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晓琴
《基础会计》课程是我校学习财经专业学生入校后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初中毕业的学生来说,在进入我校之前没有任何接触会计有关专业方面知识的机会,就是购买自己的日用品和交款之类的能力锻炼的机会也被过于“关爱”他们的家长所取代。因此,对于刚初中毕业来我校就读的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课程中讲述的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许多内容都是首次接触,难度很大,学习起来也较困难。如果学生开始就学的非常吃力极易挫伤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为使学生更好的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我试着通过教学方法的探究、摸索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授课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师按部就班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讲解课本知识,只强调要求学生对基本内容的记忆,而忽视处理经营业务能力的训练,只教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实践提升能力。
由于新入我校学生从未接触过社会,交易事项及经济业务就更接触不了,我们面授的这样一群学生单凭老师的一张嘴,让他(她)们清楚什么是账户,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账、明细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专业内容难度很大,老师上课费劲,学生听课吃力,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更谈不上在岗工作,这不得不让我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疑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据书中拟编好的练习题编分录、编报表,但在生产经营实帐操作方面则显得不足,如何利用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经营生产中出现会计问题更显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基础会计》课缺乏趣味性,学生没兴趣学习就没动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函待解决。
二、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
“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教学模式。其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其模式综合了自主学习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而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不再是“满堂灌”信息的传授者,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讨论、发现、讲解等环节,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实地观察学生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言。
(一) 课堂讨论教学问题
《基础会计》课教学中,这种课堂谈论教学方法能将整个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教师首先按总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是讨论小组的主导者,将选好讨论的主题宣布并提出要求,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就可以自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要求不在是简单的停留在文字表面背诵概念的层次上,而是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它运用到实例中。
其次是分小组讨论、交流,再进一步弄清概念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启发引导,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而教师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接下来就是讲评,每一个小组都要委派学生代表到讲台上来讲评。这样,学生在前面分组讨论时就会非常专心地学习、提问,尽量弄清每一个环节,反过来也督促了讲解同学进行思考和学习。最后一步就是总结提高。这一步由老师来完成。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及时的归纳和小结,将学生对本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全体同学的研讨进行升华。
(二) 创办情景教学
有时学生体会不到幽默生动的语言,有时运用电脑制作生动课件也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但是通过开设特定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求,成为极佳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支票的填制方法时,可以设计下列活动,由三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是甲企业的出纳员,一个是乙企业的出纳员,一个是银行职员,银行职员通过复核,发现支票上有一系列错误,要求扮演同学讲清原因,帮助纠正,最后通过一系列交易之后,他们手上各自留下了相关的凭证。通过组织活动,学生兴致高涨,气氛活跃,解决了课本上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这实操活动中,学生学的主动,学得轻松,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都得以提升。
三、 关联的讲解模式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所教的内容进行关联的对比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授课一般程序,在讲账户内容时从会计科目的复习中引出账户,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重点复习教学中使用的“T字型账户及结构。联系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的复习引出经济业务对等式的影响的四大类型,九种情况的变化。在对每一项具体业务操作时,让学生思考:一是涉及哪两个或以上的科目;二是这些科目属于哪些会计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的变化。三是符合会计恒等式否。之后,还要求学生弄清是借还是贷,写出会计分录,并过入T字型账户。这样学生会发现学过的知识本身就有关联,再运用就能提高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比中理解、记忆以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企业员工王萍预借差旅费1000元现金,当她出差回企业报销时,有三种情况:一是刚好报销1000元差旅费,二是报销950元差旅费,三是报销1050元差旅费,这三种情况会计处理是不同的,不同情况下其账务处理略有不同以及账务处理有较高的关联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的性质和内容、记账方向、记入金额等会计分录的具体内容。
四、 案例——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的财务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会计案例——实践教学法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运用企业实际案例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性很强,在教学中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工作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例如,在讲第二章会计要素这一节课时,可先不急于讲述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的分类等内容,而是首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引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概念。甲、乙、丙三方公司共同出资100万元,成立一个新公司——东方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以房产出资,评估确认价值60万。乙公司以商品出资,评估确认价值25万元,丙公司以货币出资15万元,东方有限责任公司收到甲、乙、丙三方投资后,其房屋、商品、货币均增加,即固定资产,库存商品,银行存款增加,引入资产的概念;由于该公司是甲、乙、丙三方公司在东方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注资创办,所以甲、乙、丙三公司在东方责任公司中均享有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引入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企业随后在经营活动进行中,由于资金不足,向银行借款则引入负债的概念,随着商品的销售会取得收入,同时也发生相应的费用,而且还要向国家交各种税费,从而引入收入和费用的概念;收入扣减费用后得到利润而引入利润的概念。通过实例,站在购销双方的角度去讲解,学生们分别理解就容易的多,而且对后面要学的交易事项的确认及会计分录的编制以及后章节实际操作也有帮助。
(二) 将案例与会计实训教学相结合
由于案例是从实际经济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因而在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创设形象逼真的会计实践情景,将案例教学与会计实训课相结合来进行。例如,在讲授记帐凭证填制时,举出几笔经济业务。首先要确认记帐凭证类型,然后讲授填制的方法。重点讲授第一种记帐凭证——收款凭证的填制。包括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填制方法都要逐一加以介绍。因为三种凭证的基本填制方法相同,只是个别项目存在差异,只需将第一种凭证的填制方法讲解清楚,其他凭证的填制方法可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实现能力教学目标。
另外记帐凭证填制的教学也可以与实训相结合。由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每一种记帐凭证的填制方法;然后由学生参与到演示活动中来,通过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在讲解时也可以故意将填制的内容写错,由学生来挑错,进一步锻炼学生辨别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 注重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基础会计》理论课之后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及账务处理程序等的教学完全是一个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如果这些阶段,教师仍逐章逐节的讲述,然后按部就班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学完《基础会计》后各章节无法在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账务处理程序。即学生心中无数,不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因此,《基础会计》理论之后的教学,应不分章节,完全综合起来,主线围绕账务处理程序来讲述,练习。教师首先必须准备一套单步骤的某企业一个月的原始凭证(复印或自制均可);然后据上述交易事项的多少确定每个学生应分配的记帐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科目汇总表、报表等(凭证,账页及报表于实际完全一样);然后组织学生从建账开始,进行账务处理程序每一环节的练习,在练习中随时强调目前所处的环节,并在每次练习结束后结合教材总结性讲述与本次练习有关的概念内容等。这样,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课后,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账务处理程序,理解各环节的关系,日后在实际工作中就能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