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为了使语文教学获得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就要发挥语文教学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社会功能。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尝试。
一、在语文教学中,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师自己不仅是一个感情丰富充沛的人,还要教会学生感性的体会和理解,时时处处要有林黛玉葬花的伤感,还要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多情。事实上,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这一切产生爱憎的感情。因此,一堂有价值有意义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因为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顺着作者的文字回忆、思考、憧憬,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生活和经历,是否也有过这样刻骨的伤心、痛苦和感动,不经意中,作者、文本和读者融为一体,交相感动、痛苦回忆……有一名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使文本成为沟通作者、读者的桥梁,跨越时空,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震撼、体味、放飞,得到个体生命的喜怒哀乐的体验满足,在震撼中甚至痛苦中体会生命的真谛,敦促他们审视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重新丰富、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空泛,不能充分地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中学生成长的需求。而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对课程内容要求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古今中外名家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元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叙写了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故宫博物院》可以看作是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那只嘶哑着喉咙在暴风雨中仍然竭力歌唱的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中阴暗荒芜与明快鲜亮色彩对比中表现的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无比炽热的爱。这些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以文本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以文章中最炽热的感情来激发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类、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教学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教育,教师、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课本文字表层。而当代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教师要创设开放的、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课堂。即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给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体会的机会;知识要从课内延伸向课外,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延伸中得到升华;要营造开放的育人环境。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间迸发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从而实现德育渗透。
2.教学方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
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理解掌握,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和情感体验,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语文教学的德育意义。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教育学生。如教学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让学生体会作者不愿做亡国奴的愤慨,感受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炽热的爱,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点燃,理性上坚定不忘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张扬。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愚公移山的行动太愚蠢,搬家不是更好吗?”笔者以此为契机,引发学生思考,结果在“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的热烈讨论中达成共识:1.《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面对困难,矢志不渝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2.愚公搬家则体现了面对困难挑战,积极睿智,灵活处理的思辨意识。学生既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寓言的哲理美,又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提高了素质、培养了情感。
台湾的著名教育家忠信学校的创始人高震东先生说:“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丁广举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所以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德育元素,在教学中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又得到情感的熏陶,良知的培育,使“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语文教学成为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沃土,这应该是所有语文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研究,2002.
[3]宁鸿.道德不能靠灌输[J].科学新闻,2000,(4).
[4]丁广举.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M].北京:新闻出版社,2006.
(虎海霞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中学74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