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庆
歌唱表演艺术是以听觉欣赏为主、视觉欣赏为辅的艺术品种。但随着当前影视、网络等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大观众对歌唱表演艺术的可视性要求也日益提高,视听共享的歌唱表演更是反映了当代观众的普遍愿望,优美的声音加上出色的形体表演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使大众的审美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对于二度创作的歌唱主体而言,提供给观众听觉审美的载体是歌唱主题的歌声,而满足观众视觉审美需求则要依靠歌唱主题的外部形体表演。歌唱艺术中的形体表演是歌唱主体心理活动的外部流露,也是调动、再现主体情感的有利手段,是向观众传达作品内涵及情感的重要桥梁。歌唱中,形体表演技术的获得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歌唱表演者能动地注入自己强烈的感情、充分的想象以及平时的训练来加以提高。
一、声乐演唱训练过程中的“情感想象”
(一)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
一切艺术,贵在以情动人,音乐是最心灵化的艺术,是陶冶人的感情的艺术,只有音乐才能表现人类可言传和不可言传的感情。没有充沛的感情就创作不出动人的作品;同样,声乐演唱者不动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所以无论是演唱严肃的音乐作品,或是“通俗”的音乐作品,都要声情并茂,都要以情动人。如果没有感情的投放纵有一副好嗓子也只是表演技巧而已,所以说声乐演唱除了运用歌唱技术去理解、处理和表达作品歌词和旋律所规定的主题和情境之外,与器乐相比更需要能动地注入歌唱者自己的情感。
(二)声乐演唱训练过程中的“声情并茂”
“情真意深”是歌唱的关键。“情感”的重要性,“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的说法可谓由来已久,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说法,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表达出衷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斯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认为音乐能表现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互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
所谓“情”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各种情感的集中、提炼、美化和再现,是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认同或碰撞、思想感情的交流与共鸣。“情”是声乐艺术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前提,是声乐艺术存在的灵魂;而“声”则应该是情的必然流露和艺术表达。歌唱家只有在演唱时以情带声、声随情出,达到“声情并茂”,才能感染和打动听众。一位有创造性的声乐演唱者应该是能够把隐藏在作品中的深层的东西,也许是构成这部作品最深刻最“秘密”的东西,或即“画龙点睛”之“睛”,突出地表现出来,从而认识和反映构筑起更完整生动的音乐形象,这个音乐形象,就会与我们的思想情感血肉相连。这时,当我们演唱这个作品时,自会情动于中,情形于声。
(三)声乐演唱训练过程中的“想象”
在声乐演唱中,许多抽象的声音概念和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仅靠讲解奏效的,还需要声乐演唱者自己去动脑思考,进而激发丰富的思维活动,从而使自己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声音观念和歌唱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演唱。而今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决不仅仅局限于把作品创造或表现出来、写出来或演奏(唱)出来。演唱者或演奏者通过面对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爆发出想象,擦出灵感的火花,进行再次创造,这才是艺术作品中闪光的、最令人向往和喜爱的东西。
(1)关于声乐演唱中的呼吸的想象
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动力,是歌唱的支持力。声乐演唱中的呼吸和平时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呼吸,若没有呼吸人就不能够生存了。无论人们是睡着还是醒着,用不着去想怎样呼吸,就会本能而很自然地吸进去、呼出来,循环往复地呼吸着。呼吸,有时深,有时浅,有时急,有时缓,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呼吸。但声乐演唱中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不同,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比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变化要多,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要随着乐句的长短,根据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运用呼吸。所以声乐演唱者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
(2)关于声乐演唱中的发声的想象
无论是男女、高低声部,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凡是健康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种是发真声的,真嗓子机能,以现在的科学名词叫作“重机能”;一种是发假声的,假嗓子的机能,以现在的科学名词叫作“轻机能”。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假声是我们把局部声带振动(边缘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想象成声音。并不是别人发出的声音。而真声:即重机能是整个声带振动(全振)而发出的声音。每一个正常的、没有毛病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在生活中说话也好,演唱也好,用得好的声音都需要两种机能一起作用。这两种机能互相配合运用,不能单用一种,任何单用一种机能的方法都会让嗓子出问题,除非一天只说一句话,或者只唱两三分钟,可以例外,若是搞演唱专业的,用真假声分家的唱法来唱,嗓子很快会出现问题,非但不能单独使用一种机能,即使是使用两种机能混合在一起的声音,也不定期要把握两种机能使用时有恰当的比例。若是真嗓子使用过多,声带长息肉的机会就越多;若是假嗓子使用过多,声带长小结的机会就越多。所以,任何健康地用声音的方法,都是真假声恰当地混合着使用。一般说来,如唱低音用真声多些,唱高音用假声多些,唱中间的声音则用真假混合的比例差不多。
(3)关于声乐演唱中的共鸣的想象
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发声,有了动力以后,共鸣在声乐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小而且很单薄,很不好听,不能成为声乐演唱的声音,要靠共鸣把声音扩大和美化,才能成为歌唱的声音。同时,决定歌唱声音的好坏,特别是音色的不同变化,共鸣都是很重要的条件,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说呼吸要深而不僵,吸气的时候很自然地共鸣腔体就随之打开而形成了共鸣的通道。歌唱共鸣的通道像管乐,是一个管状腔体的振动。我们人声乐器的通道也是一样,打开腔体,让声音振起共鸣再发出来的声音,就成为音色优美动听的歌声了。
(4)关于声乐演唱中的语言的想象
上面我们所谈的是关于人声乐器是怎样发出声乐演唱的声音的,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在人声这个乐器中,所独有的一种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的,就是配合歌词同时发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我们通称为歌唱的语言。
人类语言中的语言,由两种音构成,一是元音,又叫母音,一是辅音,又叫子音,在汉语拼音中称为韵母和声母。
A、汉语的基础元音有a、o、e、i、u(?)还有复合元音,由两三个元音复合而成;如:ai、ei、ao、ou。鼻化元音是由元音和辅音n、ng复合而成的,如:an、en、ian、in、uan、ang、eng、ong。元音有各式各样的,世界各国语言各有不同,相同的元音在不同的国家的语言中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所以在唱某个元音时,可能在这个国家的语言中认为是唱对了,而在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中则认为唱得不正确。
B、语言的另一部分是辅音,也称子音。辅音在发音时是气流受唇、齿、牙、舌、喉阻碍的音,如:b、p、m、f、d、t、n、l……。
歌唱,主要是唱好元音,因为人声发出来的能延长的音基本都是元音,因为语言不同,元音也有各式各样的,只要是人类为了传情达意而发出的声音都带有元音,只要有声音就有元音,元音是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既然元音在语言中无处不在,那么元音就是组成我们歌词的重要因素了,我们知道中国文字向来就是众多语言中最复杂的语言之一,有时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用上不同的标点、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调就会表示出不同的意思。当然由于演唱者的不同,对每首歌曲的理解、想象也会不同,但只要感情真挚,想象恰当,同样会与听众达成共鸣,使听众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二、声乐作品演唱训练过程中的想象
同样在声乐演唱中,要以情动人,那么首先要在音乐作品中寻找自我,通过自己的意识、想象或直觉来认识声乐作品并进行再创作;运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展示作品的艺术形象。“身临其境、情景交融”是声乐表演的最佳艺术境界。而要达到此最佳艺术境界,则离不开声乐演唱者的无限的想象,即创造性的体验需要主体的艺术想象支持。每部声乐作品的诗情与音乐的“表情本能”向表演者展示了特定的诗情画意。表演者需要通过艺术想象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想象材料结合自己对生活的形象积累进行创造。
总之,想象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心理依据,艺术是靠想象来完成的。艺术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是艺术想象,而艺术想象反过来又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它反作用于艺术。艺术若脱离了艺术想象就难以构成艺术思维,而没有艺术思维就根本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所以艺术只有借助于艺术想象才能最终体现其自身价值和最终完成自身的使命。
(作者单位:湟源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