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实节目的电影化结构

2009-05-13 08:10
新闻爱好者 2009年6期
关键词:纪实编导栏目

崔 兵

看过纪实片《蓝军一号》,分析其精彩之处的时候,发现其都与某些电影手法相同。在欣赏某些情节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在欣赏一部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的大片,加上以前对这个问题一些感受的碎片,所以想在这里谈一下。

“电视纪实节目的电影化”这个说法,我认为并不很准确,感觉似乎是电视借用了电影的手法一样。一直以来,当电视和电影一起被谈起的时候,多数人的感觉是电视纪实似乎就是电视的代名词。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讲,即从受众的心理出发形成的种种传播思维和传播方法来讲,我觉得电视和电影是相通的。随着对电视的逐渐熟悉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观众对于电视纪实节目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真实”这个曾经被视为记录片生命的标准,适当的艺术元素的融入会让纪实节目变得更加精彩。纪实和艺术并非水火不融,电视纪实除了遵循素材必须来自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外,其他的许多创作思维和艺术规律是相通的。

电视的优势在于向观众展示生动鲜活的现场和过程,而一些有深度的东西则需要报纸和杂志这些平面文字媒体来完成。但是对于现在来讲,电视为了影响受众,做到引导舆论、影响舆论,就不能单单向观众展示一些直白、空洞、无任何意义的过程,我们要让观众看过我们的节目之后产生一些思考,要让观众理解我们片子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的传达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编导前期的一种“设计”,让我们的片子能够真正地展现生活中的一些原生态,挖掘人内心的情感。有人会说,前期的设计和对被拍摄对象的介入和干扰会影响片子的真实性,违背了电视纪实客观性的原则。其实我这里所讲的“设计”并不是打破被拍摄对象的正常生活,故意编排出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情节作为噱头来吸引观众,而是在不违背被拍摄对象正常生活规律的前提下,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一些小的艺术方面的加工,使得编导的一些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通过这些小加工来表达出来,既不破坏真实性与客观性,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片子意义的传达。如果把被拍摄对象的正常生活比作是一汪平静得如镜面的清水,没有一丝涟漪,我们编导根本就不会去打破这种平静,我们的“设计”将体现在在湖水的上方点缀一抹夕阳,或者在湖畔加上一对相拥而坐的情侣的背影,这就会让我们的片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生动起来,我们的效果即将是1+1>2。

纪实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是一种对生活的阐释,我们的设计以及纪实中的比喻、有寓意的素材其实就来自生活本身,是编导在拍摄的具体环境、具体情节中对被拍摄对象的一种感悟,它不像艺术语言中的形象是想出来、演出来、制作出来的。

电影能够吸引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导演或编剧会把故事讲得生动、跌宕起伏,不过电影这种对于故事结构的设计和把握在前期之前已经完成。对于电视纪实节目来讲,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镜头前即将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够从未知取材,因此我们对于故事的处理只能够在后期完成。随着家用DV的逐渐普及,记录已经不是电视工作者的专利,我们纪实节目的来源开始多样化,纪实节目的栏目化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是随着频道的增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讲,平淡、朴实无华的讲述已经无法留住观众。同样,电影从票房等商业因素出发,它也会在影片的前几分钟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电视纪实节目要变得好看,要能够留住观众,就必须加入一些技巧性处理。电影悬疑片和电视调查性栏目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但是如果我们把悬疑片的技巧和手法用到调查性栏目以及类似的纪实性栏目中,把答案放在最后一刻揭晓,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电视工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也许是传统的拍摄思维和方法的限制,我们始终没有将这一点做得很充分。记得有个调查性栏目做过一期节目,焦点在于一个孩子已经两岁的母亲的年龄是14岁还是20岁。女孩长得很小,非常像14岁,片子没有任何倾向性,大多数观众在还没有看到结尾的时候就已经认定她肯定是14岁,但结果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小女孩是20岁。这样的片子才富有情节起伏和跌宕性,如果一个片子让人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这样的片子是失败的,尤其对于电视纪实节目或者调查性节目来说。这个例子就有些接近我上述的观点,但它只是凭借一种客观存在的视觉假象“欺骗”了观众,其实并没有融入编导太多的技巧和想法。假如小女孩长得就像20岁,我们还在争论她是不是20岁,结果还是20岁,这样就无任何悬念和看头了,除非又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长得像20岁,实际上是14岁。

对于这样孰是孰非,需要在最后一刻揭开谜底的调查性节目,我们不妨大胆地把观众向错误的方向引导,让观众在看片的过程中一直感觉那个错误的答案是正确的,在最后一刻当观众知道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时候恍然大悟,对片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反方向的引导并不是赤裸裸地用解说词或者字幕等元素去欺骗观众,这样也根本产生不了什么效果,甚至还会让观众讨厌电视。我们应该从对事实的选择、角度的选择等技巧完成这一过程。西方标榜新闻的真实性,而他们的报道也的确客观,但他们却将意识形态最大限度地隐藏在事实背后,在受众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要想成功地“误导”观众,我们可以技巧性地增多错误一方的话语,减少正确一方的话语,多用一些有利于错误一方的事实。有的时候在我们拍摄之前就知道孰是孰非,但是观众却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精心选择被采访对象,使得这个“误导”过程从前期就开始进行。说了这么多,其实这种“误导”的手法也只是适用于那些存在对立面的调查性报道中,并不是大多数的节目都能够“误导”观众,但却提醒我们作为当代的电视人,反传统、反常规的创新思维是需要的。

猜你喜欢
纪实编导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砚边纪实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