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君
摘 要: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是一个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教育群体,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中,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学生不同特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的构建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提高体育能力为目的。然而现代课堂采用自然分组教学,这使得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不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就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乒乓球课程建立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确定学分,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更有利于高校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高校 乒乓球教学 分层教学法
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更为科学、合理,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乒乓球作为一项 深受众人喜欢的运动,他不仅能使人们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且也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质量。
体育基础教育倍受人们关注,不断探索体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然而乒乓球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改革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大都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以期获得成功的体验。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乒乓球课程正在向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靠拢,并在积极的实施。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个性心理特征等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类,以及每类学生中的层次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层教学法就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进行科学分层.“分层”包括学生的体能技能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作业练习和考评分层,只有把“ 分层次”的思想贯穿于乒乓球教学过程的始终,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大学生生源分布广,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体育教学设施状况差异很大,导致学生的体育基础、运动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运动量,运动强度已远远不使是每个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及良好的教学效果,存在着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更谈不上采用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和挖掘人才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运动技能水平等状况进行分层教学,进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增进健康,发展体育运动。
然而走访调查吉首大学乒乓球课程开设及教学所知,分层次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实施还有很多的欠缺.大部分采用的是男女混合式,各院系混合式,高低水平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这违背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样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今乒乓球是一项深受国人骄傲和爱戴的体育运动,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它是一项老少皆宜不受天气因素影响的室内运动。鉴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唯有高等院校才能配备标准科学的乒乓球训练馆,所以抓好高校乒乓球教学质量,改革高校乒乓球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层,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目标,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1 问题的提出
在全社会都在谈论快乐体育的时候,大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学生上课的内容由过去的强行指定到现在的自由选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虽然如此,每个班级学生的专项素质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只是因为喜欢这个项目而参加,但他们的技术水平可能会很差。这样,每一个班级学生的技术水平会相差很多。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的高师院校乒乓球普修课与选项课的组织与教学大都采用班级授课的自然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教法,这种教学组织与教法,机械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体育教学思想和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导致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系统,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多维性和层次性,以致造成部分学生在乒乓球教学中出现了吃不饱或受不了的两极分化现象和被动的学习局面,客观上严重地影响了乒乓球教学课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动作技术的精雕细刻上,使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更没有体现因材施教,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体育效能的发挥。
因此本文提出了分层教学法,这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乒乓球技术,同时,这种方法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乒乓球课程实行层次教学法的意义.
乒乓球课程层次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通过教师设计教学的活动形式,保证各类学生都能参加适合自己能力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全面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乒乓球课程中分层次教学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必须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与自信。这必然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各个人的学习过程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将增强学生主体作为体育课程的期望性或方向性目标,采用层次教学法,则有可能对体育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通过具体的体育锻炼中是否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改善体质,进而对每节课所实施的内容的性质、时间、强度等进行适宜的调整,使教学过程体现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力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长期以来,乒乓球课程的教学以单一的竞技、技术为核心,学生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有限的几个运动技术进行学习,造成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可望不可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激发,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施层次教学法,主张照顾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强调教学应宜于学生的素质和潜力培养的关系中,使他们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有助于解决与满足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运动课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广泛深入的探讨,产生于我国广阔而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它是在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的反映。由于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因此体育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人的主体性.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大多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的齐步走、一刀切的被动地完成一个接一个指令的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做到人尽其能,各尽其长。
检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此,只有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才能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而分层次教学能使教师的“教”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促使“教”与“学”互应,这就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 乒乓球课程教学的分层方法
乒乓球课程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各项差异性,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