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华
阳春三月,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从首都北京“两会”的最高政坛上,传来了一股以“让老百姓听得懂”为宗旨的讲实话、讲真话、讲群众爱听的话的“白话新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和国民沟通、让政治从庙堂高阁走到田间地头的做法,引起了全国13亿人民上下一致的强烈共鸣,大大凝聚了国民的信心。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这些含义丰富、口语化十足的语言,是中国民主政治在语言层面的一个进步。中国政坛的“白话新风”,在这次两会上大有蔚然成风之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期待两会上“白话新风”风头更强劲,更期待“白话新风”从“两会”吹向整个政坛,“逼”退各种官话、套话、虚话、假话、排场话、应景话,以话风之变促政风之变、促作风之变、促党风之变。
政坛“白话新风”的由来。“不折腾”一句很普通的口语,显然让大家觉得十分亲切。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观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笑声说明观众是听懂了“折腾”二字的所指,也听懂了“不折腾”的深刻含义。
在随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被翻译直接以汉语拼音读出的词语,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亦被国新办主任王晨“激情解读”。从此,以“不折腾”为发端的来自中央高层的“白话新风”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政坛。党政官员在会议、报告中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通俗易懂的文风开始出现。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用大白话“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深刻、准确地概括了这三“民”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人一听就懂,一听难忘。应当说是胡锦涛总书记首开中国政坛“白话新风”之先河。中央领导人政治语言表达上的“白话新风”折射出了民主政治的新进步。
政坛“白话新风”的高潮。首先是今年的全国“两会”把中国政坛的“白话新风”推向了高潮。早在“两会”召开之前,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温家宝总理、作人大工作报告的吴邦国委员长、作政协工作报告的贾庆林主席,都作了讲“大白话”的充分准备。
吴邦国对全国人大工作报告起草班子定调:自己就喜欢讲“大白话”。他在3月9日所作的人大工作报告中,洋溢着诸多生动而精彩的“大白话”。如他在阐述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时说:“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不是唱‘对台戏。”
贾庆林主席在政协工作报告中要求企业“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要求各级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这些生动平实的大白话随处可见,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记得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会议上,要求起草人员:“报告要用百姓易于理解,让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写。让普通群众能够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他强调过:报告要更加贴近群众,文风要更加朴实。文风问题就是作风问题,就是对老百姓的态度问题。如果我在作报告,有人正在车站候车,如果他不驻足倾听,就说明我的报告不成功。
在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白话”比比皆是,报告共被代表们报以30余次的掌声。温家宝总理多次以口语化的文风和百姓的语言来表达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内涵:
——“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这些词语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大白话”,让百姓很直观地了解了今后政府工作和人大、政协工作的重点。来自最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普遍认为,中央领导所作的三个重要报告就像拉家常一样听着亲切,话很实在,也很好懂。两会盛行白话之风,让政治从高处回归民间,在目前严峻的经济现状之下,可以引起全国人民强烈的共鸣,凝聚国民的信心。
政坛“白话新风”的流行。在今年的两会上以及两会之前,中央高层领导率先垂范讲“大白话”之举,产生了巨大的连锁反映。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讨论发言和谈话,更是将“大白话”用到极致,与地方政坛上的“白话新风”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时尚大流行的喜人景象。
我们听到了答记者问时的“大白话”。
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上,赵启正和李肇星两位新闻发言人多次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方言俗语,给人留下了诙谐幽默的印象。当有记者提到赵启正有丰富的外交经历时,他回以“谢谢你还费时间看我的简历”,使得现场笑声连连;而李肇星“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随性表达,也传为佳话。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在答记者问时用“正在谈恋爱”来形容上海建设迪斯尼乐园的情况。他说,我们想在上海建迪斯尼主题乐园,谈了十几年了。有个比喻吧,还在恋爱,没有结婚,什么时候拿证书,还没有日程表。
我们听到了代表委员发言时的大白话。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在全体会上的发言用“牛肉面价格控制”来说明政府调控需要合理的介入方式。
对于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这样说:“转危为机保增长,政府该如何出手?作风‘换挡、干劲‘提速。”
对于医生收红包的腐败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这样说:“一些医生眼里只有‘病没有‘人。”
对于企业高管离谱高薪,偏离公平底线,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这样说:“一个人就把成百上千人的饭碗都端了。”
两会劲吹“白话新风”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带来的喜人变化,折射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光芒。这些来之于群众、面向群众、为了群众、号召群众的生动表述,让广大群众不仅喜欢听、愿意听,而且听得进、听得懂,与政府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势必会进一步提高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我们听到了地方政坛上的“大白话”。
地方政坛上的“白话新风”首先从广东吹来。今年1月7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闭幕式上,省委书记汪洋在发言中讲到狠抓落实、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时,就用了一句大白话:“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干!”这个掷地有声的“干”字,不但登上了广东各报纸的头版头条,也在海内外广为传播,更成为很多广东人日常生活的新流行语。其实,回顾汪洋书记到广东工作的这些年,这样的大白话屡屡见诸报端。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常常用大白话作演讲。在一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黄华华谈起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时针对某招聘单位的负责人曾经对他说,招女性职工麻烦多,还要休产假。他当即反驳,“那你是怎么出来的?还不是母亲生下来的?”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谈起广佛同城化时就说:“广州不能什么都往自己这里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在另一个场合的发言中,更用了大家熟悉的“吉祥三宝”打比喻:“今年的任务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好了就是‘吉祥三宝。”
在深圳市的两会上,“不漂浮、不做秀、不忽悠”这样的大众语言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海内外媒体报道的焦点。
其实,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或是两会代表委员都是人民的嘴巴,他们的“口语”都来源于民间,“白话新风”在我国政坛的流行显示了原生态的国人心声,反映了民意。让民众听得懂的话,往往比高深拗口的政治词汇更能凝集民心、积聚民智,这应当也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意。从总书记、总理在网上和网友谈心,到地方大员上网欢迎网友“拍砖”及代表委员网上征求民意,我国政坛变得不再是那么古板,与民众的距离悄然拉近,确实可喜可贺。
政坛“白话新风”的背景。中国政坛“白话新风”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背景之一:某些官员在新形势下“不会说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严厉批评某些官员的“不会说话”:“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内心里尊重民主,把民众当做主人,才会俯下身来与民对话,用百姓喜欢听、能听懂的“大白话”来与民沟通。官员要善于使公众听懂自己的观点,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同并获得支持。所以,能说公众听得懂的“大白话”水平的高低。亲切的言语,幽默的文风,代表了我们国家民主政治的一种进步,至少在语言方面,让我们民主制度的进步加大了步伐。由此可见,中央高层已高度重视端正话风问题。
背景之二:某些官员在国际场合“不会说话”。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曾撰文批评有些官员在国际场合“不会说话”,不会与外国人交流的情况。他说,有的代表团万里迢迢到国外招商,结果一上台就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来到美丽的巴黎,巴黎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好不容易讲到正题了,又是一大堆让人云里雾里的话语,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充满套话、废话和空话的无效交流上。
吴建民的话从外交家的独特视角,可谓一语中的,击中要害。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一般都有着很强的交流能力和语言技巧,这是他们在民主政治体制下与公众的日常对话中“修炼”成的本领。主权在民的体制下,一个以政治为业的人只有善于推销自己,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同,也才能得选票,否则你就无法从政。开放的中国,我们的官员如果再不学会“说话”,就难以走向世界,难以很好地与世界接轨,也难以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背景之三:官场话风不正现象十分严重。“大白话”的对面是“话八股”。我们应当看到,一些官员日熏夜染地习惯了所谓的“官场话语体系”,一张嘴就讲那些错也不错,用也没用的“正确的废话”。穿靴戴帽一小时,正经没有说几句。不仅“穿靴”,还要“裹脚”;不仅“戴帽”,还要“套钢盔”,死活就是不肯说“人话”(人民爱听的话)。这些话听起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仔细分析一下,个中的“干货”确实少之又少。
官员话风不正的危害很大,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是理论脱离实际。上级的话,文件上的话,本本上的话,并不是说不能照着讲,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做到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去讲。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而脱离实际的理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其二是领导脱离群众。话风体现作风,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务实,平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够,不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情况。对点上、面上的工作,往往是雾里看花、蜻蜓点水、了解不深、吃得不透。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知之甚少。因而,就不可能讲出群众爱听的话。其三是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作风漂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到基层搞调研。因而拿不出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汪洋的这番话针对性很强地提出了端正官场话风的前提和条件。
政坛“白话新风”的特点。今天,为了使政坛“白话新风”蔚然成风,为了让官场“话八股”彻底失去市场,有必要弄清政坛“白话新风”的特点,从而把“大白话”与陈旧的“官场话语体系”区别开来。
“大白话”不是脱离实际的大话假话。大话和假话是一娘所生的“双胞胎”。大话当中包含着假话,假话是大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爱说大话假话之风由来已久,建国以来最为典型的大话是上个世纪1958年流行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放亩产万斤粮的大卫星”、“全民大炼钢铁”、“赶英超美”等。其后果是造成了不堪回首的所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近几年来最“雷人”大话是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和设想,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贪大求洋,劳民伤财地搞“形象工程”。
“大白话”不是没用的空话套话。空话和套话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虚而不实即为空,空而有序即为套。空话、套话即使正确,也是废话。会议往往就是在一些套话中开场,在套话中伴随,在套话中结束。
一些人当了官之后,不肯加强学习,屁大的一个会议也要秘书写讲话稿。秘书写好了言简意赅的讲话稿后,这些不学无术的官员非得指手划脚一番不可。于是乎,原本很简练的文字,最后都难免要变成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长篇空话套话了。这样的讲话稿,大多被老百姓讥讽为“开头形势一大套,结尾号召唱高调,中间空洞无物没味道”;讲成绩“一是、二是、三是”;提要求“一要、二要、三要”;汇报工作离不开“先谈认识、后讲做法、再报结果”的“三段式”;总结经验少不了“领导重视、发动群众、政策到位”的“三大条”;在文字表达上更是“八股腔”:“第一”下面有“一是”,“一是”下面有“首先”,“首先”下面还有“其次”……这样三段三段地说下来,讲话稿不长篇大论、不空洞无物、不套话成堆才怪呢!
主张讲真话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邓小平曾明确提出:“要敢讲真话,反对讲假话。”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将“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写进党的文献。上级的态度决定下级的行为,这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胸怀和雅量,要当讲真话、听真话的表率,容忍别人讲真话,尤其要认真倾听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只有在那些讲真话的干部面前,才有人愿意讲真话,敢于讲真话,讲真话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大白话”不是狠话痞话。近年来,有些地方官员动不动就会对群众说狠话和痞话。狠话和痞话是一脉相承的,狠话和痞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违法。有些地方,有些官员将狠话和痞话不但讲在会上,有的还写在文件上,有的编成宣传标语贴到墙上。
——“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这句话的原创者是湖南郴州落马贪官李大伦。
——“你们上访告我不到,媒体也炒我不到,省政府也管我不到,能把我怎样!”这是靠“双规”敛财的原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经常挂在嘴上的一段狠话兼痞话的口头禅。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这是一些地方写在墙上的最“雷人”的计划生育标语。
——“你要来威胁我,那是不行的,你打死我是谋害国家干部,你来打我,我还手了那是打死反革命分子。”这是郴州市原政法委书记周贤勇威胁上访群众的狠话和痞话。
——“你们算个屁啊!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敢跟我斗!”这是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林嘉祥欲将一名11岁女童拖进洗手间内猥亵,当女孩父母找其讲理时,林嘉祥如是说。
为什么在官场中总是有人喜欢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因为在政坛“白话新风”未形成大气候之前,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有好处。
讲假话能保“官帽”,不然要被“一票否决”,为了自保就要骗,所以,老百姓说:“一级一级骗,一直骗到国务院。”
讲空话能升官,要升官除了“特殊”(如贿赂、拉帮结派)之外,就是政绩,为有政绩,就得编造,所以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
讲大话能骗取群众,大吹大擂,大谈“宏伟规划”,以赢得“有才干有魄力的领导”评价,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为骗取群众的拥护,就要讲大话,这类官“开会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就是不见效”,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讲套话无风险,“上头怎么说,我就怎么唱”,“照搬照抄”就是“和上级保持一致”。这是一种“但求无过”,不敢开拓创新的庸官。
现在从上到下开始端正话风了,整个政坛“白话新风”渐成气候,官员们越来越多地用“大白话”发言,官话套话越来越少,这不仅是中国政坛在政治语言上的一次简单变化,它反映着深层的政治进步:即中国政治的民主氛围日益强化,官员们越来越尊重公众的民主权利,习惯于用与民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的语态讲话。相信如果有人还指望在话风不正中捞什么好处恐怕不太容易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