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报道中现场记者的素质

2009-05-13 08:09陈姗姗
关键词:摄像师灾民演播室

陈姗姗

作为灾害现场的亲历者,记者在现场连线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他们站在媒体的最前端,不仅要善于观察分析现场,抓住典型细节,更要通过流畅清晰的口语表达来阐述媒体的观点。灾害性新闻报道现场的危险系数比较高,在此次汶川地震现场更是充满了大量未知的安全威胁,这对现场记者的心理素质及应变、适应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尊重新闻的真实性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记者工作中的第一要务就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灾害报道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每一条信息的发布,都是为千里之外的受众(包括演播室的连线主持人)所深深关注的。在每一次连线过程中,连线记者不仅要对自己所报道的每一条消息负责,更要为千千万万关注灾区关心灾情的广大受众负责。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或与事件同步进行采访报道。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把握事实的真相。

5月13日的四川汶川地震现场电视直播像往常一样进行着一次电话连线。某电视台本应在都江堰第一中学进行报道的某记者称灾区信号不好返回了相对安全的成都市区,该主持人在与后方连线时语焉不详、支支吾吾,如此不严肃的采访态度,备受质疑。

记者这一职业有一项内涵,即“专业的信息传播者”。这为记者履行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记者要以客观存在着的事实作为报道依据,决不能以似是而非的“伪”专业知识来迷惑、误导受众;要以客观的语气对灾害现场进行描述,决不能仅通过盲目的主观臆测代替科学的结论。

在上述那位记者备受质疑的连线报道中,5分钟之内出现了多达7次的“我觉得”这样主观判断的句式,语无伦次的回答暴露了其由未经证实的消息而妄加揣测判断的思考逻辑,无法令人信服。

把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在灾害性新闻报道中,面对诸多不可预测的潜在的突发事件,记者必须要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对所有素材和题材进行必要的判断和选择。

作为现场信息的掌握者和筛选者,记者需要时时心存“与受众换位思考”的念头:如果我是一名受众,在距离灾害现场万里之外的电视机屏幕前,我最关心的是什么?我最想得到的消息是什么?以一颗“受众”的心去思考,以一双“记者”的眼睛去观察,才能从现场纷繁芜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广大受众最想了解的有效信息。

在汶川地震报道的众多连线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记者“不知您是否也可以听见”……的声音,“从我的角度可以看到”这样描述主观性感受的报道语言。在电视直播过程中,画面无疑是对现场最直观的反映。然而在灾害报道现场,由于报道时效性的要求以及传送条件的限制,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电话连线,来自现场的音响就成为了最能体现现场气氛的重要因素,而记者适时地描述自己的主观感受,亦可以为观众的感受和判断提供参考。

由于灾难现场通信线路容易受阻以及电视直播时长限制的双重因素,在现场进行连线的记者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这时不仅考验记者的基本功,即口语表达是否清晰、简明、通俗、具体等,更要求记者在连线前的采访过程中善于观察、分析现场典型,寻找并抓住现场容易被人忽略掉的细节来进行以点代面的描述。

在白岩松与前线记者张泉灵关于四川绵阳九州体育馆安置灾民情况的一段连线中,由于现场专家的提醒,白岩松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多人在体育馆里避难,卫生间的问题如何得到解决?”“卫生间”这个平时看起来难登大雅之堂的问题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在此刻却是对灾民安置状况进行说明的有力佐证。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张泉灵没有丝毫迟疑或停顿,直接说明自己之前特别去进行了观察,具体谈了卫生间的情况并做出了评价。可见,在现场的记者对现场的细节进行细致观察是多么重要。

充满对报道对象的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的首要责任在于提供给广大受众应知、拟知而未知的信息。面对这次特大地震灾难,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就体现在对伤者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对不幸逝去的生命的尊重上。镜头要收录的,不应该是记者不顾灾难亲历者的内心痛苦而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问,更不可以为了所谓的“吸引眼球”而肆无忌惮地在电视上展现灾害现场或救援现场的血腥、残酷场景。

央视主持人董倩、张羽和前方记者张泉灵在九州体育馆的一次连线堪称典范。在对体育馆的灾民安置概况进行扼要描述后,张泉灵面对镜头坦诚地说道:“在我和一些灾民交谈之后,我觉得真的让他们去回忆当时发生的一些瞬间,去回忆失去的亲人,是一件相当残忍的事情,所以我只是简单地采访了一两个人。虽然那一段回忆对他们来说像是一个梦魇,但至少在这里他们是安全的。”质朴的语言,真诚的态度,诚恳的表述中透露出对灾民的浓浓关怀和深深同情。

此地此刻,对遇难灾民的善后事宜、获救群众安置现状的高度关注,不仅是对记者职业道德素质的检验,更代表着媒体的责任和良知。记者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身处灾难现场的人。在四川卫视此次的相关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记者随身抱着保护机器的袋子以便适时进行转移,或者一手拿着话筒,一手帮助救援人员抬担架,甚至在报道现场放下话筒,去代替体力透支的救援人员爬进废墟探查幸存者的状况。在这个时候,观众不会奇怪在报道中出现这种不符合工作原则的举动,反而会对其作为身处危急现场的一个“人”的正常举动表示认可和尊重。

各方面的有机配合

一是与演播室主持人的配合。要做到在有限的连线时间内使有效信息得到充分发布,连线记者和演播室主持人如同控制大量信息源的开关两头,两者之间的有机配合无疑是做好一次成功连线的重要因素。

由于信号传输的原因,现场连线记者对于演播室主持人话语的接受会出现延迟情况。若事先没有对此进行估算,就有可能出现连线开始时观众听见主持人和记者同时说话,尔后同时静默这样的尴尬场景。在这次央视抗震直播的众多连线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主持人都会在连线接通后先向记者打声招呼,记者则要事先与导播进行沟通,以免出现同起同落的不协调画面。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演播室的主持人相当于广大受众的“代言人”。他们会代表受众向连线的前方记者提出他们关心的各种问题,此时记者要根据主持人的问题,及时对事先拟好的报道提纲进行修正,进行解答。

二是与摄像镜头的配合。要使现场记者与摄像镜头形成默契配合,首先就要求摄像师与现场连线记者在对现场素材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认识上达成一致。现场连线中,摄像师所记录的镜头来不及经过后期编辑的精心剪辑,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摄像师在拍摄时随时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认真倾听记者描述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求现场连线记者通过肢体语言的指向性或是“通过镜头可以看到在我身后”、“顺着我手指的方向”、“从我所处的位置可以看到”之类的指示性语言来引导摄像师拍摄与报道内容相关的事物。

猜你喜欢
摄像师灾民演播室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强化策略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
9岁男孩过生日不要礼物 要给灾民买比萨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摄像师拍摄中的创造空间与技巧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