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词析句,还语文教学之本

2009-05-25 09:01王红梅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情味天鹅意蕴

王红梅

有浓郁语文味的课堂,都特别关注语文教学之本——赏词析句,这是因为合情合理的咬文嚼字使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加十足。

一、 抓住关键词,轻拢慢捻抹复挑

汉语最讲究意蕴,一个字便能解出万种风情,在教学中对这些关键词进行细致的解析,让学生领会附着在这些词上的情感,可以逐步让学生觅得语文真味,一如中医手法对经脉要穴的拿捏,使经脉畅通无阻,让人神清气爽。例如《荷花》一课中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学时,如果能对“冒”字重点引导,就能使学生理解整个句子美在哪里。让学生先读这个句子,再说说对“冒”字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这个句子,想想“冒”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吗?学生可能说出“露”“钻”“长”“顶”“穿”“伸”等等。把这些词分别放进句子里读一读,跟“冒”比较,学生会觉得“冒”字用得特别好,使他感觉到荷花长得很茂盛;或者认为“冒”字说明荷花正在拼命往上长的那种情态,才能把荷花生长开放时的急切、激动、快乐、欣喜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

像这样从“冒”这个汉字所携有的本意着手,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冒”字进行推敲,有助于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累,与课文相联系,充分体会作者赋予“冒”字的特有的情味,深刻领悟“冒”字的全部内涵。

二、 挖掘潜台句,柳暗花明又一村

1. 寻形象外之旨

在课文中,比喻是出现得比较多的修辞方法。如果老师只停留于就句论句,满足于学生能够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么比喻就失去了它的原有价值,学生很难有所感悟。因为语言文字内在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会跃出文本文字之外,学生循着文字探寻形象之外的意蕴,方可深入作者的内心。像《天鹅的故事》中有个表现老天鹅形象的比喻句:“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么美的天鹅,却被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启发他们体会到,“像石头似的”这个比喻写得好,是因为突出了“硬”,让人感受到老天鹅很勇敢,有非常顽强的意志。再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像石头一样落下来,不仅表示了力量大,而且说明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撞伤,这样一比喻,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了。如此探寻,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捕捉到隐藏在文字以外的情味。而这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是令斯杰潘老人感动得把枪一直挂在墙上的原因。

2. 体味言外之意

在课文中,言尽意未尽之处比比皆是。

《天鹅的故事》最后一段课文是以斯杰潘老人这样一段话作为结束的:“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没有开枪,却把枪挂在肩头走了,而且以后枪一直挂在墙上?”要求他们放飞想象,交流各自的感悟,从而体会到,文本把这些意蕴都浓缩在短短的“一直挂在墙上”这几个字背后的“潜台词”却是丰富的:老人从天鹅破冰中看到了它们的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很受感动,动物也有爱心,也会团结互助。所以他放弃了打猎;斯杰潘老人看到小动物生存这么不容易,人类还要伤害它们,觉得太残忍了。要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才对啊!我们应该不再伤害动物,不再乱砍树木,不再破坏大自然,那该多么美好啊!所以,他把猎枪挂在墙上,每次看到枪时就给自己一个警告。

对“潜台词”的挖掘,除了上面两种方法,还有诸如体味景外之意、琢磨文本中的借题发挥之处等。

总之,细细研读课文,在适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式,打开学生思维的樊笼,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在学生的心间投下一枚石子,荡起一湖美丽的情感涟漪。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浦区南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情味天鹅意蕴
押题作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天鹅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