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体育部,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图分类号:G87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14-0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俱乐部的经营类型,管理模式,教练队伍等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兰州市健身俱乐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兰州市健身俱乐部;存在问题;对策
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促使我市以健美操等项目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各类健身俱乐部蓬勃发展起来。而健身俱乐部对于提升体育产业化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充满商机的巨大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使得大型的品牌健身财团纷纷抢滩兰州,他们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带进我市,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的健身俱乐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如何依靠我们的自身力量使之不断的成熟、发展和壮大,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是具有深远意义和值得探讨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有氧健身操及器械练习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健身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访谈法对俱乐部资深教练及学员进行了访谈,主要了解健身俱乐部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各个健身俱乐部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主要有传统型、现代型、私营型;按区域定位可划分为:社区型、商业型;各个经营类型的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水平不一。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理念较为先进的现代型健身乐部项目设施先进、活动空间大、课程形式丰富、教练专业化程度高、提供顾客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和私人教练,符合国际潮流。而较为传统和简易的健身俱乐部活动环境和氛围较差,内容单一、形式陈旧,教练主要以大课形式进行授课。反映在健身俱乐部中开设规模的传统指标主要是跳操房占地面积,健身器械拥有量,跳操房内的设置(音响、空调等)。由于经济水平的不同,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投资健身俱乐部的个人以及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健身俱乐部的规模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态势。此外,健身场馆的设施与俱乐部的规模成正比关系,规模越大,其设施就愈先进、数量愈多。其所处的地域愈是城市商业中心地段其规模也愈大,设施愈好;地处偏远或社区的俱乐部与之相比就较为逊色。
(一)健身俱乐部盈利方式
俱乐部设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员的选择,而收费又是各健身俱乐部维持日常开支及盈利的主要来源。健身俱乐部的收费一般采用办卡形式,卡有年卡、半年卡、季卡、月卡,也有单场门票,收费标准相差比较悬殊,不同类型的健身俱乐部凭借自身的品牌形象,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会针对主要的消费群体定制费用悬殊较大的卡种。例如2003年开业的兰州市第一家大型的健身俱乐部连友倍力在当时的年卡费用为3680元,即使现在连友倍力也一直坚持高价位,面向城市白领等高收入阶层的理念,只是会在假期推出针对学生群体的学生卡。经营良好的健身俱乐部,除了健身卡收入以外,非卡收入逐渐成为了俱乐部的新的盈利点。非卡收入中,除了私教在中高档俱乐部发展迅速以外,营养补剂,健身服装,饮料等也在逐步增长;同时,随着健身俱乐部行业的发展。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次,体适能培训行业发展迅速,各种认证培训机构争相进入中国,培训市场基本上是国外机构的天下,但这一领域在我市的发展还属空白。
(二)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1.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商业性健身就其本质而言是体育服务业,提供体育服务产品满足消费者健身娱乐的需求。服务产品好坏的评判标准就是其服务质量根据调查,有65%的人认为健身俱乐部的服务质量总体水平都比较低,主要表现在部分服务者质量意识、敬业精神、文化和技术素质不高;俱乐部管理不严,纪律松散,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质量波动较大。同时健身环境与空气质量对锻炼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大多数的健身俱乐部专门的跳操房都没有对使用人数做出限制,经常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不但使一些锻炼者活动范围受限,还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服务是俱乐部经营的根本。健身俱乐部硬件差异越来越小,所以竞争的砝码将更加明显的转向服务差异性。
2.俱乐部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继连友倍力之后,2004年北京的浩沙健身会所入驻兰州,前年第三家浩沙健身店在新世界百货落户,这也是兰州首家女子健身会所。对于前期打出的低价健身卡营销策略,该俱乐部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是为了通过这个方式让消费者形成一个信赖的心理,从而建立会所与会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价格的降低,也是因为市场的趋导作用。健身俱乐部之间的竞争,最为明显的武器依然是“价格战”,这让消费者在获利的同时,却也影响到了各健身俱乐部的服务质量。如何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因不良竞争而对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成了几家大型健身俱乐部考虑的一个共同问题。可健身行业在我市仍属于起步阶段,行业自律其实很难真正实现。目前不少健身中心没有准确的定位,只知道盲目跟风,一家降价,另外几家就跟着降。同时,不少消费者也缺乏正确的消费理念,认为健身行业降价就是好事,没有想到服务质量的问题。从现在来看,如何在这个竞争中即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健身的乐趣又让整个健身市场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这成为兰州市健身行业面临的艰难选择。
3.市场经营的主体管理与运营模式滞后
当前我市的一些健身俱乐部在硬件设施上不比其他中部省会城市同行落后,但在软件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即专业人才、专业化程度、管理和运营水平的差距。缺乏具有战略思维和眼光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来为俱乐部赢得更多的顾客,创造更多的收益与业绩。同时健身俱乐部是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资金支持很重要,俱乐部如何更新观念,以现代资本运营模式进行并扩张增强俱乐部竞争能力实现优胜劣汰是迫在眉睫。
4.健身教练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健身教练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相关学科知识,音乐基础知识,自身形象等。有氧操离不开有节奏的音乐伴奏,通过音乐节奏可调节运动的强度和负荷量,通过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可增强练习时的趣味性或改变有氧操的风格。而良好的自身形象对学员的学习总能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它们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充满生机,富有激情,带给学员良好的学习氛围。
(1)健身教练应提高主导性能力。在练习中教练是主体,应具备高雅的气质,充沛的精力,并要有良好的体能。教练应热爱体育健身事业和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健美操专业知识,了解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体育保健、运动训练学、运动管理学、伤病与治疗、营养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2)健身教练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有氧操的形式优美感表现为自身的形象、舞蹈及音乐。自身形象更为直观,音乐和舞蹈分别借助声音和形态,旋律和表情,激起人们的情绪。有氧操中大量的舞蹈动作配以优美的音乐,极富表现力。教练应以自己的身躯为媒介,通过美的动作和音乐,表现一定的情绪和感情,把美好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音乐及身体运动表现出来。它具有音乐、运动带给人的双重乐趣,使人们在练习过程中展示美,表现美,内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达到娱乐及健身的目的。
(3)健身教练应强化教学能力。教练的教学能力包括示范与提示、应变能力、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声音的运用组织和沟通的能力。教练在教学过程中,示范面的选择要根据队伍的站位来选择。同时,教学示范是肢体语言,因而在示范面的选择上,要学会利用背面、镜面、侧面的示范,在背面与镜面的转换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左右脚转换法”用以提高教学能力。讲解要简明扼要,用词要准确易懂,要及时地发现错误动作并帮助纠正,使学员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所学动作。
三、发展对策
(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看
1.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和引导
为了促进健身市场的发展,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中心的体制改革,完善其项目的形式、内容、规则、教材以及锻炼等级制度和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将其融入全民健身计划中,并谋求与社区体育发展相结合的新路,要制定优惠的产业发展、税收政策,建立资本的投融资机制和体系。
2.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竞争
作为市场供给主体的健身俱乐部应当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寻找开发潜在消费者;以专业化为导向,对从业人员进行从业资格认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健身专项服务;注重良好形象的创造和维持,实施标准化服务,减少服务不稳定的现象;提倡个性化的顾客营销,为顾客提供专门化的健身方案和一系列的健身计划。
3.把握消费心理进行科学定位
健身俱乐部要能够迅速了解消费时尚,找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科学定位
由于有氧操要得到人们的认同,既有其本体需要的原因,也有社会群体的比照、相互影响的因素,而各类媒体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必须积极地进行策划宣传,树立俱乐部健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良好形象,促进其发展。
(二)从内部主观条件看
1.引进先进理念及硬件设施
不断改善健身俱乐部的硬件设施,引进其他省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把健美操俱乐部建设成不但是健身、健美的运动场所,还是人们娱乐、休闲、社交的好去处。组织形式多样的健身,使得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收入的人群都能享受到健身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2.健身指导员应加强自身的修养。
健身练习的对象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不同群体,其个体差异较大,技术层次参差不齐,且流动性较大,因而在安排教学时应考虑对象个性的特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作设计要合理、安全有效,组织要有条理、能正确运用音乐,与学员保持融洽的关系,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健身指导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
3.健身指导员队伍管理应加强。
目前指导员的培训与考级开展得较为有序,但在从业人员的管理上却缺乏必要的措施,尤其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社会兼职又多,给管理和规范从业人员增加了难度,因而各职能部门应加强科学的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施明推.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
[2]宋丽霞.高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武汉体育学报.2004.11
[3]王韬.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综合素质调查分析 [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
[4]王怡平.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经营管理的现状调查分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
[5]杨明.我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健身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
[6]张平,余辉.关于我国健美操市场化的探讨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