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红
“开篇不读金梁古,读尽诗书亦枉然。”毋庸置疑,其中的“梁”,指的就是梁羽生。他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文心侠骨,统揽孤怀”是他一生追求的风骨。有人说,梁羽生功力不如金庸,诡异不如古龙,怪诞不如温瑞安,然而,透过他冷清寂寥的武侠世界,清晰可见的是他如隐士般的侠骨文心。
旧历鼠年岁末,梁大师驾鹤西去,享年85岁。斯人虽逝,但梁老笔下的那些纵横江湖的狂侠、侠骨柔肠的魔女和一桩桩潇潇洒洒的快意恩仇却永远在“游剑江湖”中卷起千层浪花,与世长存。
书香门第娇生惯养
梁羽生其实是笔名,梁公原名陈文统,1924年4月5日出生在广西蒙山县。梁羽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中很有一些产业,算得上是一个富户。
1943年,广州一些学者避难来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1949年,25岁的梁羽生从广州岭南大学毕业。经岭大校长陈序经介绍,7月间进入香港《大公报》。初任翻译,12月改任副刊助理编辑。1953年初调《新晚报》编综合性的《下午茶座》副刊,稍
一举成名“新派”开山
梁羽生出道于1954年。那一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随后自然是“文斗不如武斗”,口舌之争何如拳脚之争来得分明些。又因香港有不得擂台比武的戒律,双方只好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赛,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为门派利益被逼上擂台。
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而他的原名陈文统倒逐渐被人淡忘,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由此开山。因为他写随笔的笔名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故名梁羽生。
梁羽生的功绩,在于开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新派”不仅是他们自命的,也是得到社会承认的。当时武侠小说的地位,犹如流浪江湖的艺人,看的人虽多,却始终算不得名门正派,梁、金一出,局面顿时改观,各大报也都以重金作稿酬,争相刊登,读者也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港、台、新、马,一时风起云涌,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纪元。
梁羽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30年里创作了35部武侠小说,近两千万字。而当梁羽生写完了《龙虎斗京华》时,他的同事查良镛(金庸)也见猎心喜地写起《书剑恩仇录》来。
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提到梁羽生就不能不提到金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金梁并称,一时瑜亮”。两人共同的爱好是围棋和武侠小说。金、梁二人一直被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创始人,实际上,梁羽生开始创作武侠小说的时间比金庸还早了一年。与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受中国传统诗词、小说、历史的影响更深。说的时间比金庸还早了一年。与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受中国传统诗词、小说、历史的影响更深。
曾几何时,梁羽生和金庸的关系,一度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武侠世界虽小,也是“江湖”,梁、金二人相争之论鹊起。然而,金梁、金梁,梁羽生还是被大家排在了金庸之后。金庸十几部武侠小说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被改编电视剧次数之多,在这一点上,梁羽生确实难以与其并驾齐驱。
梁羽生和金庸的关系到底如何?最早把梁羽生推上武侠小说创作之路的罗孚曾在采访中说过:“表面还是不错,见面客客气气。在我看来,梁羽生对金庸有点不服气,但是他也不好说出来,毕竟金庸名满天下。他并不去跟金庸相比,但实际上又在相比。”
不管是否真的服气,大师的修养却始终如一。每每公开提及金庸,梁羽生都称赞有加。对此,梁羽生曾几次在悉尼公开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在梁羽生谢世后,金庸托人送去了挽联。联云:“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激流勇退封刀归隐
对于“武侠”概念的界定,梁羽生的观点是“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所以“以侠胜武”是梁氏的一个基本观点。写了35部小说,塑造了上百个人物,梁羽生说,最能体现他“侠”的精神的人物是《萍踪侠影录》中的张丹枫和《云海玉弓缘》中的金世遗,“张比较靠近儒家,心中有一个道德观念;金比较接近道家,他本身没有一个规范,可能会有一些小过错,但本性是善良的,整体还是好的。”
1983年8月,梁羽生的《武当一剑》在《大公报》“小说林”上连载完毕。他决意激流勇退。“封刀”归隐。进入80年代后,还不到耳顺之年的梁羽生,已明显地感到精力不济了。长年累月紧张的伏案写作,使他患了糖尿病,也使他常有未老先衰之感。于是,他开始减少武侠小说创作的时间和数量,准备“分期封刀”了。
到了《武当一剑》完稿,他更是下定了“封刀”的决心。他自知自己写了很多年了,付出太多,如今已是休息一下、读点书、充实一下的时候了。
有人问他“封刀”的缘由,他答:“我的年纪已不允许我撰写新的武侠小说了。”见问者不解,他又解释道:“人上了55岁,记忆力和创造力就会衰退,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创作武侠小说需要创造力和新奇的幻想,我年纪大了,已没有了当年的浪漫和激情,所以不适宜再写了。”
侠骨柔情痴情专一
梁羽生在书中描绘了很多风流名士,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侠骨柔情,痴情专一,过的是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生活,与夫人林萃如白头偕老。
1956年,32岁的梁羽生经人介绍认识了清秀娇俏、谈吐优雅的林萃如。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当时,林萃如在香港政府工商署工作,而梁羽生只是一个穷书生。可是善良、痴情的林萃如依然悉心照顾着刚刚做了鼻息肉切除手术的梁羽生,这使得梁羽生深受感动,并暗自决心一生只爱林萃如。梁羽生痊愈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林萃如求婚。
到了1957年5月1日,一段才子佳人的姻缘在香港引起轰动,《大公报》的全体职员和香港新闻界的名流都参加了这个被传为佳话的婚礼。
在江湖上,梁羽生地位超然。私底下,他却只是个以老婆“唯命是从”的普通男人,事无巨细都要请示夫人的意思。去哪里,见什么人,都要夫人开了尊口批准才行。梁大侠至爱的东坡肉,也因为常年经受心脏病、糖尿病的困扰而被夫人强迫戒掉。每当梁羽生嘴馋想嚼一块时,夫人只消温柔地笑笑。梁大侠就只有拼命忍住,咽口水的份儿了。
被夫人“管”了几十年,梁羽生仍以此为乐。梁羽生如此评价自己的这段比半世纪还悠远的感情:“很醇,培养了几十年,好似茶香一点点渗出来,不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