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以来,在“大语文观”“用教材教”等新理念的引领下,语文教学中的“文本拓展”应运而生,并广泛流行。“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观念逐渐成为教师们新的教学理念,“文本拓展”成了新课改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它使语文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文本拓展”加大了进入课堂的力度,并且加快了进入课堂的步伐。多媒体以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快速占据了文本拓展的大量空间。这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扩大课堂的容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听到了许多异样的声音:这样运用多媒体进行大量的拓展,是否有背语文教学的本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那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拓展才符合语文的本质,是真正有效的拓展呢?本文试着从运用多媒体拓展带来的弊端入手来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拓展。
一、拓展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之后,拓展逐渐走进了课堂,甚至成为课堂中几乎不可或缺的内容,多媒体的运用,更使得语文课拓展如虎添翼,而作为公开课,拓展往往被评价者认定为最能彰显教师功底能力的环节。因此许多老师“为伊销得人憔悴”,使尽浑身解数使课堂走得更远以求出新。不知不觉间,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文本拓展成为了一种教学时髦,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拓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也引起了我们的诸多思考。例如:
(一)数量上贪多求全,反使得课堂效率低下
通过拓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是新课程下教师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没有多媒体时,考虑到时间及呈现形式,教师往往对拓展的内容数量形式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而自从多媒体进入拓展的空间之后,就“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了。有些教师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任意拓展延伸,过多补充内容。太多信息的不断呈现,学生沉浸于多媒体课件的声光色影中,无形中就忽略了对课文本身的研读品味。一堂课下来,气氛看似热热闹闹,而学生却对句子都没有熟读,也没有静下心来去仔细研读文本,更谈不上师生情感的交流了。这样,一堂课大量的时间就花在了“意识流式”的远离中心的所谓“深刻”的扩展上了,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语感?反而无形中削弱了语言的张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的课还哪来的效率?这样的拓展反而远离了新课程所提出的拓展的本质。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以提高?
(二)形式上直观花哨,消解了语文教学的诗意
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而不是作为课堂的点缀。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拓展往往没有用到实处而成了装饰。特别是有多媒体这个强大的工具支持,教师一会用相关的图片来呈现画面,一会用一段录像来展播,一会又用一段音乐来感受氛围,这种课堂活动看似加大了课堂容量,活跃了学生思维,但也让人感到这种活跃背后隐含着肤浅和浮躁。怪不得著名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这样感叹:“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花样多了,语文的语言魅力和语文的诗意就消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也都交给这些花哨的拓展了。
由此可见,新课程下的文本拓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多媒体介入的文本拓展更存在许多弊端,甚至将语文拓展导向了歧途。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拓展呢,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拓展呢?
二、对策分析
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个教学的手段。笔者认为,成功的拓展首先应该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同时所拓展的内容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反哺文本。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再将之运用到课外的独立阅读中,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拓展”展开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文本拓展要回归语文本质
文本解读是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感受语言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过程。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个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应以此为基点,既要注重工具性又要注重人文性。流失了这个本质,语文就不成其为语文了,也谈不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了。拓展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环节,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祝福》这一课的时候,刚开始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那在我们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还有没有封建礼教的残余思想存在,我们该如何消除封建残余思想?”
结果在第一个班级上课学生发言很踊跃:有的说,现在农村里的很多人都还存在重男轻女现象,生了女儿不死心还使劲逃生,不生男孩子不罢休,都成逃生游击队了;有的说,要改变这种现象得让他们明白现在生男生女一个样,主要是要教育好要让孩子有出息,否则再多也没用。这些学生很感兴趣有话可讲,讨论很热烈,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趁机笔者用多媒体补充了相关一些封建思想在生活中残存的例子。表面上看效果很好。
上完课之后,仔细想想,忽然觉得好像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了?在这样的所谓语文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吗?显然不能。所以,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笔者果断地停用了原来的多媒体课件,对这一拓展环节进行了调整,改为:“请以祥林嫂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祥林嫂后两次到鲁家的生活。要求运用具体的描写,发挥合理想象,结合社会环境,写出祥林嫂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及命运。”因为要求发挥合理想象,学生不得不再次去研读文本,又不得不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在后来的学生成果展示中,发现这个文本拓展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语言潜能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这个直指语文本质的拓展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吃透文本。
(二)文本拓展要深挖文章内涵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中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都要围绕文本来决定。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要使拓展更好得切合文本,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把握住文本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既深化了对文本的认识又丰富了认知。这才是有效的拓展。其次在解读过程中要选好拓展延伸的“角度”。这个“角度”的定位非常重要。准确的定位能很好地把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引领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并做好课外语文实践。再次要把握好拓展的手段方式。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例如笔者在教《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时,定位在学生对“仁”内涵的理解上,切入点就从“忠”“恕”两个文字本身以及文中对“忠”“恕”两字的阐述语句上,在对文字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历史和生活现实具体谈谈什么是“忠”,什么是“恕”。在谈到“忠”时,学生就列举了历史上一大批的忠诚之士:如“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虽然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忠的内涵,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笔者再通过多媒体和学生共同回忆了感动中国的几个平凡而高尚的我们身边的忠者: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的农村妇女林秀贞等。通过拓展不仅告诉学生不仅在非常年代可以成就英雄,在我们身边只要“积极为人”都是忠,同样是英雄。通过对拓展角度和时机的把握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忠字内涵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能更好地将观念运用到生活中去。笔者觉得这篇课文的拓展可以说是成功而有效的。
(三)文本拓展要融入课堂活动
现在有不少教师,在对文本进行拓展时出现了这样一些倾向:在一篇文章学习之后,要不对某个人物进行多元解读,要不就某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要不抓住某一点进行创造性阅读,要不找出某一句话让学生进行仿写,甚至有些老师对文本都没解读透,就马上拿出另外一篇文章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些文本拓展虽然是从文本衍生出来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很生硬,好象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到底有多少意义却有待商榷。那到底如何拓展才能与课堂与文本融为一体呢?笔者认为,文本拓展应该融入师生活动中,适当的拓展是根据课堂需要而出现的,或课前或课中或课后;它的目的,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非死板的。
1.为解读文本作课前拓展,营造氛围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为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往往采用课前拓展。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文本解读之前,就学生的贯常认知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先进行了课前比较拓展。历代著名的写秋的诗歌多萧条凄凉,阴郁哀婉,让学生读杜甫的《登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在秋天的哀愁,进而让学生读文本《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一个全新的:清净寥廓,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就在比较中突显出来了。如此拓展,就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作者高昂的格调,伟大的情怀。
2.为理解文本作课中拓展,深化认知
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本内涵存在一定的差距时,教师应不惜时间,为突破难点作适当拓展。课中拓展的方式也不拘一格,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随机选择。例如:
(1)于疑难处作释疑拓展
古文中的环境时间往往为下文情感抒发起到很好的铺垫映衬作用,理解文中出现的时间的文化意象对理解文本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过程中,通过注释,学生能了解到暮春是三月份,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暮春之初”这个时间呢?对于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在这里笔者对暮春这个文化意象作了解释拓展——暮春是一个落花缤纷的季节,是一个美好事物消失的季节,是引人伤感无奈的季节。如:“落花同泪脸”“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暮春、落花”都代表着正在消逝的美,是一种哀愁无奈的意象。在这样的季节里很自然引发了作者“曾不知老之将至”的对青春不再,功业无成的感慨。既而抒发了对古人将生命看做虚诞悲伤,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如此拓展,不仅起到释疑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暮春这个文化意象,能更深刻的解读文本,更是学生有意识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2)于有深意处作扩充拓展
在教学《离骚(节选)》的时候,文中特地点出了自己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课本对话栏只点出此句话讲的是屈原出生的祥瑞,没有别的补充解释。一个偶然出生的时间也这么值得骄傲吗?此处写出生的时间到底有什么文化内涵?在此笔者补充了古人这方面的文化心态以及有关出生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一些例子: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认为出生的时辰跟人的命运关系密切。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表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上帝特意安排的。其实这种文化心理也影响到了现在,如算命。
3.为深化文本作课后拓展,强化理解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浅显,主题比较明确的文章,教师们就需要设计艺术的文本拓展环节,以达到“浅文深上”的目的。在上海伦·凯勒的长篇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节选部分教学中,笔者觉得主人公强烈渴求光明、热爱生命的形象是显而易懂的,但是,对主人公的精神内涵,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挖掘。所以,在完成文本解读后就设计了这么一个拓展形式——首先笔者让学生学习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和颁奖词》,初步感知凸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三种形式:标题、人物简介、颁奖词。然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也来给这个人设计感动世界人物事迹简介和颁奖词。
整个拓展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这种层层上升的拓展练习带领学生深入地走进了主人公的精神内核。课文成了学习的文本资源,不断提升着学生对此类文章解读的能力,提升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再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文章,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真正有效的拓展应紧贴文本,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基础,让学生的思维伸向语言的深层、文本的深处。不管是运用多媒体或是其它的手段进行拓展,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课堂效率与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拓展中齐飞;让学生的语言在文本的土壤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让学生的思想在阅读中升华发光、璀璨夺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学出版社,2006.
[2]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
[3]语文教学与研究[J].2006,(4)、(8).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6).
(陈学兵 浙江省临海市台州中学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