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探析

2009-05-23 11:05欧阳俊
老区建设 2009年4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前景

[提要]审计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条件下经济监督的客观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审计也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职业,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管理科学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会计、审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给传统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于使用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审计工作者必须提出相应的措施,深刻研究其发展前景,努力做到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同步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措施;前景

[作者简介]欧阳俊(1978--),男,南昌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江西南昌330038)

一、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计算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一个国家发达的标志;是经济提升的凭证;是人类智慧的升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开展计算机审计是新形势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审计工作与审计理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适应新的需要。作者也将从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影响采取的措施,电算化审计的发展前景等几方面来展开讨论。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线索的改变。在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账簿到报表,整个账务处理过程都有不同职责分工的人在进行处理。有文字记录,审计线索清晰,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审计线索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了,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电算化系统除凭证输入目前需要有人完成外。其余处理全由计算机完成,人工直接参与越来越少,而且数据的输入、存储和修改都不留痕迹,所以,手工会计使用的内部控制方法失去了作用。这一点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2对审计内容的改变。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审计人员对证、账、表的正确性,处理流程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1)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会计信息。手工会计中常会发生的记账、算账差错几乎不会发生,然而,系统的应用程序若有错误或被人非法修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程序以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有关的会计信息。这样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故应包括对其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2)计算机操作人员控制着审计对象,完全可以只提供他们愿意被审查的内容,其他敏感性信息则极有可能被人为掩藏。因此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

3对审计人员技能和审计工具的改变。手工会计中,审计人员一般都是具备会计、审计知识的专业人员。依据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对审计对象作出判断而开展审计。使用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不懂得计算机的审计人员,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律以及其他的审计准则,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传统审计中的审计工具是笔、纸、记算器等,会计实施电算化后,原先的审计工具已不能适用于审计人员,审计人员除了要加强计算机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加强审计工具的跟进,除传统审计中的审计工具外,还应有计算机等。

4对审计准则的改变。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使被审计系统的可见线索减少,导致审计难度更高、审计风险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过去的手工会计系统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用。

5对审计客体的改变。审计的客体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和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实行会计电算之前,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人进行的,然而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的重点由重视存货等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转向重视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揭示越来越高,也逐渐转向对人和计算机的双向审计。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咨询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根据用户的要求代为记账、算账、报账,这样审计就不能再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还应扩展到对提供下载财务软件的网站以及网上为广大用户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及理财活动的那些网络服务公司的业务进行审计,使审计的客体进一步扩展。由以手工数据处理系统为审查客体的手工数据处理系统审计,扩展为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审查客体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

6对审计方法的改变。审计基本方法包括检查法、盘点法、观察法、查询及函证法、记算法、分析性复核法等。审计方法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工作人员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和决定的保证。在手工会计处理中,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经济业务进行顺查、逆查、详查或抽查,审查可采用审阅、核对、复算、分析、比较、调查和取证等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然很重要,但计算机辅助审计也是不可或缺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如计算机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进行统计抽样以便对抽出样本进一步审查,还可以根据系统所记录的会计资料计算财务比率和进行各种分析比较等。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影响采取的措施

1应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需有高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电算化审计,那么应该多对审计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会计电算化虽很前卫,但终究是人类发明的,可以把其操作程序设置简单化和会计工作步骤具体化。一来可以避免审计人员操作不了的尴尬,再者,也可以解决审计线索消失等诸多问题。

2变更审计准则。会计电算化使审计发生了诸多方面的改变,原有的审计准则已不能适用于改变了的情况,因而需要不断建立、更新一套新的审计准则来指导审计工作实践。新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能有规范和指南,也便于考核审计工作的质量,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3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上述第一点说过,人为可以把电脑程序设置简单化和会计工作步骤具体化。审计软件既可以加快审计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规范化工作。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可事先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能够进行追查,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亿同步发展。但我国审计行业的审计软件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应加大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或独立开发审计软件。另外,要加强国际交流,引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缩短计算机在审计应用中的差距。

4加大事先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力度。抓好事先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事先审计可以直接监督系统开发过程必须按照标准的开发规程和方法进行,以保证系统程序及应用控制满足会计管理需要并达到应有的质量。系统的事先审计,对确保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转达到预期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使系统具备充分内控机制的关键。随着会计与审计电算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设计与开发的事先审计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只有加强事先审计,才可以使系统更好地满足会计、审计双方面的需要,在两者密切的职能联系中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四、结束语——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发展前景

电算化是会计的必然走向。也就是说,计算机式会计必然会替代手工式会计。在这个竞争激烈又发展甚快的社会,人类要生存,国家要发展,必须发展新技术,提高经济水平。同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普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舞弊会逐步增加,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会更加隐蔽,这些势必会对目前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产生不良影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损失。审计人员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对揭露并防止计算机进行舞弊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审计前景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