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容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修养是教师本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自我完善。教师的自我完善,实质上就是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使社会赋予教师的各种潜能素质获得充分的发展。显然,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是无论是先天的生理素质,还是后天形成的各种素质,都要全面发展;二是这种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充分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的自我完善过程就是全面发展素质,不断提高修养水平的过程;教师修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完善,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教师日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普遍承认与尊重,特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党和人民把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寄托于人民教师肩上,对人民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越来越高;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党和国家不仅为人民教师实现自我完善明确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而且创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环境,这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条件。
教师实现自我完善,首先要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教师意识。这是推动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级的持久的原动力。人民教师只有对自己职业的社会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为之献身的精神;只有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及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才会产生实现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修养的起点。“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就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师的职责、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优秀教师的修养为镜子,对照、评价自己的言行,主动寻找差距;就要重视教育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客观依据,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进而找出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自知之明,还要善于听取意见,不讳疾忌医,常言道“忠言逆耳”,“兼听则明”,要特别重视听取反面意见。
第三,要有创造精神。新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教法以及学生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教师就无法工作,“创造”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工作需要中,才能产生自我完善的迫切动机。当然,要创造性地工作,就必须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把别人的经验或理论引进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践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以形成新的经验和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第四,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一本叫《谁是优秀教师》的书的作者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头五、六年内,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效果显著上升,可是当习惯于已有教学程序,进步的速度就会出现减慢,呈逐步下降趋势;如不进修,即使再教20年也不会有多大进步,甚至出现衰退现象。我们许多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因此,加强在职进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教师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第五,要不断自我激励,磨炼修养毅力。教师要通过目标激励、成果激励、反思激励、对比激励等方法时时激励自己,善于向他人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进而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推动自我修养。
第六,要做到“慎独”。“慎独”一词源于我国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意思是说,当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的修养方法,靠的就是自我教育。教师是“人师”,离开“慎独”就无法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为人师表。“慎独”是人修养的高水平境界,教师应当逐步达到这样的境界,做到生命不息,修养不止。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自我完善包括开发自我潜能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指自我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即按照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抛弃自己的不良品质,培养社会需要的优良品质,将内部动机不断外化为社会行为,将外部社会的要求不断内化为自我需要的双向运动过程。那种不讲社会效果的“本我意识”,不要社会干预,充分发展自我的要求是完全错误的。它必然会引导教师走入歧途,因而也是十分危险的。人民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光荣使命,才能自觉地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实现自我完善,才能自觉地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