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毛弟 赵永乐
摘要:文章从农村金融信贷困境的角度分析农户信贷难的成因,对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缺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金融机构外部性问题对农户信贷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信贷;金融机构;外部性
一、引言
按照现代金融经济学的观点,农户信贷投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的资本形成和资本配置过程,而这两个过程的运行机制及其效率。取决于金融制度安排。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两个过程是完全不同的。经济发达国家金融深化程度较高,已建立健全了农业信贷资金市场体系、供给体系和服务体系。这些为保障农户的信贷投资需求满足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但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因为面临种种问题。农户不得不对自己信贷投资需求在数量、结构和偏好等方面做出“非意愿”的决策。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国家也始终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对金融经济广泛而深刻的管制。这使得我国金融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与国家经济市场化进程表现出“不完全一致性”,金融市场化滞后于经济市场化。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似乎是相对完善的,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都有分布。但从实践上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仍存在着“市场分割”、“局部寡占”、“城市化偏好”等缺陷。导致其分布密度和服务覆盖率低,致使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或被实际扭曲,市场效率难以迅速提升。
二、农户信贷困难与金融机构服务缺位的矛盾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而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原有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针对农户的贷款业务越来越少;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过窄。职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农村信用社虽然被喻为支农“主力军”,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其提供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苛刻的贷款条件。过高的抵押、担保要求使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很难从正规金融渠道取得所需资金,出现了农户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困境。关于农户贷款难题的成因,以往的研究大多认为: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农户自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导致农户不良贷款和违约频繁发生,从而引发正规金融机构的逆向选择,迫使其厌恶农村投资环境而加快撤离农村。这种外部性约束形成农村金融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农户的贷款困境。如Xie Ping、Xu Zhong、ChengEniiang、Shen Minggao(2005)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RCCs)进行了总体概括。指出贫穷落后地区往往陷入一种怪圈: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单位资本收益低下。储蓄利率水平很低,较低的投资水平。导致地方经济缺乏动力。农户的信贷状况也很不理想。中国银监会(2007)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人均贷款相差近8倍。史清华(2006)的研究表明:在农户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农户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关系,农户经济越好银行越支持,否则越不支持,温铁军(2004)指出了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朱喜、李子奈(2006)通过对2003年约3 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农户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这严重的信贷约束,他们从正式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非常困难。
但是,除了正规金融机构远离农村金融市场、造成农户金融信贷服务缺位的外部性约束外,农户对于贷款的认知偏差、在贷款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是否也是制约农户贷款困境的又一主因,也有学者从行为金融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Ribble,W,Leigh(2006)剖析了中国湖南省的农村合作基金(RCFs)失败的原因。认为由于某些农户的知识水平局限和认知偏差以及懒惰等不思进取的态度,会导致其投资项目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张荔、田岗(2006)的研究发现,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这种对于贷款使用的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约束。任宝明、张克军(2003)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但是这些研究多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大量实证数据的支撑。其说服力尚显薄弱。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在我国现有的5 500万贫困农户中,有约4 000万户没有得到过正规信贷服务,而在民间金融市场上,却有近2 000亿元的信贷量存在,除去其中少量属于非政府性质的民间组织的信贷活动外,大部分属于国家禁止的非法高利贷。这一高一低是否反映我国贫困农户信贷的真实状况,贫困农户信贷难的内在原因在哪里,在我国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现阶段如何解决我国农户信贷难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我国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农户的信贷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金融活动。通过对农户信贷行为及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可以建立良好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有助于农户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来增加收入。也有助于化解农村信贷风险。如果贫困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能力扩大1%,其收入将增长O.8%。在改善信贷服务环境,通过建立有利于贫困农户信贷风险补偿、扩散、转移的信贷服务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金融信贷支持。
三、金融机构外部性约束对农户信贷困境的影响
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对农户贷款有外部性效用。对农户的生产经营产生有利的影响是正外部性,而金融信贷服务缺位等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为负外部性。本文将这种负外部性界定为外部性约束(External Con,straints)。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涵义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负外部性。本文用外部性约束表示金融机构的某些不当行为给农户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此种约束不仅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甚至可能陷入一种贫穷恶性循环的怪圈。
据中国银监会(2007)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人均贷款相差近8倍。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数只有1.26个。而城市则达到2个,30%以上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集中分布在县城,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
足3个,另外还有3 302个乡镇未设任何金融机构网点。只设有l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乡镇全国还有8 231个,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人均贷款额在5 500元左右,而城市人均贷款额近4万元(资料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可见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性约束还是相当严重。
如果能够解决农户的信贷困境,不仅可以帮助农民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变传统农村的社会交流和网络环境,如Lisa Young Larance(1998)通过调查BangladeshGrameen Bank(GB)在农村的投资,研究了农村贷款人的日常活动是否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在GB一个中心的观察,发现非政府金融组织(NGO)的信贷活动改变了传统农户的金融行为。小额农户贷款的社会意义与其经济意义一样重要,通过小额农户信贷可以使农村妇女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借助于贷款的机会。可以帮助农户建立社会资源网络,改善农户间的的社会交流与资源共享。
现实的情形是:实际农户的信贷状况不容乐观,这种外部性约束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如Anjini Kochar(1997年)基于市场信贷模型和预测模型,通过对印度农村家庭在正规和非正规信贷部门贷款情况的调查,发现因为印度较低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差距。导致农户实际获得的贷款配给比率远低于模型所假设的比率,大多数农户无法得到贷款。因此,信贷在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国的情况也类似,如叶敬忠等(2004)的研究也表明,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性因素,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资源流向了较为富裕并掌握着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普通的农户,尤其是那些相对贫困、人力资本不足的农户,则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农户间由于收入等资本的差异造成了贷款过程中的偏差。
政府的金融管制和风险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导致农村金融信贷受到抑制,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农户信贷的动力,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的信贷困境。史清华(2006)的研究表明:在农户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农户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关系。农户经济越好银行越支持,否则越不支持。从某种意义上,金融信贷的不对称格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温铁军(2004)指出了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银行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商业化的正规金融机构不可能适应农户高度分散并且兼业经营的信用需求,农户的资金需求一般具有分散、小额化、周期长、风险高、不易监督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和农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了解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户也不可能拿出详尽的贷款报告给银行。此外,农户没有资产抵押条件,即使可以用土地抵押。银行也难以收回这种隐含农民社会保障的抵押品。
朱喜,李子奈(2006年)研究了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时的配给行为,研究通过对2003年约3 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采用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贷款需求和银行贷款供给的相互作用,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农户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这严重的信贷约束,他们从正式金融机构融资非常困难,政府的干预和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配给缺乏。一方面,政府的利率控制减弱了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户在贷款的过程中的“信号缺失”加剧了正式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使得大量具备有效贷款需求的农户也被排除在正式金融服务之外,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信贷配给的短缺。
四、政策与建议
本文对农户信贷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推出各种的农户小额信贷工具,从当前农户的信贷环境可以看出,非正规金融如此活跃,是因为他具有正规金融不具备的优势——是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而银行可扬长避短,采用团体借贷,组成的团体之间有连带的责任,相互之间信息透明,基于声誉和连带责任的类似模式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激励。
2,从模型可以看出农户的作假成本在农户信贷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尽量提高农户的作假成本,相应的增强银行的识别能力。同时从银行向农户提供的最优贷款的函数式看出,要提高基本贷款额的比例,降低银行对于资金证明的偏好,因为前者是通过农户与银行建立长期信贷关系所累积下来的信用确定的。受声誉的影响。可靠性较大,能够降低风险。
3,建立长期的信贷关系。农户贷款额度的大小除了受农户贫富的限制外,还受到农户信用度的限制。所以,只要提高农户向银行借贷的意愿。建立长期的信贷关系,维持性农户或较贫困农户也可以得到较多的贷款,这样对农户信贷的发展是一个激励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