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无鱼
很多人都知道人体冷冻技术,但具体的冷冻过程以及冷冻之后的复活技术,恐怕就没多少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神秘的人体冷冻工厂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特斯德市郊外,有一栋灰色的单层建筑,建筑外墙没有任何窗户,并且常年大门紧闭。这栋神秘建筑在整个市郊工业区并不十分显眼,然而在紧闭的大门背后,“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在忙着进行一项颇受争议的先锋性试验——人体冷冻术!
走进ALCOR的实验室,就像掉进了一个冰窖,一年四季,整栋建筑都阴冷无比。
在ALCOR的贮藏室内,有一组不锈钢槽柜,里面常年保持着-196℃的低温。在这些泛着幽冷寒光的巨大金属容器内,69名参加人体冷冻实验的志愿者遗体和脑袋都悬浮在液态氮溶液里。这些人大都是患了绝症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其中还有足球明星。他们是在没有生存希望的情况下,提出冷藏的。
每一位志愿者在生前都和ALCOR签下了冷藏遗体的合同,如果是冷藏整具遗体,要缴纳12万美元的冷藏费,如果单单冷藏头部,只需5万美元,并附说明,他日复活时,志愿者可以保存自己的性情品格,但体形不包。有的志愿者担心将来复活时身边没钱用,因此加买了50美元的保险;也有人怕若干年后万一“醒来”,发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和朋友,因此要求将自己生前最喜爱的宠物也送到ALCOR冷藏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6只宠物被冷藏在了ALCOR的两只小号冷藏箱内。
复杂的冷冻工序
这些渴望复活的志愿者当然不是人一死就直接塞进装有液态氮的钢罐里了事,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的。
时间是冷冻程序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人体冷冻机构均设有应急小组,专门飞赴垂死会员的病榻旁,陪侍在侧,以便进行准备工序。当会员心脏停止跳动、医生宣布法定死亡后,这位会员便成为冷冻机构的病人了。这时应急小组会把躯体放入冰水中,并借助心肺复苏机恢复病人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管道被插入身体内,抽干血液,同时注入甘油溶剂以防止冻伤,接着还需借助特殊药物和多项小手术,防止大脑缺氧受损。研究人员认为,因为病人的大脑未受到进一步的破坏,因此经过这样处理的人实际上便停止了死亡。
等这一切完成后,病人被用毯子包裹起来,倒置安放于一个充满液氮的不锈钢高压罐中,体温被慢慢降到-196℃,达到最后温度需要大约5天时间。假如只单独保存头部,冷却速度可以快些。然后在未来的岁月里,钢罐内的液氮每月换两次,以保持要求的低温。
那么,是不是经过这样处理的死人真有一天能够复活呢?说实话,谁都没有把握。连ALCOR的技术总监也坦言复活很难,在她有生之年,不大可能看到有志愿者被高科技复活。但她同时又强调,科技最终战胜死亡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因此人体冷冻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研究。
冷冻再复活的器官
虽然人类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让长期冷冻的死人复活,但让细胞和人体的某些器官冷冻复活却已经司空见惯。
在医学上。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冷冻身体的一些小的部位用于移植手术。例如,从死者的眼睛里取出角膜,将它冷冻起来,以后加温后重新用在某个角膜受损的病人眼中。人们还发现,从发生意外事故的死者身上取下来的心脏、肝脏、肾脏,用冷冻的方法保存几天,然后解冻应用,其功能丝毫无损。冷冻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体器官、组织(如心脏、肾脏、皮肤、精液)的保存。在许多国家,目前已有冷冻精子库、冷冻血库、冷冻器官贮存库等。此外,科学家还实现了冷冻细胞以备后用。据称,这些冷冻保存过的细胞。抵抗力反而更强了。
艰难的复活之路
其实早在纳粹时代,德国人就用俘虏做过试验。据当时留下的观察记录表明,当体温降为35℃时,人的身体开始发抖;降低到32.2℃,肌肉开始收缩;降低到29.4℃至26.6℃时,便神志昏迷;再继续降温的话,心脏停跳,其他内脏器官及神经系统都失去知觉,即死亡了。
人体这样不堪受冷,怎可以忍受降温到-196℃呢?在冷冻过程中,肌肉收缩,内脏器官停止活动,神经麻痹。到了恢复正常体温时,怎么可能恢复呢?这是人体冷冻保存法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复活就没有希望。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把金鱼从水中捞出,待表面稍稍干一些之后,立即把它放入液氮中冷冻(-269℃)。金鱼立即被冻得硬邦邦的。经过10分钟,把它放入温水中,奇迹发生了,金鱼居然死而复生,若无其事地游来游去。如果把温度慢慢降低,降到同液氮温度差不多,冰冻的金鱼就无法复活了。这是因为慢慢降温,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使金鱼的细胞胀裂死亡,而快速降温时,金鱼细胞中的水分很快结成冰,来不及膨胀,因而细胞没有受到破坏。但后来有人发现,冷冻速度过快也会产生问题,那样的话,细胞会脱水而使盐分增加、蛋白质分解,一样会导致死亡。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动物体要想冷冻后复活,那么控制合适的冷冻和解冻的速度,使体内的细胞在这过程中不遭受破坏是此项技术的关键。可是对于像人类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生物体,各种器官组织里的细胞组成成分和含水量都不一样,要确定一个最适宜的冷冻速度谈何容易!
此外,为了复苏生命,必须把在超低温下保存的人体恢复到常温。可是,人在超低温被冻成一大冰块,解冻也很困难。快速解冻时,温度低了,冰无法化开;温度高了,身体表面有可能被烫熟。还有,正常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与血液不直接接触,但是解冻过程中可能使血液中的水分渗入神经细胞,导致大脑水肿死亡。
由奇迹和纳米技术透露的希望
尽管技术细节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难题,让人几乎望而生畏,但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奇迹却给人们透露了一丝希望。
1984年,发生了一件奇事,一位4岁的男童跌落湖中。那时是1月严冬,他在零度左右的冰水中漂流了20分钟,被救上岸时心脏停跳,血气全失,显然是被冻死了。后来,对他施行抢救,恢复体温,想不到他竟然复活,而且没有后遗症。研究者由此相信,用特殊的方法,人可以抗冷。人体冷冻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此后,纽约阿巴特医科大学曾对一位植物人进行抗低温试验。这位植物人在7年之中,脑细胞处于昏迷状态,但内脏器官功能正常,每天靠吊盐水、注射营养液维生。医生把他的体温有时降到26℃,有时降到15℃,有时升回正常体温,如此反复做试验,在长达7年之中,他不但没有死,后来还重新苏醒,成为正常人。
研究人体冷冻技术的科学家甚至已经考虑到征募纳米量级的分子机器人来做修复破损细胞的工作。比如,日本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分子大小的装有传感器和微型电脑系统的机器人。他们期望有一天,这些分子机器人能被安置在冷冻的人体内,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修复、治疗损伤细胞的工作。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人们就不用对冷却速度有太多的顾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