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爱萍
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说:“种竹交加翠,种桃烂漫红。”意思是说,我若种竹子,我一定要让我的竹子长得枝叶交加;我若种桃树,我一定要让我的桃花开得妖娆烂漫。其实自古以来,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大多具有这种情结:做什么事不做则已,做就要追求一种极致的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的要求,个人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要有一种“种竹交加翠,种桃烂漫红”的志向。直达学生心灵的传道,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个教师心中的祈求。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素质,如拥有厚重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学科教学规律,等等。尽管各人的视角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好教师要有“洗课”的习惯。
所谓“洗课”,就是把课堂上一些多余的环节、不必要的铺垫、不完美的细节去除掉。大凡名师,除了他们具有极高的悟性、极强的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对于核心知识的超强洞察力以外,一定还有“洗课”的习惯。不反复推敲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不经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的过程,不可能有着手成春的课堂效果。我们在佩服名师“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感叹他们的课堂设计如神来之笔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可以说,任何一个有底蕴、有底气、在课堂上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教师,能令人“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叶圣陶语)的教师,一定都有“洗课”的习惯。
“洗课”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在课前,即备课过程中,“空袋难以直立”。教师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对重点、难点、疑点分析到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了然于胸,对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该以什么方式呈现知识考虑清楚,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45分钟才可以走出神韵,走出自信与丰采。
教师的知识面越宽,就越容易深入浅出地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你(教师)要每天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知识,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这段话告诉我们教师充分占有知识的重要性。正如俗话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惟有如此,教师才有可能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传递给学生。
然而,教师占有的信息量多了,也必须防备另一种情形,即有些教师很容易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迷失掉自已的判断力,他们往往对一堂课的核心目标把握不准,导致一堂课主次不明、节奏拖沓、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升学率,他们往往采取“加班加点”“打题海战”等战术,只是可怜了孩子们,他们的情趣被消解,思想被钝化,哪里还有什么学习的积极性可言?如有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料“洗一洗”,教师必须精选内容,锤炼语言。而语言的精炼来自于思想的深刻与洞见,所谓“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对一节课的反复思量与斟酌,是“洗”去累赘的有效方法。上课前,我们需要对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知识如何引入才更加流畅自然?新知识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一个教师,不能养成几十年如一日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自律与反思习惯,其教学水平就只能是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充分的预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不可预测性。课堂应情境而生、应学生而动是应有之举,课堂上经常碰到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教师有时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与遗憾,有时会灵光闪现,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另外,“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同事之间相互听课,对自已也会有许多启发。很自然地,我们应对课前的预设、课中的生成进行推敲,即再次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这就是“课后洗”。教师在课后要充分吸纳学生的奇思妙想、别情异趣,以及教学现场和同事之间的智慧。我们自问,假如可以重新来过,这堂课又该如何上?只有主动地推敲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一次次更改完善,“洗课”得到的收获才能够生成自已的教学智慧。在预设后生成,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前预设,在生成后再预设,再生成,课堂才能变成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向着精彩迈进。
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认为,一旦发现了有趣的诗意,就要用最鲜活生动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宁可不合韵律,也不能失去生机,宁可如野马,也不可如疲驴。宁可做活老鼠,也不可做死蛟龙。他认为美是稍纵即逝的。同样,来自课堂的灵感也要即时捕捉与积累,只有时时、事事、处处做有心人,“洗课”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不经意间,人的才识与学养,举手投足间,将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韵味。此时,当别人请教你一堂课用了多长时间准备时,你可以这样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只用了15分钟。”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