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芹
在西双版纳小琳的“悠然台”做客时,我们聊起了云南的一些古镇,大家都对现在的丽江、束河感到十分失望——完全失去了古镇原本的韵味,借着保护的名义实际是在破坏。
小琳说:“我想沙溪以后应该不会这样。因为瑞士人在保护方面非常严格,过于商业的开发他们不允许。”
“沙溪也是一个古镇吗?”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沙溪。
“是的,那里有一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的戏台、马店、寺庙、寨门。”
“那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我心向往之。
“你们要是有时间去沙溪住两天,我在寺登街开了一家客栈,是由一个有着150年历史的马店改成的,所以我给它取名‘老马店客栈。”小琳的笑容淡淡的,却有着几分神秘。
那天下午三点半从丽江出发,沿着214国道,走到甸南镇的岔路口处右拐,顺着甸南至沙溪的公路往南走20公里左右,眼前便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坝子。这个坝子东连华丛山,西枕闻名遐迩的石宝山,从剑川湖流出的黑惠江由北向南穿坝而过,沙溪古镇就在这里了。
从车上下来,看见一个小伙子向我们走过来,他就是管理客栈的经理大华。大华说:“刚才看到这辆车开进来,我猜就是你们了。”
穿过接待室,进到一个院落,踏着狭窄的旧木梯上了二楼。大华打开那个古老的锁头,眼前一片惊艳——古木的双人床,上面铺着绿色绣花的丝绸床单,全棉的纯白蚊帐向床头的方向收拢过去,长长地垂在古老的木地板上。床头两边的墙上有两个凹进去的窟洞,那是从前放马灯的地方,如今用来放床头灯,恰到好处。两片麻质的帘子里面是现代的洗漱间。从房间一排低矮的窗户看出去,正好是院子的一面照壁。斜阳中,石榴花独自怒放。古老与现代,在这个房间里被充分体现。
这个有150年历史的老马店,曾经是茶马古道上供马帮休息的客栈。马帮从西双版纳出发运茶叶和生活必需品,经大理、沙溪、丽江、香格里拉到拉萨,更远的到印度,路上在各个马店驿站落脚休息。而沙溪位于大理和丽江之间,一度是繁荣的交易中心。
老马店客栈包含了3个院落和6门店铺,配备有9间客房、3间通铺,还有茶楼、餐厅和酒吧,应该是沙溪的“星级客栈”了。
整栋房子保留了原来的面貌,木梁木柱木窗子,灰色的瓦白色的墙,三坊一照壁,屋顶有两个向上的翘角,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
最初看中这个老马店的是一位叫阿方的台湾女子,她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在美国旧金山居住了20多年。2002年,她来到云南,并爱上了香格里拉,在那里开了家卡玛,经营的是咖啡馆和小客栈。后来她来到沙溪,得知老马店准备翻修,政府正在寻找经营老马店的合作方,她十分感兴趣,但政府方面却不太相信她。
不久,她遇到同样来自台湾的小琳。小琳是瑞士驻中国的外交官夫人,丈夫任期结束后,和她一起在西双版纳筑起了他们的“悠然台”——5幢独立的别墅和20亩的热带雨林。整个“悠然台”的设计全是小琳的手笔。“悠然台”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澜沧江。
小琳同样喜欢沙溪这栋“老马店”,两个女人一拍即合。而由小琳出面与“沙溪古镇保护基金会”沟通就方便多了。
小琳大学时在美国学的是食品微生物学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名食品微生物专家。后来却跑去法国学做法式面包,成为—个面包师。小琳的想法是“食品微生物专家”这个头衔其实很虚,而面包师却很实在,永远不会失业——无论战争还是和平,人们总是要吃面包的。与瑞士丈夫一起来到北京后。她又成为一个职业摄影师,还办过影展,现在以室内设计师的身份常常往返于西双版纳和上海。
小琳最爱的树叫望天树,在泰国清迈有许多,高高的、直直的,站在底下几乎望不到顶的树种。她在西双版纳开了一家名为“望天树”的手工面包作坊。生产无添加剂的面包和其它美食,沙溪老马店客栈里也有。小琳教会了大华和他弟弟做面包。
老板小琳和阿芳并不常来,不过,老马店客栈里最好的房间是她们给自己留的,里面还有大大的书房,租下“老马店”的初衷也是想给自己多一处休假养心的地方。
餐厅和厨房相隔半截墙可以相互对视。大华为我们准备的是“安多面片”——面片、西红柿加蛋花,意想不到的美味。
在这里还可以吃到现烤的法式面包、吐司自制的果酱、台湾菜等,都是小琳老师(他们都这样叫)传授给大华他们的,当然也有沙溪本地的菜式,最著名的是“八大碗”,还有云南的小粒咖啡。
夜晚的沙溪寂静、幽深、神秘,月光下,仿佛天堂的布景。
6月的寺登街凉意爽然,相比于大研和束河的热闹,这里可以说是十分冷清。街上看不到成群结队的游客,就是三三两两的组合也没见着,我们俩可能是当天寺登街惟一的游客了。
前商铺后马店的白族建筑,均是两层木质的结构,底层临街的商铺,大部分都有前伸的长条形木质柜台,曾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用来摆放货物和银子的地方。可这些富有特色的商铺并没有被用来开旅游纪念品商店,除了两家买沙溪传统手工制作的绣花鞋小店,其他的铺面都用旧木板关了起来。
背着竹篓的白族老妈妈缓缓走来,一座木屋门口编簸箕的老婆婆表情是那么平静。不时有放养的猪、驮货的马和驴走过茶马古道的脚印和马蹄窠。三条巷子静静地围护着寺登街这个古老的集市。整个寺登街苍老陈旧,但又极洁净。在这里,安静是本体。
可是,古老的寨门、戏台、寺庙、马店又使这种安静有着相反的负载——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寺登街是沙溪古镇的核心和灵魂。自古便是沙漠贸易往来的集散地,每天都有来自不同方向的马帮从这里穿过。历史上,寺登街被称为“南塘”。明朝后期,因兴教寺的建成才叫寺登街。寺,指兴教寺;登,是白族语中的地方。
在沙溪,不同宗教类型的建筑有其规律性,同时也有深刻的宗教内涵。在佛教建筑上有一寺多庵的奇特现象:沙溪集贸中心寺登街是兴教寺,沙溪的四村八营都是庵。而兴教寺是我国仅存的明代阿叱力佛教寺院。
从前,每逢民族节日,沙溪人便身着节日盛装,弹着龙头三弦,在戏台上载歌载舞。寺登街上人头涌动,兴教寺里善男信女敬拜神佛,一片欢乐吉祥的景象。
戏台,作为沙溪特有的建筑,虽依附魁星阁而建,却是沙溪被誉为“歌舞之乡”的最好体现了。
而古桥与集市之间仿佛血脉相连。沙溪许多的古桥由北到东南跨越黑惠江,使茶马古道越境而过。
庙里十分热闹,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有人烧香颂经,有人在院子里摘菜洗菜,有人在活动室里打牌。今天大家要在庙里吃斋饭。纸做的鲜花五彩缤纷,与水果一起供奉神明。有趣的是古庙的对联中间却是毛主席像。
就是不过节,本主庙也是寺登街的老人们聚会活动的地方。奇怪的是那天在庙里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老太太,每人手里都有一个烟袋,还有一根长长的烟斗,她们围在一起搓烟丝然后把烟丝装在烟斗中,集体腾云驾雾,不亦乐乎。她们脚上的绣花鞋组成了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
大华说:“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孩子留在家里上学,老大爷们都在家里做雕刻什么的,所以在外面干活的都是老太太。”
这又让我想起石钟山石窟的石刻阿央白(女性生殖器),它与兴教寺女性化的释迦牟尼壁画遥相呼应,正好反映了白族人对女性的崇拜。
宁静祥和的沙溪,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让你仿佛站在天堂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