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琴
“一般而言,盗版书比正版书便宜,可我最近发现,我的书的盗版,售价居然比正版还高。”这是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在《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发布会上的一番话。马未都介绍说,他看到的自己作品的盗版有十余种,其中有用纸完全模仿正版的,有把该系列各册合在一起的所谓的“珍藏版”,最令人吃惊的是,在某地新华书店发现的《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盗版售价39元,比正版还贵10元。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以为,“盗版书比正版书还贵”的怪现象,应是“见怪不怪”的怪现象。“怪”字的背后,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暂且不论猖獗盗版的危害性,仅从“高价”盗版书堂而皇之地摆在某新华书店的大雅之堂上来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某书店是一时疏忽大意吗?恐怕非也,他们自有他们的“偷着乐”,才敢于这样做。而不法盗版者,正是看中了他们是“有缝的鸡蛋”,所以才乘虚而入,叮住不放,出此怪招。
不法盗版者,为什么敢于出高于原价的盗版书?一是他们看中了某新华书店这样的“好平台”,利用读者对“新华书店”的信任度,以假乱真,达到从中牟利的目的。从另一方面看,不法盗版者,敢于出高价盗版书是他们看准了“收藏类图书”的广泛市场。如今,人们普遍富裕了,新、老收藏大军涌动,他们渴望有价值、上档次的收藏类图书。再有,就是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对马未都频频宣传,引起了人们不少兴趣,出现了不大不小的“读马未都热”。盗版者正是盯住了这一商机,才“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事也应该给我们的正规出版社一点启迪:我们能否也多一点“过人”之处,少一点“安分守己”,多一点胆量,少一点守旧。如果,马未都先生的书,在初版时就能预料到它的市场前景,及时“出击”,以高质量、低价位、大印数,迅捷占领图书市场,哪还有高价盗版者的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