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涛
“深耕”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耕地深度达六、七寸以上,因为适当的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作物倒伏,消灭杂草等。”我认为,这种“深耕”的方法也应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种教学智慧。
一、 深耕:适度调控是关键
语文课要上得富有艺术性,课前的精心预设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知因素,老师的教学调控就显得极为关键。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为了让爱因斯坦的形象高大而又平易近人,我通过对文本语言和外界资源的有效整合,将视角巧妙地放在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上,因为只有这样,爱因斯坦的人物形象才会更加饱满和生动,也更易于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这是文中小女孩的疑惑,也是这篇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所在。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课堂上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在孩子们提出诸多问题的同时,我适时进行总结:“说白了,就是小女孩很纳闷,因疑惑而发问。那么,在这种疑惑而发问的情况下,女孩又有幸与爱因斯坦有了两次亲密的接触,她都有哪些新的发现呢?”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读书谈自己的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再写到黑板上,如“勤于思考”“谦虚”“友好”“好学”“孩子气”“守信用”“淡泊名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纳闷”转变成后来的惊讶和兴奋。
适度的调控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它架起了学生理解文本,走进文本的桥梁,也是我们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最好体现。
二、 深耕:有效整合是出路
阅读教学应遵循“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应文本”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资源的整合问题。相对于一篇固定文本来说,可用的资源又是有限的。但文本之外的资源是无限的,如网上搜索“爱因斯坦”就有上百万条目,那么,如何在这繁多的条目中搜索到有价值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资源呢?立足点必须是文本,出发点应该是学生,因为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终端。文中的父亲说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涉及到爱因斯坦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而这些在文中却只字未提。文中小女孩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也不知道,即使知道的也大多是停留在对本文的简单的认识层面。所以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讲,只有讲了,学生才能真正明白文中父亲那段话的由来。
这个补充不仅能弥补课文的空白,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越是知道这些,越是会形成巨大的“落差”——这个连衣服都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刨根问底的想法就越是强烈。从全文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也是小女孩的个性——不盲目崇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回过头再读文本,文本的内涵就厚实、深刻了!
当学生读到“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时,我追问:“仅仅是坐坐吗?他们还会聊些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令我感慨——
▲他们还会聊彼此的童年。因为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医生那儿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是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他们还会聊彼此的学习。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然想把他赶出校门。
▲他们还会聊彼此对荣誉的认识。1929年3月,他为了躲避五十寿辰的庆祝活动,在生日前几天,他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隐居起来。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学生的回答难道不也给了我们一个“更高的报答”吗?抛出话题,把遴选与拓展的机会让给学生,当学生聊到“正题”的时候,内心必然会升腾起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升腾,或许比教学这篇文章更重要,这就是对内在文本与外界资源有效整合的力量所在!
三、 深耕:自然沉潜是追求
针对本课语言感悟与训练点很多的现象,我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安排,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提高语言能力与提升语文素养融合在一起,历练语言应该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是值得揣摩与仿写的,但并不是最佳的“文本”语言训练点;其次,对爱因斯坦动作的一个特写——“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备课时我也曾想在这个地方“浓墨重彩”一番,原因是这段话太有个性了,再加上我找到了一张相匹配的头像(鬼脸),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必然有话可说。兴趣是写好话的前提,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语言生长的地方。但是后来还是否定了,为什么?因为,语言生长的地方也应当是生命生长的地方。
思来想去,最终落脚在“纳闷”上。小女孩后来不“纳闷”了,原因是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感悟与外延资源的充实,小女孩的思想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甚至她的感受此时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她爸爸。于是在引读爸爸话的同时,我让学生仿照写话:
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小女孩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爸爸……”
引导学生先说一句话。开始是简单的一句话,通过这一句话的训练把学生的情感“拉拢”过来,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觉通读课文,总结板书,提炼文章的情感主旨,也就是隐藏在爱因斯坦心灵深处的品质——大爱。“大爱”也正是爱因斯坦伟大的根源所在,把“对儿童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融为一身。“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语)在有了这些情感的蓄积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二次语言训练,其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润泽。
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我又补充了一段“爱因斯坦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的资料:
1955年4月18日,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病逝。他生前立有遗嘱,要求把他的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化时免除所有公共集会,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所有花卉布置及所有音乐典礼。根据他的遗嘱,火化时在场的人只有大儿子汉斯·爱因斯坦等12人。没有奏乐,没有花卉,小教堂里一片寂静。
教室里也是一片寂静……就在这片沉寂中,我结束了这堂课的教学。或许爱因斯坦的伟大,此时已经在孩子心灵中沉潜下来。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