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思考

2009-05-25 09:59彭时敏
党史文苑 2009年8期
关键词:贫困生用人单位毕业生

彭时敏

[摘 要]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学校要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就业渠道;贫困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社会舆论要引导新型的职业观;贫困生家庭要减轻对贫困生就业的压力,共同为贫困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贫困生 就业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大概为88%,其他院校则偏低。地方高校贫困生既没有名校的名片来打开用人单位的大门,又往往因为贫困而背负太多的家庭期望,加上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就业空间有限,成为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要实现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地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贫困生家庭必须多维度予以关注和参与。贫困生本人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地方政府要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是地方政府促进贫困生充分就业、援助就业弱势群体的根本出路。一般而言,地方经济较中心城市发展慢,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较大。地方政府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努力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吸纳更多的贫困生就业。要利用作为本区域内商贸集散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服务等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吸纳就业的能力就比较强。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要求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满足这些要求必须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才能胜任,这些行业的性质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1]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易于接受,工作安心,可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激励,对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的贫困生给予合理补偿。要让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就业或从事艰苦职业,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很难收到好的效果,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激励。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传统的政策安置转向政策激励的进程中,通过制度化的激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但在激励的具体化、补偿水平的确定以及大学生未来发展等方面还应该给予更多的考虑。目前,大学生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他们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不成比例。为了解决山区、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应拨出专款,对到这些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予以合理补偿。如对到山区、贫困地区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定级、职称评定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在安家补贴、住房补贴、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补助。[2]特别是对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贫困生,在助学贷款方面应当给予减免,在招考公务员时优先录取,以吸引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不愿意到山区和艰苦行业就业的问题,还可以缓解山区和贫困地区因劳力转移带来优质人才缺乏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储备人才。

(三)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呈现行业或地域分割、深层次合作不够、信息沟通不畅和成本过高等弊端,[3]亟待政府出面建立一个信息共享、资源贯通的就业市场。全国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已构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打破了就业信息地区分割和行业隔离的现象,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但这个就业平台相对于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地方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在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大量组织招聘活动的基础上,督促职能部门牵头建立与全国性相结合的区域性网上就业信息集散平台,开辟贫困生网络就业信息专门通道,把各地、各单位的需求信息与国家和高校的毕业生信息在网上实现高效对接,形成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相互连通,资源共享。

(四)加快人事、劳动和户籍制度改革,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地方政府要适应市场变化和人才自由、有序流动的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加快人事、劳动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各项限制性政策,为贫困大学生到基层、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民营企业、非正规就业扫除户籍、人事档案、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障碍,解决他们今后工作流动、户口迁移、子女入城入学、养老保险受益等方面的问题,为贫困大学生自主择业创造宽松、公平的社会环境。针对当前人才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地方政府要加快制定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完善举办毕业生双选会的审批制度,强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从法律的层面上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就业歧视和随意违约等行为的发生。

二、高校要适应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全方位调整教育结构,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

(一)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地方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培养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密切注视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供需状况,并针对高等教育周期长、见效慢与经济、科技发展迅猛之间的矛盾,做好人才培养计划的超前预测和设计。在保持自身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前提下,下决心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忍痛割爱,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要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避免人才供需错位。

(二)加强就业指导,提早做好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地方院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有的院校投入就业指导的经费和人员不足。学校要切实落实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机构和经费,保证必要的硬件条件和就业指导场所,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要充分调动各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用当前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教育贫困大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在校学习与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关系,认识到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后,恰当合理的期望值是实现就业的根本前提。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把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与非贫困生区别开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帮助贫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上,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特点,提早做好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要解决好贫困生学业与职业的合理匹配问题,个性化、发展性地做好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辅导与规划,帮助贫困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气质性格、特长优势等,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和能力要求,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做好职业定向,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使职业生涯获得成功,顺利完成职业选择,不要等到临毕业时才进行指导。[4]

(三)加强贫困生就业信息服务。学校是毕业生供求信息汇集的主渠道,大部分毕业生都是依靠学校推荐或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才落实单位的。学校就业服务和指导部门要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全面了解用人单位资质、生产和服务范围、工作业绩和员工待遇以及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交流方式等情况,及时提供给贫困大学毕业生,使他们在应聘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学校要精心构建集职业生涯测评、信息收集、个人资料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联网,利用供需信息库随时为用人单位提供贫困生情况,及时向贫困生公布需求信息和各级各类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信息,积极推荐贫困家庭大学生优先就业,为用人单位和贫困学生双向选择做好基础工作和信息服务。[5]

(四)树立市场营销观念,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在就业工作中运用市场营销观念将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有利于拓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首先,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必须建立在对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分析研究以及对用人单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其次,要执行产品策略占领市场,即通过改善软硬件环境,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后,要执行品牌策略,拓展就业市场,即重视利用公关、广告等手段进行宣传,[6]贫困生尤其需要“包装”和宣传。地方院校不论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生就业推荐等都应该有市场营销意识,特别是在贫困生就业推荐工作中,要完善贫困生档案,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特长信息,主动走出去开拓就业市场。

三、贫困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必然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这是我国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标志。因此。贫困大学生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合理定位,打破“一次就业定终生”的旧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首先要想办法养活自己,这是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报效父母、减轻家庭经济和精神压力的重要基础。其次,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极不对称,一部分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精英岗位,必然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蓝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世界工业生产基地逐步由我国沿海向内陆转移,急需一批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的蓝领,这对处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贫困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贫困大学毕业生应该主动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理念,到工厂、企业去,从基层做起,从普通工人做起。最后,随着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等人才济济,就业渠道虽然变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这些中小企业“求贤若渴”;城区虽然已经人满为患,但广大的乡镇和农村还需要大量人才。[7]贫困大学生有必要消除主观就业预期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观念。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能力、特长和团队精神是主导就业的重要因素,个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的强弱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也是求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贫困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本专业学有专长,还必须掌握现代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前沿,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和技术更新的需要。[8]同时,还应当针对自身经历和个人社会资本存在的弱势,学习公关、礼仪、组织管理、外语、计算机等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提高自身人力资本附加值,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确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标准,实现人才结构的最佳组合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和结构决定着就业的最终实现,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用人单位应树立全面、科学、长远的人才战略观和发展观,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重视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不要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人为设置不合理选人条件。一个单位的人才结构取决于岗位结构,每个岗位对人才类型和层次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合理配置岗位结构,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吸收各种层次和背景的毕业生,形成最佳组合,才能组成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做到人尽其才,为单位创造最优的业绩。用人单位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充足的毕业生资源,扩大人才引进数量,吸收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储备,形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充满后劲的人才梯队。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在企业建立贫困生实习基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共同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使企业成为贫困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和实现就业的基地。贫困生从低年级开始,每年由学校分期分批选送到企业实习,用人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习岗位和工作要求,真正体现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了解工作要求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状况、生产流程、发展前景等,还可以使贫困生缩短走向社会的磨合期,为贫困生提供锻炼能力和实现就业的机会;就业后还能实现“零培训”上岗,为企业和贫困生节省培训成本。

五、社会舆论要大力宣传和引导社会群体树立新型的职业观

社会舆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整个社会的职业观不改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只要人们对职业贵贱差别的认识存在,贫困大学生就难免对阳春白雪般的白领阶层趋之若鹜,而对下里巴人的蓝领阶层嗤之以鼻,这是社会职业贵贱高低观念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潜意识影响。社会舆论和传媒要通过健康的主流文化来引导社会、家长和贫困生树立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将职业无贵贱的思想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主流媒体要正面宣传和报道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各种新闻热点,歌颂那些走向西部、投入基层工作的学生,鼓励贫困大学生踊跃效仿,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完成职业选择。[9]

六、贫困生家庭要做好贫困生就业的后盾,减少贫困生就业过程中的压力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许多贫困生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倾全家所有,希望有朝一日孩子出人头地,改变家庭命运。因此,大多数贫困家庭都希望子女能够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期望他们能够当上公务员,谋求一官半职,或找到高薪工作,改变家庭经济现状。这种思想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家庭应该转变就业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和科学就业观,帮助贫困生调整好就业心态,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10]不要给贫困生太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

参考文献:

[1][5][6][7]王阳春.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

[2]王秀勇.转轨时期高校贫困生资助困境与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12).

[3]冯峰.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8,(1).

[4][8][9][10]刘飞燕.关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刘金旭

猜你喜欢
贫困生用人单位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最“叛逆”的毕业生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