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随风雨上心头

2009-05-13 08:09李思宁
关键词:天大专题片电教

李思宁

在2008年岁尾之际,我们得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拍摄的《百姓的事比天大》在中组部的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荣获了专题片类一等奖,这是对我们的莫大鼓舞与肯定。欣喜的心情稍稍平静后,我坐到电脑前,整理起电脑中的档案资料来。不经意间,再一次打开了标有“潘作良”字样的那个文件夹,同时也再一次地打开了心中那扇记忆的门……

“情”的定位

我总觉得,当你努力想做成一件事而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时,是最痛苦的。在创作上,这样的痛苦总是不期而至。记得一个周末,快下班的时候,沈阳市委党员电教中心李素娟主任把我叫去,要我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完成潘作良事迹专题片的脚本初稿,下周一就赴辽中正式进行采访拍摄。任务突如其来,又如此紧急,没有准备的时间,甚至也不能细致地进行构思。我苦着脸说,我恐怕不行啊。李主任说:“年轻人有压力才有进步,放手去干吧。”

领导如此信任,只好硬着头皮去干了。然而,潘作良同志已经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有关他生前的影像资料寥寥无几,这可怎么干呢?

至今还记得写《百姓的事比天大》脚本时那种彷徨和苦恼。我搜遍了整个网络,搜到的关于主人公的报道大都大同小异。就依靠这些东西,我揣摩着这个我从不认识的主人公,想象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办事作风,有着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但结果让我很失望,关于他,我还无法勾勒出一幅丰满的人物形象构图。

我在家里躺了一个上午,翻来覆去,努力思索,几番混乱,几番焦虑。没有头绪,只好重新看相关的报道。突然,一段描写进入我的眼帘:给潘作良同志遗体送别当日,白花如雪,泪雨纷飞,满城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只是看潘作良一眼、送潘作良一程;六旬老人长跪不起,中年汉子扼腕叹息,上访知青失声痛哭……潘作良静静地躺在灵车内,远去的身影在百姓蒙目龙的泪眼中渐渐模糊……

我猛然一省:一个被百姓如此感戴、如此缅怀的人,其非常之处是不能简单地去表现的。对这样的一个人,创作者不该人为地定性、刻意地拔高,那是对主人公的不尊重,也是对片子未来的观众的不负责。作为创作者,我不必事前揣摩潘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只要客观地把一切记录下来,让观众自己去认识潘作良就足够了。其实说到底,这才是一个脚本创作者的责任所在,也是一部专题片的使命。

一切变得简单,我把脚本的主线定位在一个“情”字上:老百姓对潘作良的深情,老百姓何以对潘作良如此深情,以及潘作良能否当得起百姓的似海深情。如此自然而然地引领观众认识潘作良,感受潘作良。

情到深处

在辽中的那几天,一直下着小雨。小雨淅淅沥沥地飘在天上,也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我们心头。我们每天如梭般地穿行于辽中的大小村落。每到一处,都能挖掘出一些全新的素材。从上访者真挚的目光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如对穹苍般的敬仰;从他们伤感的诉说中,我们能体会出那种如丧考妣般的怆然。东刘家村的齐静,上一句还兴奋地讲述着潘局长怎样帮助自己,而下一句就开始为他的离去泣不成声。伤残老人马仁权,拄着拐杖领我们去看潘局长给他买的残疾人代步车,语重心长地说:“他的死,是我们辽中县一大损失。他为党,费心;为民,办事。”

再普通不过的小事,百姓都看在眼里;再平常的一句话语,百姓都记在心上。你种了瓜,就得到瓜;你种下情,就得到情。为什么百姓感激潘作良,因为潘作良有过一句话:“百姓的事,比天大。”是的,潘作良把百姓看得比天大,百姓才会把潘作良当成他们的天。痛失公仆的百姓,是如此动情,如此伤怀。这些真情加进片中时,已经不需要创作者太多言语,更不需要创作者放声高呼,人们自然会被震撼,被感动。

奔忙于辽中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身体上感到很累,精神上却总是亢奋的。而笔端潘作良的形象也终于显得日渐丰满。我的初稿变了又变,解说改了又改,不为别的,只想把这样一位好公仆描绘得细致些、真切些,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回到沈阳,我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后期编辑工作。从视频资料中,每看到一个画面就会让我陷入情感的漩涡;每听到一段话语就会勾起我记忆的片段。这种情感与记忆的交融在剪辑潘作良妻子的画面时尤为强烈:一张疲倦的面容,两行如注的泪水,与身旁醒目的遗像构成一幅满载悲情的画面。她不断地重复着:“那天早上5点他在我耳边说,我走了!没想到这一次他真的走了,永远不回来了!”轻轻的一句“我走了”,三字成谶,刻骨铭心的生死离别使这三个字重似千钧。

官民情,骨肉情,夫妻情,所有这些深情的交融,使这些最后集合在一起的画面变得那样浓烈。看着我们拍下的画面,我一边流泪,一边想着:成了。

情景交融

不过,这毕竟是一部人物专题片,而不是一场视频追悼会。我们需要主人公的出镜,虽然实际上他已不可能出镜。

对潘作良生前仅有的几段影像资料,我们倍加珍惜,始终在思索着怎样发挥出这点影像资料的最大功效,同时又能与全片的情感脉络浑然一体。尤其是潘局长和老知青一起联欢的那组镜头,我们在运用上更是慎之又慎。

2008年1月13日,辽中县300多名老知青的上访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他们凑钱邀请潘局长参加他们的联欢会。大家唱啊,跳啊,并且拍下了当时欢聚一堂的场面。而这段视频,竟成为潘作良有限的视频资料中保存最完好、信息量最大的一段。怎么利用这段视频呢?怎么让这段视频与全片融合?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后做了一个“补完”:画面定格在欢天喜地的一幕后慢慢淡去,紧接着是一片偌大的空白空间,上一秒的歌声笑声还余音缭绕,空空如也的画面却显得如此荒凉。随着沉重的音乐响起,几位老知青走入其间,痛不欲生。他们轻抚桌椅,回忆着当时的场景,也找寻着当时的那个人。

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把这种伤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手法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素材短缺的缺憾,也尽可能地给人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其他还有几段视频资料,但是都很短,大多是当初不经意间留下的。这种遗憾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只好再把潘作良从前的几张照片用上,通过照片渐变式的切换,让观众触摸到潘作良那闪光的脚印。

《百姓的事比天大》完成后,于沈阳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基层部门纷纷要求电教中心增加下发数量,以便更好地收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未曾预料的,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和骄傲。讲述一位逝者的故事,借人抒情也好,借事言志也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能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做得真实一些,用心一些,以此告慰他一腔热血铸就的“作良”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份感动曾经就在你我的身边。

(作者为沈阳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

猜你喜欢
天大专题片电教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五行真经(12)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考察中国的“听天大耳”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人人有“三大”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