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平
【教学案例】
一位青年教师在一次观摩课活动中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长征》一课。下面是其中的教学片段:
师:红军战士是怎么面对困难,挑战这些艰难险阻的呢?出示:我从中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因为。
生:我从“腾细浪”中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因为逶迤的五岭在他们看来就像河面上泛起的细小波纹。
生:我从“走泥丸”中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因为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他们眼里就像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师:说得真不错,还有吗?(学生沉默,没人回答)
师:大家看看诗中的五、六两句,这里有一对反义词,你们找到了吗?
生:是“暖”和“寒”。
师:对!那么,这里的“暖”和“寒”包含了什么意思,你们体会出来了吗?(学生再次沉默)
【诊断分析】
案例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预设的研读目标没有真正达成。客观地分析,学生在这首诗的学习上是有一定困难的,其难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 文本理解的距离。毛泽东笔下的这首七言律诗,以浪漫主义的笔调,通过夸张、对仗、比喻等手法,将红军长征途中的许多经典场景浓缩其间,起伏跌宕,大气磅礴,要准确把握其全部意蕴,对小学生来讲,是不容易的。
其二, 情感体验的匮乏。毛泽东既是红军长征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又是红军长征的全程参与者,对长征的体验是极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因而在诗中喷涌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思想也是十分深邃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既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又缺少这方面的影视、文字的积累,在情感体验上较为匮乏,难以真正进入文本,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我觉得教学这首诗,宜“品”而不宜“研”。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 动情地“读”。“读”是品的基础。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主要体现在征服险山恶水,取得一次次胜利上。诗中除一、二两句是总起外,其余各句对此都有生动的描述。教学中,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每句诗的意思后,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红军战士以及诗人的这种藐视一切困难、挑战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表现出来。如采用听录音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集体读、小组赛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通过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读,来加深理解,升华主题。
2. 形象地“感”。“感”是品的灵魂。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较多的还处于感性阶段,而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又往往借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如:出示五岭、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的图片,播放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翻雪山、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画面,播放慷慨激昂的长征歌曲,阅读长征中的小故事,扮演长征人物等,通过这些直观而形象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对红军长征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具体的感受中融入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
3. 有效地“导”。“导”是品的关键。诗词学习虽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如果能够合理使用相关教学资源,有效地发挥引导的作用,还是能够化解难度,达成目标的。教师可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利用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的一段话“这些战士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顽强、最结实、最有政治觉悟的战士,这支队伍称得上是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来提问:“一个外国作家,为何对一支中国军队给予这样高的评价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指导学生借助所搜集到的资料,积累相关认知,做好知识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读诗句,畅谈感受,深化理解。
4. 逐层地“入”。“入”是品的境界。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入眼、入境、入心。在教学中,通过初读让学生进入文字,了解红军长征途中所遭遇并战胜的种种艰难险阻。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写的特殊情境。通过让学生动心地说、动情地读,引领学生传递感情,宣泄感情,逐步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提升诗歌学习的层次。
(作者单位:通州市先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