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语〉选读》的教学策略

2009-05-22 02:18张永飞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花农论语孔子

张永飞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论语〉选读》的教学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结合教学实践,笔者采用以下策略达成以上教学目标:

策略一:整合内容,形成相对集中的主题

《〈论语〉选读》的编排以相对集中的主题(话题)为单位,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不同的专题,比如“政治”部分包含“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待贾而沽”、“知其不可而为之”,编者试图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儒家政治哲学中德政的内涵、为政者的自身修养以及孔子“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语录体的体例,导致学生无法抓住内容的核心,需要教师重新进行整合,突出核心内容,形成相对集中的主题,否则,一条条的文字翻译、理解,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疲惫感,也削弱对主题内涵的深入理解。例如,“为政以德”专题共有12章节,笔者根据大致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2.1和2.3概括为“德政的效果”,将13.9、12.7、12.9概括为“富民足民”,将13.6、12.19、2.20、14.5概括为“为政者素质”,分别进行版块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富民足民”跟“德政”又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讨论思考,最终学生明白:“为政以德”的前提和基础是“富民足民”;“富民足民”是实现德政的手段。这样的教学既突出了核心内容,让学生对整个专题有了更加深入的领悟,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策略二:设置情景,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论语〉选读》中许多文字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片段,只是语言的障碍造成了现在学生理解的困难,如果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情景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原生活本来状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楚狂接舆”章,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遇见隐士接舆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接舆的用意显而易见,然而“孔子下,欲与之言。”假设你是孔子,听到接舆的话后,想跟他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设计这一问题,能够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深入领悟孔子执著的精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悲凉。

生:“凤之使命在于救世,正因今之从政者殆而,故周游列国以拯救之!”

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与其隐居于山林,不如留名于后世!”

生:“凤鸟待圣君乃见,当今虽不遇盛世,乃有圣君可现!”

再如:“诲人不倦”章中的11.2节,笔者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选择三位学生分别充当子路、冉有、公西华,教师充当孔子,进行“闻斯行诸”的现代语言对话,当然选择角色时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如性格直率、鲁莽的学生充当子路,性格内向、谨慎的学生充当冉有,再现当时的对话情景,让同学们在生活情景的模拟中领悟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策略三:联系现实,领悟精深的文化内涵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之作,必然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许多语句虽然围绕主题编辑,但犹如一句句名言警句,只有联系现实生活的意义,才能找到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比如:“为政以德”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关于管理国家的统治者内心修养的问题,但同样适用于生活中许多领域。在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现实说说其中包含的管理文化。有的学生联系到班级管理中,作为一个班长需要有公正、正直的人品,才能在全体同学中树立威信;有的联系到班主任管理学生,也需要有人格魅力,如果人品或道德存在问题,即使班级管理能力再强,也是“虽令不从”;有的联系到家庭中家长的人品问题,在孩子心中的威望问题等。

再如:在“中庸之道”中探究“和”文化在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的“和“字内涵——包容与和谐,还有的想到对联:“起舞歌盛世,和乐颂新春”,此外有和气生财(生意)、心平气和(修养)、家和万事兴(家庭)、和平共处(外交)、和衷共济(事业)等。 这样的教学不仅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强化了学生体验的程度,而且拓展了知识的广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四:读写结合,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像《〈论语〉选读》这样的文化论著研读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两者必须兼顾。以写促读,加深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论语〉选读》课后练习中,教材有许多小作文训练的编排,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入乎其内”,理解文章,启发学生“出乎其外”,形成感悟。比如,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谈谈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古代,那是仁的境界;在现代,能这样做的人必定是个胸怀大略,有远见的智者。

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的一个镇里,每年都会有一个最优良花种的评选,而每年几乎都是同一个花农独占鳌头。为了自己在评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每个花农都不愿将自己种花的秘诀透露给他人,而那个每年拿冠军的花农却将自己的花籽给另外一个花农,这的确令人不解。那个花农自己的解释却是:“因为你的花种在我的花地旁边,如果你的花种不优良,当风吹过,我的花便会受你的花粉的影响,所以如果我想成功,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立人、达人”可能是“己欲立,己欲达”的前提,帮助别人成功也就是帮助自己成功。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仁”的境界,这也是一种“智”的境界。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愿意干和不愿意干的事情,当我们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就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他是否愿意做这件事。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人人都做到了“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很和谐。

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

猜你喜欢
花农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花农》:弦歌未止,薪火相传
《花农》:一个美丽的童话——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花农》的笔记体叙事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