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初步探讨

2009-05-21 08:53王国顺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经济学心理学

王国顺 杨 昆

摘要:文章回顾了在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的一些经典理论,并且着重分析了作为这些企业国际化理论基础的研究理论,从而明晰了企业国际化理论与传统经济学、心理学之间的隐含关系。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国际化理论;经济学;心理学

一、企业国际化理论发展历程

1960年,Stephen H,Hymer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以1914年-1956年美国对外投资有关资料为基础,率先提出以垄断优势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Charles P,Kindleberger的发展,创立了垄断优势理论,又称“Hymer-Kindleberger”理论。由于Hymer和Kindleberger是利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所以该理论还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法。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 Vernon发表了重要的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征。该周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者国外生产决策均有联系。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Peter J,Buekley和Mark C,Casson在他们合著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以自然的市场不完善为出发点,系统地阐述了公司直接投资现象以及跨国公司的出现,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又被称为市场内部化理论。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加拿大学者Alan M,Rugman在1981年出版了《在跨国公司内部:内部市场经济学》一书。深入分析了内部化与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扩大了内部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利用内部化理论来解释企业跨国经营的三种方式。即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及特许权交易选择的根据。

1977年,英国里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John Harry D-tinning发表了“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公司:折衷理论探索”一文,首先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Dunning出版了名为《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的论文集,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阐述。他在吸收了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归纳出三个变量——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利用它们对跨国公司的所有国际经济活动。即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做出统一的解释。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Jan Johnson,Wiedershe-ira-Paul,Jan-Erik Vahlne等学者为代表的“北欧学派”。在对北欧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因为这些学者基本上来自于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所以该理论也被称为“乌普萨拉模型”(UppsalaModel)。JaIl Johnson和Wiedersheim-Paul提出“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由近及远选择海外市场的行为,即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原则,同时,他们把企业国际化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有出口:第二个阶段有偶尔的非经常性出口:第三个阶段是通过独立的代表处或者代理人系统地出口;第四个阶段是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第五个阶段是企业在海外拥有生产实体并从事海外生产。

1988年,Jan Johanson和Lars-Gunnal Mattsson提出了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网络观点,根据他们的观点,企业的国际化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不断地建立、发展、维持并终结关系的过程。另外,他们还把网络能力看作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分销商及政府的关系函数,并认为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开展和深入,企业网络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数量与强度也随之改变。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有关企业国际化的文献更多地关注“天生国际化企业”或者“国际新企业”,也就是那些从其建立开始就通过在许多国家开展经营而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Oviatt and McDougall,1994)。这一领域最早的研究来自于Benjamin M,Oviatt和Patrieia Phillips McDougall(1994),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Ganitsky称这些企业为天生的出口商(Innate Exporters),Oviatt和McDougall称之为国际新企业(Intemational New Ventures)。Preece称为即时的国际企业(Instant Internationals)等。另外,因为这种快速国际化的企业也常见于高科技企业中,所以也被称为“High TechnologyStart-up”(Jolly,Alahuhta and Jearmet,1992)。可见,天生国际企业没有一个清楚、精确的定义,“天生国际企业”就好像一个“庇护伞”,涵盖许多类型的企业(Rasmussen and M-adsen,2002)。

二、基于传统经济学——“完全理性人”假设下的企业国际化观点

Hyme-Kindleberger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是产业经济学,更确切地说,其基础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产业经济的三个基本范畴——结构、行为和绩效,明显地建立在把企业作为研究单元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之上,认定了企业(或者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完全理性地了解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并且严格地、无偏地按照最优化的条件实施其行为。Hvmer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同时。他主张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即从不完全竞争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的垄断优势理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指出市场不完全性所带来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可见,垄断优势理论没有考虑到企业(或者企业的决策者)的国际化行为可能是由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所引发的,它的视角是典型的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成本收益分析。

Raymond Vernon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两个重要基础,它们分别是技术和区位。一方面,该理论把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以技术在国家之间的转移为基础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另一方面,该理论提出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生产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区位影响因子来选择生产地点。无论是技术,还是影响区位选择的成本、利润、市场规模与潜力等因

子,它们都反映了传统经济学在信息完备和完全理性假设前提下的一种基本观点——将人当作在约束条件下实现最大化的计算机器,人的行为可被视为是计算机模拟行为,换言之,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企业决策者)只是在技术、成本、利润、市场规模与潜力因素等条件约束下,选择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出口或(和)生产。但是实际上。现实经济中的企业国际化不只是人们对经济刺激(价格、利润、收人等)的机械的镜式映射,更重要地,它还是人们进行国际化的欲望、需要、利益以及意志的充分体现。因此。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

三、从基于经济学向基于心理学靠拢——“有限理性人”假设下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开始注意到人的心理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也反映出了这种趋势,“完全理性”的概念逐渐被突破。

交易成本分析方法是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该理论认为决策者是否进行内部化行动取决于企业和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大小,这说明了内部化理论仍然沿袭传统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和“理性人”假设。但是。内部化理论明确地提到了中间产品自然属性导致的交易性市场不完善(或称“知识性市场不完善”),并且强调中间产品市场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它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同样重要,都是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换言之。交易成本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存在信息的不确定,以及交易参与各方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与机会主义(Opportunism)的行为特征。这些因素构成了顺利签订和执行合约的阻力。这明显地反映了内部化理论对“完全理性人”的质疑,更确切地说,内部化理论选择把理论构建在了“有限理性人”的假设之上。

折衷范式理论吸收了垄断优势理论(Stephen H,Hymer和Charles P,Kindleberger)、内部化理论(Peter J,Bucklev和Mark C,Casson)和区位理论(Walter Isard)的主要观点,用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和许可证安排这三种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中作出选择。由于该理论只是对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的简单综合,因此,大体上也是反映了企业国际化理论从基于经济学向基于心理学靠拢的趋势。

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决策者之所以要在积累市场知识并减少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国外市场的资源投入,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国外市场的了解以及在国外运营的经验,而这种解释正是源于Aharoni(1966)、Cyert和March(1963)的企业行为理论关于决策者具有“有限理性”的假设,在这一假设前提下,决策者对国外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无法完全预期的,只能够“干中学”。另外,“干中学”过程使得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产生了互动、反馈的关联,这进一步导致人的偏好在环境变化中演化,从而推翻了传统经济学关于偏好稳定的假定。显而易见,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就是明确地发出了企业国际化研究理论向心理学靠拢的信号。

四、基于心理学——“行为人”假设下的企业国际化观点

随着心理学中行为学派与认知学派的相继兴起,使得许多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有条件对个体的异质行为动机进行刻画。行为学派的观点是,人脑是一个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器,而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不过,刺激一反应模式不能解释人类行为中一些最为显著的特点,比如选择性和适应性。这种局限性直至认知学派的兴起才有所突破。认知学派对经济学最大的贡献是,它使经济学得以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而不像早期那样停留在对行为本身的外在描述上,这为理解经济个体的各种异质行为动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

国际化网络观点的提出是国际化理论全面转向心理学基础的标志。在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中,企业的国际化被认为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而且对每个企业来说,这个学习过程都涉及到网络中的其他典型参与者,同时。双边商业关系(Oyadic Business Relationships)和网络(Net-works)建立在企业之间甚至是个人之间的信任、强弱联系之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网络观点的文献强调了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其核心概念涉及到了知识的嵌入性。知识发送者的意愿与能力,知识接受者的意愿、信任和吸收能力等,这些概念以及围绕它们所提出的大量命题清楚无误地表明:国际化网络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离开了传统经济学对“成本一收益”分析的依赖。该理论认识到经济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还会受到他人利益的影响,因此,该理论更加注重人们之间的心理因素(观念、感情、信任)对国际化行为的影响。此时,经济个体也就不再是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而是类似于贺京同、那艺(2007)提出的所谓“行为人”。在“行为人”假定下,经济个体具有不断认知和学习的能力,并且在不断学习中逐步积累和提高自身的经验知识以及对其他群体成员的认知程度,进而渐次探索着使选择行为趋于均衡。

Madsen和Servais(1997)认为要全面理解国际新企业现象就必须考虑创业者的背景。应将研究国际新企业时的观察时间延伸至企业设立之前,因为创业者的背景、态度和思考模式或者在创业前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企业发展路径有很大影响。同时。McDougall,Shane和Oviatt(1994)的研究也认为企业家的经历、国际视野与动机对国际新企业的特定发展形态影响很大。企业家的教育经历、海外生活经验、从其他国际性工作中获得的经验等影响国际新企业的发展路径,它们调整企业家的思维,扩展其跨国网络,为新企业创造更多机会,缩短对特定产品市场的心理距离。可见,把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引入到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当中形成“国际新企业理论”是不同领域理论相互融合的趋势造成的,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一类的概念源于对人的本能、行为和认知的研究成果。企业家不再是被收入、价格等经济提线牵动的经济木偶,他们进行国际化的行为以及自身内在制约国际化行为的心理因素,例如:态度、思考模式、国际视野、海外生活经验等都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既体现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对企业家心理因素的依赖,也体现了“国际新企业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五、结语

随着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的理论开始逐渐地由传统经济学基础转向心理学基础。以知识(包括客观知识和经验知识)、学习、关系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内容的各种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地涌现出来。这些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理论更加地关注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同时注重于解释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态过程。另外。它们的视角也更加的“微观”,即研究中心更多地倾向于团队、个人的属性,例如:团队、个人的知识(包括客观知识和经验知识)、学习、关系、创新精神等等。接下来,我们把基于传统经济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基础视角的分类、梳理,我们初步地明确了企业国际化研究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也明白了企业国际化理论与传统经济学、心理学之间微妙的关系,这些为我们今后开展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经济学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什么是心理学
国民经济运行向好基本走出疫情影响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