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霞
新课程改革的东风着实吹醒了语文课堂教学,也焕发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激情。时下有很多语文教师以这股东风为契机,狠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将一堂堂语文课上得光彩夺目、生机昂然,大大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这无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突破。但就在这过分突出语文人文性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淡化了其本来的面目——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才是对语文课程性质最准确的认识。所以,笔者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
一、教学风格的回归
时下语文教学风格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静观其中,有些做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讨论声淹没了读书声
现在有很多语文课堂热闹非凡,学生分小组讨论异常热烈,发言人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窃窃私语,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柔和亲切……我不否认,语文课堂需要这样的争论,也需要情感的宣泄,但切不可因此而抹杀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笔者认为,让学生大声读书远比漫无边际的讨论要好得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回归成书声朗朗的课堂,多一些读书,多一些思考;有必要进行一下讨论,没有必要则不安排讨论,但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2.自主活动取代了教师主导
我不反对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但绝不是拱手相让。比如,教师少讲或不讲,学生看似多讲实则乱讲,学生的课堂表演脱离文本信息还能被“誉为”有创新意识,学生的高谈阔论远离文本也能被“誉为”想象丰富等等;再比如,想读哪就读哪,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下位就下位,想做哪题就做哪题等等。在笔者看来,这不是自主学习,似有些放任自流。这样的课堂已经演变成教师观“风景”或是“任思绪飞扬”的课堂,在我看来,这是打着“课改”的旗号偷懒啊!因此,要使课堂高效,教师正确的主导不可或缺,学生的思维既不能被教师的主导禁锢,也不能像脱缰的野马。教师正确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放风筝者”,想让其飞得越高,你手中的绳索就得松紧有度。
3.合作学习代替了独立思考
曾有人说“语文课堂要闹起来,数学课堂要静下去”,对这样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任何一个课堂都需要营造独立思考的安静氛围。综观我们有些语文课堂,凡问题便合作学习,也不考虑其需不需要合作。这样的模式看似想让学生互相启发,能擦出思维的火花,但如果问题不具备合作的条件,就会将合作学习演变成部分学生的依赖学习,因为任何问题他们都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从别人口中得到答案。试想,有这样的好事谁还愿意去动脑筋呢?久而久之,他们便没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倡学生自学、自悟,将考虑过程中疑惑的地方拿出来共同探究,那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二、文本内容的回归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用好“例子”举一反三。很多语文教师在“例子”的广度上下了些功夫,搜索到很多与“例子”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或比较阅读,这应该说也是好办法;但只注意了“例子”的广度,有时甚至淡化了“例子”。忽略“例子”的存在,直接进行其他文本的学习,这当然也可以,因为既然是“例子”就可以另选;但问题是无论选什么都忽略了“例子”的深度。笔者认为,必须建立在对“例子”文本内容的充分分析和挖掘后,那反出来的“三”才真正有实际意义;否则,那将是空中楼阁。因此笔者认为,回归文本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探寻人类精神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人文世界,值得我们潜心静气地去挖掘人文内涵。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人类人文精神的亮点,沐浴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受到这种熏染,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成长。
2.挖掘字词内涵
回归语文教学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回归到字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上来。曾经有说法“要淡化字词教学”,其实淡化字词教学并不是要忽略字词本身的文化神韵,而是反对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字词含义,或者说把语文教学变成了纯认字释义的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让语言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字词重现它的光彩。事实上也只有对字词充分理解和领会后,方能解决语文教学“雾里看花”或“隔靴搔痒”的现状。我们一定要明白,任何一句耐人寻味的语言都离不开它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字词本身的魅力,所以要通过字词的广度、深度的挖掘来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体验中国文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期达到活用字词的能力。
3.透析创作背景
文本离不开创作背景,惟有对背景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作品的了解。
现在的课堂重视了对文本内容信息的收集和采拓,甚至有时还可“旁逸斜出”,找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信息。但有些看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实则将一堂堂语文课演变成了“环保课”、”生物课”、”政治课”等等,而忽略了文本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环境。对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把作品放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来理解是很难的,但不能因为难我们便放弃。我们要努力地让学生同作者联系起来,同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同特定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准确理解作者借语言表达出来的心声。因此帮助学生透析创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要把学生变成一个又一个历史人,或是将课堂演变成“历史课”,笔者倡导的是,挖掘与现时代相协调的符号和透析与历史背景相一致的呼声同等重要!
三、学生生活的回归
在我看来,新课程理念是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应该带领学生从课堂笔记中那些潦草乏味的文字、从冷冷的纸页间跳出,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诠释一切语言信息,而不应该是在课堂上大演缺少“土壤”的遐想。当学生用自己的触角碰到了一些来自往昔的语词时,便撬开了被封顶的记忆,思维的贝壳张开了,光芒便从心灵的窗户中透露出来,尘土里的树叶都开始舞蹈,世界便被美妙的声音所浸润。
我曾执教过七年级,七年级的教材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很多。我听到过这样一节公开课,那是杏林子的《生命生命》。老师和学生一起站在生活的细节之处思考生命,发现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都那么持久地拥有令人震撼的特质。师生一起静听生命,静观生命。你听,多鲜活的声音:生命是战场上被烈马踩不倒的草茎;生命是雨夜里永不失明的灯火;生命是一颗滚落在草叶上的露珠被摔碎前的最后一次眩目的闪耀;生命是一群疲惫的蝼蚁抬着战利品亦惨亦烈移动的步伐……原来语言的魅力源于真实的生活。
面对“四季”,我们用真切的感受来把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一一解读,我们读出了春的忧伤,读出了夏的单纯,读出了秋的欢欣,读出了冬的温情,我们心中有了自己的四季。面对“科学”,我们从《化石吟》奇幻的化石世界中窥见了科学的神秘,我们从《看云识天气》漂浮的云彩中读出了科学的美丽,我们从《绿色蝈蝈》的歌唱中读出了科学的灵性……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叹: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啊!
四、教师情感的回归
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情感课堂。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感情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样的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尤显重要。单从学生个体而言,应该唤起学生同作者的共鸣,同作品人物的共鸣;就从情感课堂氛围来说,应该唤起学生间的共鸣、师生间的共鸣。只有有了感情,课文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只有有了感情,课堂才会变得精神饱满;只有有了感情,创作灵感才会激情燃烧……事实上,我们现在的课堂也在有意识地这样做,但总是不很到位,或者说氛围的营造欠质量,以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些牵强、有些生硬,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的情感没有回归到学生的情感之中,凌驾于学生之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能做到:
1.有学生般的情感。教师情感生活的回归是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教师应将自己融入学生中,让自己做回孩子;不要居高临下的说教,因为那样的课堂不会有生机,那样的情感不会感染人。
2.有学生般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蹲下来看学生”,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帮助者。师生之间朋友式的民主平等的多向交流,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谈心与探讨,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是非常有益的。这样的课堂既张扬个性,又民主集中,既有主见,不人云亦云,又尊重别人的人格,在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其人文素质。
3.有学生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做学生感兴趣的事,多说学生感兴趣的话,多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等等。作为社会人,教师可能有多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时教师唯一的面孔就是“真诚地做一个孩子王”,尽管你已年过半百。
回归语文教学,即教师应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应真真实实学语文。
笔者此文旨在探讨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思想,有很多观点有待商榷。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们的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