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方胜
摘要: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按照一般的理解,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是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个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依靠技术上快速检索和强大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在新闻报道尤其在新闻背景方面体现出自身巨大的优势。本文试通过考察网络语境下新闻背景的文本特点、意义、局限等,以求对新闻背景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新闻背景文本意义价值
网络语境下新闻背景文本的特点
文本形态网状化
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背景相比,网络新闻背景文本形态呈现一种网状化特点,它除了采取粘贴式将背景直接融入新闻文本中(与传统纸质媒体相同)外,也采取独特的发散式,即依靠技术手段实现超文本链接来链接新闻背景,而这种发散式主要有两种设置方法:第一种是设置“节点”法,一般在新闻文本中灵活设置关键词或词组“节点”(使用区别于正文的颜色),通过点击该“节点”,从而实现新闻背景的链接。第二种是“独立板块”法,在新闻文本之外设置独立板块,背景材料标题被集纳在此板块中。根据背景材料的独立板块在网页上的不同位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文本版面空间嵌入一个独立的背景超链接板块,放在正文导语的右边,并与导语并列。将此背景独立板块纳入文本的统一框架,既方便网民点击,又增加了版面视觉美感,例如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中许多新闻背景超链接就是这样设置的;另一类是在新闻文本之后,设置与其内容相关的背景标题,受众通过点击这些标题实现新闻背景的超链接。而根据背景材料的具体超链接方法,又可分为横向整合链接和纵向整合链接,前者是将新闻报道与报道内容有关联的背景材料通过编辑整合进行链接。后者是将当前受众正在浏览的新闻文本,与该文本中发展变化的新闻事实作持续的相关报道进行链接。如,湖南省株洲市某县原县委书记调离前突击提拔干部100多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新浪网)新闻正文后“相关阅读”提示下面超链接两条并排着的背景材料标题:一篇是《河北青龙原县委书记突击提拔283名干部被撤职》,另一篇是《原广东省揭东县委书记突击提拔干部被立案》。该例中链接的背景材料是编辑根据“县委书记突击提拔干部被查处”这一相同主题进行横向整合确定的。
因此,通过综合运用设置“节点”法和“独立板块”法超链接背景材料,被链接的每个单篇报道都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且有相对集中的报道主旨,以解释说明新闻事实。而报道与报道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组合成某一新闻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此层层往复、交叉发散,使网络新闻背景的形态呈现网状多维的立体结构。
表现手段多样化
首先,在媒介介质上,网络新闻的背景表现为多媒体融合。网络新闻背景材料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点集于一身,它根据自身需要将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形式进行整合。多媒体技术使得网络媒体真正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的媒体空间,受众在进行超文本阅读时,感受巨大的视、听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在信息介质的转换过程中获得新的意义,而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效果是单个媒介手段所不能带来的。
其次,在文本体裁上,网络新闻的背景表现为体裁的多样,既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通讯和评论,甚至还可细分为更多的体裁,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在独立板块存在的新闻背景结构中,点击相关背景材料标题实现超链接,链接更多的新闻背景。这些背景文本的体裁灵活多样,既可以是消息、通讯,也可以是新闻评论,甚至可以是网民言论(如博客)。体裁的灵活多变使新闻背景在解释、说明、补充、烘托新闻主题等方面更具有可感、可读和深化的作用。如,《瓮安事件:不法之徒挑起事端必须受到法律制裁》(2008-07-23)一文对瓮安事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即挑起事端的不法之徒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很明显,体裁是属于新闻评论范畴的,其余几篇《贵州瓮安“6·28”事件涉黑组织骨干分子黄平落网》(2008-08-14)、《瓮安“6·28”事件已查清涉案人员355人刑拘100人》(2008-07-14)等从体裁上都属于消息范畴。
文本内容碎片化
“碎片化”是对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说法。喻国明引用有关研究,在就当下社会“碎片化”的分析中指出:“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在传播通道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意见表达多元的网络语境下,这种差异化诉求,投射和反映在新闻背景文本上,就表现为其文本内容的碎片化。超链接所链接的背景材料文本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信息碎片,这一个个信息碎片再通过超链接来链接更多的碎片。网络媒体通过超链接手段,使新闻文本的空间和信息量无限发散、扩张,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主题被编辑集纳起来,使各种不同的观点或意见等都得到不同程度地呈现。超链接的层级越多,文本的内容就越显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从而颠覆了文本传统叙述的背景整体性。
网络语境下新闻背景的文本意义
网络语境下新闻背景的文本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
首先是对定义的挑战。传统新闻理论认为新闻背景不具备或具备很少的新闻价值,但在网络语境下,新闻背景不仅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而且它能通过超链接,使其与新闻文本的主要新闻事实相配合,将其中的新闻价值进一步放大。《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认为“关于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环境等材料,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内容”。在网络语境下,新闻文本之外通过超链接的每一个新闻背景材料,虽然都有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作用。但当把多个背景材料集纳,却往往显示它们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可能不止一个。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文本往往是多主题的。
其次,在网络语境下,受众不再是“枪弹论”中只要被传播的信息所“击中”就应声倒下的被动体。受众在认知过程中拥有很大的阅读主动权和选择权,主体意识回归、提升。因为网络媒体不仅向受众提供新闻事实,而且通过超链接向其提供解释、判断新闻事实依据的背景材料,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需要自由地点击链接。此外,文本后还增加了与受众互动的设置,较为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设置一系列可视化的QQ表情图像,受众通过点击、选择某一种表情图像来表
达阅读该文后的感受;另一种是增加受众“发表评论”或“我要评论”设置,受众可以点击,在弹出的互动窗口里发表对该文的看法。超链接的应用以及一系列人性化的互动设置正是对受众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肯定。由于多元化的材料信息,受众不再像传统传播效果理论描述的那样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与此相反,受众在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主体性和自主意识。
新闻背景文本的实践意义
其一,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受众在浏览新闻文本过程中,通过点击嵌入式关键词或词组“节点”,或者通过点击新闻文本之外的背景材料标题超链接到更多与其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这两种超链接新闻背景的方式,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由于传统印刷媒体版面空间的稀缺性和电子媒体频道时段的稀缺性,在单位时间和空间所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传统媒体在挑选背景材料时受到很多局限,背景材料必须精挑细选而不能采用太多。互联网的存储空间可以无限扩展,网络媒体的信息不受时空限制。网络媒体通过超链接,可以容纳难以穷尽的背景材料。这种新闻背景材料拥有易于保存、检索快速方便和无远弗届的特点。超链接使信息达到最大化共享,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其二,诉求多元化使文本主题深化。它不再是传统媒体报道上的线性结构,而是一种集束式发散的多层网状结构,通过层层超链接,实现新闻信息的网状化无限延展,最大化满足了受众的多种需求。同时,在新闻背景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手段,强化了受众的认知,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的视听觉效果。背景体裁的多样化也拓宽了受众的视角和思维空间,丰富了文本的表现力,深化了新闻文本主题。此外,信息材料来源的多样化也给受众提供了不同的新闻背景或者解读新闻的多重视角。受众通过超链接新闻背景材料,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诉求得到多元化的展现,也有助于深化新闻文本主题。
其三,对新闻同质化提供了有效竞争的途径。网络语境下,媒体在发布新闻信息时具有即时迅速、转载方便等优点,与此同时,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新闻产品日益呈现同质化的趋势。当前我国的网络新闻网站因为没有独立采访权,许多新闻信息多采用粘贴的方式进行转载,更使这种同质化现象发挥到极致。面对新闻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媒体如何打好新闻背景这张牌,在诸如怎样设置超链接“节点”、怎样合理和有效地对背景材料进行安排与整合,以深化报道主题吸引受众关注,增强新闻网站的公信力、影响力等,已成为一种应对新闻同质化竞争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网络语境下新闻背景的文本局限
由于背景文本本身的特点或当其设置不当时,背景文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过量的背景信息带来受众认知困难
在新闻学里,狭义的信息概念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从受众认知的角度看,网络媒体凭借技术上的优势,链接海量的背景材料、充足的信息,给受众带来便捷的服务和完美的信息享受。受众不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体,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点击、收集网站编辑的背景信息,这种海量信息和受众的自由度是传统媒体时代所不能比拟和不敢想象的。与此同时,网络网路的浩瀚无边使新闻媒体的传统传播意义上的“把关人”作用已经大大削弱,网站编辑虽然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来整合编排背景材料的,但如果设置超链接的背景材料不当,还是会造成冗余信息与垃圾信息泛滥,往往令受众无所适从,给受众寻找和阅读对于自己有用和感兴趣的信息带来沉重负担和困难。为了在浩瀚如海的材料中寻找、甄别有用和真实的信息而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无疑加大了受众认知的难度。因此,超链接的层级越多,读者随着鼠标的不停点击打开新的链接,就越容易偏离他的阅读起点和原始主题,导致受众对原始新闻文本主要信息的忽视和敏感度的降低,表现出对新闻主题认知的钝化,增加了受众认知的困难。
多元化背景信息构成对舆论一律的挑战
多元化的背景信息增加了新闻舆论有效引导的难度,构成对舆论一律的挑战。消息来源的多元化和背景材料信息的多元化,一方面固然有利于受众根据自己的理性思辨,对“信息的自由市场”所提供的多元信息进行互相验证从而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另一方面,如果新闻背景材料设置不当(材料数量过多、超链接的层级过大),多元化的背景材料在网络新闻发散式网状化的超链接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去中心化”效应,不仅不能起到烘托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反而可能带来新闻主题泛化和淡化的负面效果,除了给受众辨别真伪带来困难及容易引起其兴趣点的转移之外,还会直接影响新闻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的效果,增加了新闻舆论有效引导的难度。此外,当读者通过点击背景材料进行一层又一层的超链接时,往往很轻易地就跳出该新闻网站所锁定、掌控和把关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因此,怎样科学、合理地筛选、安排与新闻相关的背景材料,安排多少背景材料,怎样合理地设置超链接的层级数,使它从属于和服务于新闻主题而不喧宾夺主,怎样避免新闻背景同质化现象,怎样辨别背景材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规避诸如侵犯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等都对记者和网络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