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教育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2009-05-13 08:09黄祖林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黄祖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目前体育教师培养的不理想状态。文章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体育师资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培养合格体育教师而进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内涵与特征 体育教育 改革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落实“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即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学生获得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文化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相对后进学生的做法。树立强化普及教育,淡化选拔教育的观念,使受教育者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倾向,而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必须得到改变。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辨证关系。这种关系,就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与个别发展的统一。

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外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型、实验型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创造性的培养是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多次改革,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所提出的最新培养目标与以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更为全面和宽泛,但仍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体。培养目标虽追求全面性,但不坚定、不明确。这一点在教育与受教育两方面都得到反映。由于近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中小学体育师资需求较小,毕业生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同程度地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产生动摇。因此,高校的部分决策者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未经深思而采用的一些举措,明显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反映到现实中就产生了这么一种现象,那就是体育教育专业自身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就匆忙在本专业的基础上或基础内拓展其他专业,使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出现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委)就体育教育专业陆续修订颁布过4个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如课程设置、专业化程度、教育目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课时分配、内容体系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求。新的教学计划没有体现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这一特征,没有体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特征,只是对原有课程设置的一个缩减,对提高培养体育教师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反观这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计划的修订,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难于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的需要。

(三)培养方法不得当

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只注重了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只注重了运动技能的获得和学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健身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的理解,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教”的方面显得很薄弱。当学生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举足失措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

(一)办学思想逐渐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渡与改革

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思想要从单纯培养具有体育教师能力的人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转变。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是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同进步的全面发展。这一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要求我们在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数的同时,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确实使学生获得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在转变的方法上,要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制定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模式、方法、内容、评估体系,使素质教育成为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并没有跳出传统的课程设置的模式,依然是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加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课程,把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学生以考试合格为标志完成一门课程学习的结束,至于学生是否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而获得继续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很难说了。由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弱点,没有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标准化的教授,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授每门课程的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体育教育界急待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首先教师要思想重视,更新教育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与提高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要求,使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成为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实施的工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必备的能力,积极探索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只有如此,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才能持之以恒,取得好的效果。

(四)建立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是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成功的保证

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职业尽快标准化和专业化,即使教师工作由社会普通职业发展成专门化职业,亦即以专门化的岗位,确定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标准,以专业化的标准来建立专业化的教学,以专业化的教学与训练来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教育成为一种有自身独特培养规格、内容与标准的专业化工作,使其成为像培养医生、律师一样的、其他教育类别无法替代的培养模式。体育教育专业的管理机构,就必须特别重视本专业教师的进修与培养,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提高,始终具备培养合格教师的能力。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全面素质的教育与提高,教师教育的结果,最终决定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成败。

结论

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作为师范院校体育学院在培养未来合格体育教师的工作中更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兆厚.高校体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

2.李正.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1999

3.李晓新.略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9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瞧,那些改革推手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