关于审美,我们今天不去引述,他说的这些话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因为“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现象是并存的。但据我个人来看,什么是美的规律呢,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大概有这样几条是相互联系的:
1. 美的规律是与自由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强调创造美的劳动不应该是异化的,不应该有非常难受的功利目的。比如一定要强迫你把今天这节课上好,还能期望你在这节课去创造美吗?比如说,你总是考虑马上要有考试,考试的结果将会影响到奖金。有的孩子学习不是为理想,不是为明天,甚至不是为自己,我听到有的孩子讲,快要中考了,他在家跟父母发火:“你们要注意啊,我不是为我自己学的,纯粹是你们要面子,要我考高分的。”这样的孩子,他的学习中还能有很多美吗?
所以,美的第一条规律,就是这种劳动不是异化的,它包含着一种自由的创造,如果没有这种自由的创造空间,美是不会生长的。我想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中来体会这个意思。
2. 美的规律一定要和我们内在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我这种工作、我这种学习是我自己认定的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比如有的老师非常喜欢做老师,离开课堂他就非常难受,这种精神需求,包括孩子的学习,如果成了他主动的、积极的、内在的精神需求,那么他和美的规律就靠得更近一些。
3. 美的规律和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相联系。我们有精神的或者情意的需求,比如文艺创作找到一个合适的意象,这个时候,美就产生了。
美的规律很难说清楚,但是根据马克思的思想:第一,不是异化的劳动;第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第三,是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能够达到一种内在的统一。但是不等于说这就是美的规律,我只是说它们与美的规律相联系。
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能碰到很多,比如过去的样板戏,很难说它有什么美的规律;比如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与学。我们在文艺创作中,这样的例子更多,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李清照的一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最后三句是非常有名的。当她把这首词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的时候,赵明诚觉得这首词写得很好,非常有味道,于是他不辞劳苦,连夜写了50首《醉花阴》,并把李清照的这首也放进去,然后“匿名”处理,把51首词拿去给别人看,评价哪一首最好。他的朋友看来看去,认为只有一首写得最好,这一首恰好就是李清照的。这里面有很多问题,第一个是真情实感的问题,因为赵明诚是“玩”文学的,他夫人在词中寄托的是一种思念,是精神内在体验的表达。赵明诚故意想看看自己的词作有没有达到夫人的水平,这时候他已经不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而李清照呢,她是一种自由的创作,她有一种精神的需求,同时她的精神找到了最能表达她情感的意象。比如最后,看到菊花时顾影自怜,人与菊花融为一体了,把这种感情写到了极致。所以,用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美的这三条规律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内在的统一。
二、 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
我们的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美学规律?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强调哪些美学追求呢?我想根据新课程的思想,和我曾经看到的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这样几点。
1.开放。
我到北小来之前,刚刚阅读了一本书——《孙双金与情智教育》,在这本书里,孙老师就非常强调开放。这种“开放”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我们的课堂应该向四面八方打开。最近一年多,我到处在宣讲这句话。因为我们现实中还有很多僵化、封闭的课堂。直接的动因,是我去年看了一本书,叫《七个人的背叛》,主要写七个年轻的散文家,在散文的园地里,左冲右突,探索散文创作的新天地,他们都是不同的流派,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我非常欣赏他们独特的语言与情感表达方式。他们的一些语言扔在地上甚至会留下一定的痕迹。这本书的主编者,其中有一位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南帆先生,他为这本书写了一个序,序的题目就叫《散文向四面八方打开》。他说的意思是,散文是一个最自由的文体,可以说,很多文章都可以说是散文,但我们看到的文章,都有很多的束缚,创造很少,散文仍然是封闭的,其实你打开了去创作,它仍然是散文。
看到这个题目,我心中一动,好像这句话我也说过。他说的是散文,我过去讲阅读也说过这句话。在座的有的老师,知道我写过一本书,90年代初期出版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在讨论阅读怎样开放时,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时候,阅读就向四面八方打开了。”我又联系到今天许多老师的课堂非常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包括孙双金老师对“开放性”也曾做过系统的阐述。于是,我就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到处宣讲:“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它非常强调两个因素:一个是责任感,因为自由了,就需要责任感;二是创造力,打开了,更需要创造力,才能成为好的课堂。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怎么打开呢,从哪些方面打开呢?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如果只有这几条,就不叫“向四面八方打开”了。我想至少有这几点:
第一,教学主体的打开。过去的课堂,有的课堂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实际上还是异化的,实际并不是主体,这个时候,教师是课堂的独裁者,有的课堂没有主体,主体在教材的编写者那里,有的教材的编者也不是主体,主体在课程标准的编写者那里。而今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首先是教学主体。这个教学主体有老师,有学生,有家长,有编者。而在这个打开的主体当中,我们还看到:第一点,主体是共同存在的;第二点,学生是多主体中的核心主体,尽管有主体间性,但学生仍然是最重要的;第三点,学生这样一个主体,不等于他很张扬了他就是主体,不等于他很自由就是主体。相对于主人而言,有三种角色:一是“仆人”,我们强调主体性,主要是强调他不是学习的奴仆,要从仆人转变成主人;还有我们看课堂上还有“客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就是来玩一下的,他仅仅是看看,没有多少责任感;还有一种“游人”,更是放羊式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是教学目标的开放。我们过去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现在所强调的教学目标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在这里提醒一下,不要轻易地把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在我们所讨论的目标的层次上,可以说五个方面。第一个是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是所有的教育都要指向的;第二个是培养目标,是某一个阶段学生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比如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个是课程目标,我们可以把三维目标称为课程目标;第四个叫学科课程目标,比如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第五个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果把三维目标简单地作为教学目标,这个路是走不通的,这个逻辑层面上也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这就如同把“教学民主”作为教学方法一样,“教学民主”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到处体现出来,但你不能说我这一节课用的方法叫“教育民主”,没有这个方法。
第三个打开,是教学关系的打开。我们过去的教学关系是讲授与接受的关系。现在课堂上的关系围绕两个字——“应对”。这里有一本书叫《静悄悄的革命》,有兴趣的老师可买来看一下,是日本学者佐藤学写的,他说在课堂上的整个的关系叫“应对的关系”,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都是在“应对”,如果构不成“应对”,课堂就有问题了。这种“应对的关系”就需要互动、对话、合作。这样就打开了僵持的关系。
第四个打开,是教学资源的打开。教学的核心资源是教材,我们过去的观念是教教材,现在我们大家说用教材教,这与过去相比,就把教材打开了。那么向哪些方面打开呢?在我看来,它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点,连贯地教。在整个教学链条上,在一节一节的课上,去讨论这节课怎么教,从教学的系统性上来讨论这节课怎么教;第二点,整体地教。如何体现教材的整体功能;第三点,选择地教。不是所有的都教;第四点,是具体地教。要教得很实在,特别重视课后的练习和思考,因为它们体现了编者对怎么使用教材的想法;第五点叫创造地教。这叫用“教材教”,比过去的“教教材”更为打开。
第五,是一个方法的打开、方式的打开。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打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我们讨论的很多,其实从旧课程标准过渡走向新课程标准过渡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从单一走向多元。过去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走到今天应该是多元的,这就是为了把它打开。
第六,是教学空间的打开。比如课堂内外,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习与生活等,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天地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大。特别要重视的是网络。这是一个新的事物,教育界对它的反应是迟钝的,网络给语文带来的挑战,特别给经典阅读带来了挑战。它带来了超媒体,带来了阅读的简化,网络的阅读不需要冥思苦想,不需要紧皱眉头。它使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词叫“浏览”,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但是网络的天地,我们在使用时仅仅是把它作为工具。网络中有没有学习语文的主体?我们和它的关系是不是就是“我和他的关系”?能不能变成“我和你的关系”、“我和我的关系”?网络世界最鲜明地说明了什么叫“主体间性”。网络上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共在”,都形成一种主体间性,它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机遇、挑战?这样一个空间如果打开了,它对文学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很多老师都知道一个文学网站叫“榕树下”,是一个美籍华人投资了100万美元创立的,他准备把这100万打水漂,但是现在这个网站值钱了,大概几千万也买不走了。现在出版的很多书,都来自网络,它对我们语文教学天地的拓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七,是教学规范的打开。很多的教学规范,怎么才不是僵死的东西?“规范”和“规律”不一样,“规律”是客观的,不管你怎么样,你不能回避。“规范”是主观的,你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有时有些规范是限制自由的。
比如,我们规定上课要用多媒体。用意是好的,但如果说有用没用都要用就不好了,就像我以前一个同事,在某个中心小学听课,刚刚上课时,学校的保险丝断了,停电了。校长、主任冲出去了,不是指导老师怎么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上课,而是赶紧跑到街上的小店里去买保险丝,因为老师认为这堂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才能上。老师也算有“教学机智”,就组织各个小组唱歌、对歌,折腾了20分钟,多媒体打开了,屏幕上竟然只有两道数学题,用粉笔抄一下三分钟就可以解决。
比如,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就理解为让学生肢体做运动。所以,有的老师有事没事就让学生鼓掌,我的一个同事在一个小学听课,他数了一下,从上课到下课,这个班上鼓了50次掌。
前一段时间,我到苏南的一个地方去,他们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掌声不许超过三次,我就跟他讲,你看,你又带来了新的规定了,为什么一定要三次呢?为什么不能超过三次?一次掌声都没有的课就不是好课吗?老师动不动就说:我们为他鼓掌。你为什么非要用鼓掌这种方式呢?
包括小组合作,有的课堂上老师一讲小组合作,后面老师就笑了,因为小组合作就意味着出洋相。这是什么,这一种规范,是倡导的一种方式,它成为一种制约,你一定要做,这就有问题了。所以要把它打开。我去听过一节外省的国家课改实验区初中的课,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小组合作,我数了一下,有17个孩子,整节课没有看黑板,没有看老师,完全在想象中上这节课。
所以,规范的打开是很重要的,规范的东西不是规律,不等于是好的东西,要不断地突破这些规范,反对形式主义,把我们的课向前推进。
第八,是教学评价的打开。怎么评价老师的教,怎么评价学生的学。孙双金老师在书中提了几个问题,比如问学生学得怎样,学生会不会提问题,等等,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我这里要说的是,向四面八方打开不仅仅是八个方面,而是至少有这些方面,总体上,我在强调一个开放的课堂,强调一个不断打开的意识,没有什么清规教条,在这个情境下你去创造,创造出一个新课堂,这是我第一个要强调的。
(未完待续)
(杨九俊:研究员,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本文系作者在江苏省名校名师小学语文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上的报告,由周彦老师根据录音整理,2008年11月曾在我刊试刊号上发表,深受欢迎,现应大家要求再次刊发,以飨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