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华
[摘要]2008年是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剖析了南宁高新区当前发展空间受限、建设资金紧张、体制机制不顺、招商引资困难、三产配套不够等一系列难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新区的发展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新区;发展难题;发展空间;创新;融资
[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4-0115-03
南宁高新区到2008年已经成立20年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也已有16年。应该说,高新区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甚至高新区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20年来,南宁高新区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发展速度比较快,2007年,南宁高新区在全广西,成为第一个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工业园区。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先进高新区相比,南宁高新区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制约南宁高新区发展的难题
在发展过程中,南宁高新区也遇到了很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如发展空间受限、建设资金紧张、体制机制不顺、招商引资困难、三产配套不够等一系列难题。
1发展空间受限。目前,在南宁高新区新扩区域内,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很少,一批已签约项目无法开工建设,一大批新洽谈项目也面临着无地可供落户的境地,南宁高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地荒”。
2建设资金紧张。由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先期投入巨大的资金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场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而从投入到最终完成吸引企业来园区购地投资、上交利税等资金回收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时间差问题,所以先期的投入完全要靠高新区自筹资金解决。因此,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建设资金紧张成了制约南宁高新区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3体制机制不顺。在高新区经济起飞阶段,南宁市政府曾下发正式文件授予高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对加快我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高新区的规划、土地、项目审批等权限逐渐被上收,使得办事环节增加,办事时限延长,给客商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使高新区多年来赖以生存、引以为荣的高效快捷的投资环境受到了较大影响。同时,由于高新区管委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不是完整的一级政府,没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却又必须承担起辖区的各项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责任,实质上承担了县一级政府的职能,使高新区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应付各种社会事务,却仍然管不到位。这种“有责无权”的现状,成为束缚高新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
4招商难度加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招商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东部地区具有产业化程度高、城市环境好、配套能力强、区域位置好等优势,对资金特别是外资有极强的吸附力,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能力高于中西部。同时,全市各县区和开发区都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南宁高新区的“特区”优势、政策优势在逐渐弱化,使高新区的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5功能配套不全。高新区作为一个科技新区,多年来主要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定位上过于注重工业化,主要依赖城市功能的辐射,虽然区内配套建设了一些酒店、医院、邮局、银行、中小学、公交总站、住宅小区和商业网点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但随着区内企业和常住人口的增多,这些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由于没有第三产业的带动,很难通过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不利于高新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功能配套不全也成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破解制约南宁高新区发展难题的对策
在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并不可怕,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关键是我们要有勇气正视困难和问题,有决心解放思想,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能不能破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题,能不能攻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碉堡”,正是对南宁高新区经济工作者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
面对南宁高新区出现的这些困难和挑战,只能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与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改革创新是高新区的根、高新区的魂,也是高新区的本质特征,必须把改革创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创出一条新路。
(一)调整用地思路,提高产出效益,争取用地扩容,突破土地瓶颈
土地是项目的载体,没有土地,高新区的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土地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节约利用土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坚持土地集约化利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集约利用土地。随着可用土地的减少,必须调整用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用地方式,提高用地效率。要求能建多层不建单层;分期建设项目,规定项目建设期限;逾期不开工项目,依法强制收回土地。调整用地门槛,提高用地效益。通过绿色门槛,严格控制污染企业进区;通过技术门槛,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通过投资门槛,重点引进投资密度大、占地面积小的企业。
二是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对园区内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对逾期不开工项目,依法强制收回土地;对即将启动建设的企业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将闲置用地规划、项目建设计划上报高新区管委会。对工程进展缓慢或停工企业,督促其恢复建设和加快建设进度,并视情况采取强制措施。此举使有闲置用地的企业纷纷采取融资、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对闲置用地进行规划设计,积极落实建设项目,对建设进展缓慢的项目,要求企业提供项目建设保证金,并转入区财政局专门账户,由区管委会和企业对建设资金实行双控,切实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要规范办理土地证及土地出让秩序和条款。针对企业圈地行为,要加强对企业用地的控制。
三是在企业用地方面,坚决按照规划一块建设一块,建设一块地发一块土地证的原则,有效地遏止了企业圈地行为,防范企业用土地抵押贷款再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了高新区土地市场秩序,规避了土地市场风险。南宁高新区以中国一东盟总部基地建设为标志,在通过标准厂房建设“筑巢引凤”,以及充分利用闲置楼字厂房,实行“零地”引资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今后应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为重点,以商务楼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同时要创新土地报批方式,缓解土地供应矛盾。争取土地扩容,抓紧扩区申报。
(二)广开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资金效益,缓解资金压力
充足的建设资金是保证高新区建设
快速推进的前提和保障,而建设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高新区建设的一个瓶颈。突破这个瓶颈,则可走活开发建设的全盘棋子。建立多渠道、宽领域的融资体系,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是破解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是积极向国家申请各项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力度向各融资机构申请贷款。三是加大对资金投入的前期预测工作,提高贷款质量。高新区以前贷款总是零打碎敲,需要资金时再向银行融资贷款,因此由于放款至资金投入时间较紧,总是不能申请到大额的资金支持。近两年高新区增加了对资金投入进行前期预测的工作,使资金的到位和投入都在宏观掌握之中,解决了以前疲于应付各种临时支付的问题。高新区财政局定期要求各工程管理部门上报资金使用方向及数额,按工程项目的轻重缓急申请上报管委会,并依据管委会的决策及资金的需求量提前向银行申请贷款,既避免了匆忙贷款只能争取少量金额的缺陷,又不会因为长期闲置贷款资金而增加贷款成本,同时还保证了各项重点工程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四是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由于开发力度的加大,高新区各项征地补偿及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资金量也大幅度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新区加大与各大金融机构的联系,除国有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外。还同时与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联系沟通,争取成为各银行评定的3A级客户,以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最近又同时与股份制银行进行接洽。多渠道融资在帮助高新区解决资金瓶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是争取信用贷款,节约贷款成本。高新区贷款原来多采用抵押担保贷款方式,如前期的中长期基本建设贷款有的是用土地或固定资产进行抵押,有的是由区内大型企业进行担保,这些贷款方式一方面手续繁杂,贷款到位缓慢,另一方面规定了土地的用途和固定资产的使用,不利于高新区土地和资产的综合规划和利用,还对担保企业有诸多要求,限制了担保企业的某些经营活动。近期,高新区充分利用高新区作为省市发展的重点区域这一优势大力向银行争取信用贷款,这样既避免了抵押贷款的繁杂手续,又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贷款成本,为解决开发资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三)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激发昂扬斗志,释放工作潜能
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经济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包含了体制机制优化的成果。体制机制科学合理,创新与发展的要素就能得到优化配置,创新的活力就会被激发,发展的动力就会更强劲。体制机制的优化,是创新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创新高新区体制机制,以开发建设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搞好行政管理,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保证,促使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要始终牢牢把握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这一中心工作,领导的精力主要放在抓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上。二是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格局,保持商新区“精简、高效”的体制优势。三是把高新区管委会当成一个大企业来经营,注入企业的动力机制与活动机制。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委会的工作效率,要通过机制创新,使机关内部的运行机制更加激活,充分调动和激发全区上下工作的激情。
(四)集中全区之力,使出浑身解数,调动一切资源,破解招商难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业是第一方略,开放型经济是第一抓手。当前,招商引资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固守传统的招商思路和方式很难取得大的成效。为此,必须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和拓宽招商渠道,充分调动一切招商资源,让一切对外开放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招商引资的能量充分涌流。
一是注重“项目立企、项目兴区”。项目是产业转移的对接点,是产业升级的落脚点,也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由政府为主招商逐步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鼓励企业策划项目、开发项目、包装项目,完善和充实项目储备,用项目去吸引资金,用资金去建设项目。
二是广开五条招商渠道。(1)实施规划招商、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2)以商招商、企业招商、中介招商;(3)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网上招商;(4)委、办、局招商,企事业单位招商;(5)借力、借脑、借人招商。
三是实施保值增值项目,为高新区储备发展后劲。提前收储土地,先做规划,后做环境,再卖土地,绿地占着,产业固着,开发一块,升值一片。
四是注重吸引投资的“三要素”和“四条件”。根据投资者注重的投资“三要素”,即产业链长、物流畅、服务好,我们全力为投资者创造发展的”四个条件”,即首期投资成本最省、运行成本最低、市场机会最多、效益回报最快最好。
五是重视引进明天的产品和产业。始终紧盯最新的科技发展潮流,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
六是创新招商措施与机制。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的抓手作用,强化领导和组织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力配合的招商氛围,把专业招商和全民招商、产业招商和功能配套招商、工业招商和农业产业化招商有机统一起来。
(五)实施“三产旺区”战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打造最佳生态环境,实现科技人文和谐发展
要按照“聚集人气、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升品牌”的原则,打造“人气兴旺、功能完备、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责任编辑:李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